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1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也』。」承箕為人凌邁高遠,讀書 山中,故超然有混濁寰宇之意。及歸自白沙,日坐一 室,洗滌身心,不以著述自見。曰:「近世箋註繁蕪,郢書 燕說,鼎沸,絲棼思一划去之不得,而」更推波助瀾乎? 久之,承芳謝歸大理,相與日聚黃公臺,更唱迭酬,伯 仲間自相師友。學者稱承芳曰東嶠先生,承箕曰「大 厓先生。年五十餘,無疾終。」 按《武昌府志》:「李承箕,字世卿,號大崖。幼有大志,不喜 舉子業,好古文辭,非禮不敢言動,人奉為道學先生。 成化時,與兄承芳同登賢書,每上公車,定以元」旦,不 忍以令節違親。己酉除夕,兄弟侍親榻,至中夜,母嘆 曰:「今夕有二子在,明夕當何如?」先生聞之即泣下,不 忍去,勸兄就駕,己以奉親為安,隨棄科名,自是不復 言仕進。讀書大崖之峰,因號大崖。博綜墳典,倡明理 學。徒步入東粵,訪白沙先生者三。不事生產,家徒壁 立。家人告不足,適兄對坐,二人相視曰:「吾道非耶?」後 遂以理學名天下。里人建二賢祠以祀之。

周桂

按名山藏《儒林記》:「周桂字廷芳,秦州人。為臨洮衛軍 士,戌蘭州。年二十,聽人講《大學》首章,奮然感動,聞段 可久集諸儒論學,時往聽焉。可久勖以聖賢可學而 至,教示方途,遂究通五經,篤信力行,存省真純,發言 不妄,見者稱曰濂、洛、關、閩君子也。諸儒初猶與坐講, 既尊為畏友,遂為遠邇所宗,西安李錦、薛敬之咸信」 重之。恭順侯吳瑾鎮陝,是為本軍總兵。延桂訓子,累 請不赴;曰:「本軍見役,死不敢避。若欲訓子,禮無往教。」 始令子就學。後移居于州之小泉,深衣幅巾,動必以 禮;成紀之人,薰化其德,而可久時時過訪之。時論廷 芳之于可久,始若張橫渠之于范仲淹,後若朱紫陽 之于蔡元定也。迨老,以父雲游四方,訪求不遇,卒逆 旅舍,而遺風餘韻猶在隴西閒。

顧問

按《黃州府志》:「顧問,字子承。幼與群兒戲,嘗獨積瓦礫, 陳盤盂,雍容揖讓。及成進士,授壽昌知縣,擢御史。疏 劾中貴,謫來安令。累官福建參議。以內艱歸,與弟闕 同廬墓側三年。父卒,復廬墓。起補徐州兵備,陞八閩 參政,九疏乞歸,兄弟同隱。築崇政書院,與四方賢士 往來講學,號曰巖先生。」

顧闕

按《黃州府志》:「顧闕,字子良,號桂巖。幼志高遠,舉鄉試, 不忍離親。父強之成進士,除刑部主事,累官福建按 察司副使。會與兄弟同官,并致仕,囊橐蕭然,布袍革 舄者四十五年。治《六經》,尤精《詩》《易》。所著有諸議、諸說, 而其要以社學社倉為王道首務云。」

胡湛明

按《廣德州志》:「胡湛明,字空如。幼穎異,性至孝,父母有 疾,衣不解帶,色養備至,家庭穆如也。後棄舉子業,肆 力於濂、洛、關、閩之學,得其要領,集生徒講學于南門 法震庵。是時稱理學者,推湛明焉。」

蔡仕儲

按《廣東通志》:「蔡仕儲,字鍾秀,瓊山人。質粹行純,博通 群籍。年十八,為人傳經,即碩師耆儒皆北面焉。有河 汾之風,郡邑以周其貧,不受,高雷之士越海從之者 甚眾。領鄉薦,遊太學,嘗發道心人心之旨,及義利之 辨,祭酒湛若水深服之,參政林士元稱為明道先覺。 後竟不仕。」

楊希淳

按《江寧府志》:「楊希淳,字道南,上元人。母將誕之夕,夢 笙籟滿耳,有羽蓋霓幢,擁一仙官入室,遂生焉。幼岐 嶷,日誦千言,為古文詞,下筆立就。年十四,督學胡象 岡試《孔子惜繁纓論》,詞辯川湧,意為宿學,及見其幼, 更異之,遣就海虞錢有威學,因得師唐中丞順之,皆 忘年敬禮之。館於梁溪華學士家,嘗贈金百兩,弗受。」 比歸,潛置其書囊中。道南登舟,檢書見之,卒回舟,力 卻而去,由是名益著。與同里李逢暘輩相切劘,動以 聖賢自待,不肯諧俗。耿天臺督學南來,聞其名,首試 以《學莫先乎立志論》,大加稱賞,因相與講明聖學。一 夕忽大悟曰:「道在是矣。」由是與人論學,圓明透徹,直 指心要。素以方嚴稱,至是益和粹,人以方程伯淳云。 以補貢至京師歸,踰年忽病,自知期至,為書別知交, 談笑而逝,年四十二。嘗自為《墓志》,謂:「人死當有銘,我 固無求者,死後乃有求耶?」

周琦

按《廣西通志》:「周琦,字廷璽,馬平人。成化辛丑進士。邃 于問學,嘗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道之準 的也。周、程、張、朱,道之羽鏃也。不審視其羽鏃,安求準 的?著《東溪日談》十八卷。又著《儒正篇》,論薛河東之學 為心印濂洛,神合洙泗。蓋學于河南閻禹錫,其所傳 有自來矣。成化間,獞賊猖獗,琦時為南京戶部員外」, 上疏指陳,多中時弊,時論韙之。同郡有簡弼者,登弘 治鄉舉,通判肇慶。起居語默,俱中程度,亦以道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