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數月,《實錄》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書左丞許師敬奉 旨賜宴國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罷,即出城登 舟去。中書聞之,遣官驛追,不及而還,言於帝曰:「吳澄 國之名儒,朝之舊德,今請老而歸,不忍重勞之,宜有 所褒異。」詔加資善大夫,仍以金織文綺二及鈔五千 貫賜之。澄身若不勝衣,正坐拱手,氣融神邁,答問亹 亹,使人渙若冰釋。弱冠時嘗著《說》曰:「道之大原出於 天,神聖繼之,堯舜而上,道之元也;堯舜而下,其亨也; 洙泗鄒魯,其利也;濂、洛、關、閩其貞也。分而言之,上古 則羲、黃其元,堯、舜其亨,禹、湯其利,文、武、周公其貞乎; 中古之統,仲尼其元,顏、曾其亨乎?子思其利,孟子其 貞乎?近古之統,周子其元,程、張其亨也,朱子其利也。 孰為今日之貞乎?未之有也。然則可以終無所歸哉?」 其早以斯文自任如此。故出登朝署,退歸于家,與郡 邑之所經由,士大夫皆迎請執業。而四方之士,不憚 數千里,躡屫負笈,來學山中者,常不下千數百人。少 暇即著書,至將終猶不置也。於《易》《春秋》《禮記》各有纂 言,盡破傳註穿鑿,以發其蘊,條歸紀敘,精明簡潔,卓 然成一家言。作《學基》《學統》二篇,使人知學之本與為 學之序,尢有得於邵子之學。校定《皇極經世書》,又校 正《老子》《莊子》《太元經》《樂律》及《八陣圖》、郭璞葬書。初,澄 所居草屋數閒,程鉅夫題曰「草廬」,故學者稱之為草 廬先生。天曆三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為撫 州教授,以便奉養。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墜其舍東 北。澄卒,年八十五。贈江西行省左丞、上護軍,追封臨 川郡公,諡文正。

劉因

按《元史劉因傳》,「因字夢吉,保定容城人。世為儒家。五 世祖琮,生敦武校尉、臨洮府錄事判官昉,昉生奉議 大夫、中山府錄事俁,俁生秉善,金貞祐中南徙。其弟 國寶,登興定進士第,終奉直大夫、樞密院經歷。秉善 生述,述,因之父也。歲壬辰,述始北歸。刻意問學,邃性 理之說,好長嘯。中統初,左三部尚書劉肅宣撫真定」, 辟武邑令,以疾辭歸。年四十未有子,歎曰:「天果使我 無子則已,有子必令讀書。」因生之夕,述夢神人馬載 一兒至其家,曰:「善養之。」既覺而生,乃名曰駰,字夢驥, 後改今名及字。因天資絕人,三歲識書,日記千百言, 過目即成誦。六歲能詩,七歲能屬文,落筆驚人。甫弱 冠,才器超邁,日閱方冊,思得如古人者,友之,作《希聖 解》。國子司業硯彌堅教授真定,因從之游,同舍生皆 不能及。初為經學,究訓詁疏釋之說,輒歎曰:「聖人精 義,殆不止此!」及得周、程、張、邵、朱、呂之書,一見能發其 微,曰:「我固謂當有是也。」及評其學之所長,而曰:「邵,至 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極其大,盡其精,而貫 之以正也。」其高見遠識率類此。因蚤喪父,事繼母孝, 有父、祖喪未葬,投書先友翰林待制楊恕憐而助之, 始克襄事。因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雖甚貧,非其義 一介不取。家居教授,師道尊嚴,弟子造其門者,隨材 器教之,皆有成就。公卿過保定者眾,聞因名,往往來 謁,因多遜避,不與相見,不知者或以為傲,弗恤也。嘗 愛諸葛孔明「靜以修身」之語,表所居曰「靜修不忽木。」 以因學行薦於朝。至元十九年,有詔徵,因擢承德郎、 右贊善大夫。初,裕皇建學宮中,命贊善王恂教近侍 子弟,恂卒,乃命因繼之。未幾,以母疾辭歸。明年,丁內 艱。二十八年,詔復遣使者以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徵, 因以疾固辭,且上書宰相曰:「因自幼讀書,接聞大人 君子之餘論,雖他無所得。至如君臣之義,自謂見之 甚明。如以日用近事言之,凡吾人之所以得安居而 暇食,以遂其生聚之樂者,是誰之力與?皆君上之賜 也。是以凡我有生之民,或給力役,或出知能,亦必各 有以自效焉。此理勢之必然,亙萬古而不可易,而莊 周氏所謂無所逃于天地」之閒者也。因生四十三年, 未嘗效尺寸之力以報國家養育生成之德,而恩命 連至,因尚敢偃蹇不出,貪高尚之名以自媚,以負我 國家知遇之恩,而得罪於聖門《中庸》之教也哉?且因 之立心,自幼及長,未嘗一日敢為崖岸卓絕甚高難 繼之行。平昔交友,苟有一日之雅者,皆知因之此心 也。但或者得之傳聞,不求其實,止於蹤跡之近似者 觀之,是以有高人隱士之目。惟閣下亦知因之未嘗 以此自居也。向者先儲皇以贊善之命來召,即與使 者俱行,再奉旨令教學,亦即時應命。後以老母中風, 請還家省視,不幸彌留,竟遭憂制,遂不復出,初豈有 意於不仕耶?今聖天子選用賢良,一新時政,雖「前日 隱晦之人,亦將出而仕矣,況因平昔非隱晦者邪?況 加以不次之寵,處之以優崇之地邪?是以形留意往, 命與心違,病臥空齋,惶恐待罪。」因素有羸疾,自去年 喪子,憂患之餘,繼以痁瘧,歷夏及秋,後雖平復,然精 神氣血,已非舊矣。「不意今歲五月二十八日,瘧疾復 作,至七月初二日,蒸發舊積,腹」痛如刺,下血不已。至 八月初,偶起一念,自歎旁無期功之親,家無紀綱之 僕,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於容城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