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1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先生欲以布衣往見,丞降禮卑辭,請具衣巾,曰:「不爾, 憲使且罪我。」不得已具衣巾往。及門,遙望趙公未下 席,卻步不進。趙公亟起延之,先生以棘闈故事,令諸 生脫巾露體而入,非待士禮,某不願「入也。」於是巡按 御史儲公良材令十三郡諸生並得以常服入闈,免 其檢察。比揭榜,先生得中式。儲批其卷曰:「江右人望」 云。已乃授壽寧教諭,以正學迪士,多所興起。以薦得 內召,陞嘉興府同知,尋棄官歸。自陽明王公倡道東 南,學者承襲口脗,寖失其真。先生有憂色,乃極言痛 斥,以揣摩為妙悟,恣縱為樂地,情愛為仁體,因循為 自然,混同為歸一者之非。先生以心之體曰「主宰」,貴 知止,以造於惟一;心之用曰「流行」,貴見過,以極於惟 精。是為博約並進,敬義不孤,性命兼修之學,如車輪 鳥翼,不可偏廢,後學能領會者蓋鮮。晚乃著《易縕》二 篇,詞旨淵奧,實發其所自得。將以俟諸百世,與諸同 志聚講於復古、復真、青原、五雲、楚越之閒,皇皇引掖 弗倦。先生思苦而造微,諸生叩請,能以一語開其宿 錮,令人豁然有省。聶貞襄公嘗言師泉力大而說辯, 排闥之嚴,四座咸屈。人皆避席而讓舍,莫敢有嬰其 鋒,人以為善狀先生者。比屬疾,知不可起,諸生環榻 前,猶論學不輟。疾亟,門人朱調問先生「此際視平時 何如?」答曰:「夫形豈足累性哉?今吾不動者自若也,第 形如槁木耳。」少頃遂卒。里中人士入哭皆盡哀。先生 疾時若有所遇,頗涉奇祕而不言,及將殮,體更溫,久 之乃已。亦其養盛而氣完之一驗耳。年八十有六,遺 命諸子毋得乞銘文及請祠。初,陽明為南鴻臚,吉郡 士未有及門者,惟先生從子曉最先受學。歸以語先 生,至老其學不衰,先生嘗稱為「嘉穀之種」云。以鄉舉 官新寧令。

楊珠

按《吉安府志》:「楊珠,吉水人。家貧力學,不苟榮勢。來學 者以解釋考據為教,然自謂所學不在是。晚得門人 李谷平,及與語,喜其高邁,盡以其學授之。曰:『吾言本 之明道,而未嘗輕語人,驗其資不足也。夫聖人亦為 之而已矣。嘗有言金用火試,人用財試,未有役於財 而強於義者。珠之學傳谷平,至羅文恭而益大,學者』」 稱之曰「玉齋先生。」

鍾羽正

按《青州府志》:「鍾羽正字淑濂,號龍淵,益都人。生而警 拔,凝然卓立。十歲能屬文,日誦千言。弱冠遊郡庠,每 試輒冠多士。萬曆丙子,舉鄉試第二人。冀端恪公為 理學名臣,一見深器之,授以《濂洛心傳》,盡得其旨。庚 辰捷南宮,授滑令。邑素稱繁劇,公至,吏民見其年富, 易之。公取諸積案,斷決如流,三日而畢,遠近神之。滑」 糧故多積逋,令花戶自投,不加絲耗。又革附餘大戶 及里老口糧,省民閒濫費無算。魏南有水陂,歲沒田 六百餘頃,而賦如故。逋者逃亡幾盡,公逐一躬勘,請 於上捐十之七,百年之累頓除。時江陵柄國,以增地 為功,滑地丈出百餘頃,不以邀賞,而盡補荒逃之額。 滑素健訟,公始至,羈獄常百餘人,公悉為清理,沈冤 頓空。兩河有疑獄,牽累甚眾,十年不決。請于直指曰: 「得滑令鍾君一訊,吾無訟矣。」直指以隔屬難之,托房 大參致意。公鞠諸境上,觀者如堵,談笑摘發罪三人, 眾皆帖服。奏績為天下卓異循良第一,擢禮垣,百姓 扳留遮道,遠近皆建生祠。時京闈詐冒盛行,公首糾 冒籍,著為《令甲》。《巡視》京營,條例武備八款,皆經國碩 畫。陞工科左,閱視上谷。有貲郎隱屯糧,侵軍餉,憚公 直聲,托所知餽公。公廉得其狀,立置重典,覈無賞冒 費,歲省萬金。清丈屯田,增二千餘頃。歷陞都諫,彈劾 中官及部寺之不法者。是歲大計,禁外吏不得與京 官通,大班糾儀後即日出城,擅留者罪,皆永著為令。 時光廟儲位未定,公與六垣公疏上請,情詞激切忤 旨,禮垣李君降職,公奮然恥從輕貸,復具《乞恩同罰》 一疏。神宗震怒,閤門傳杖,禍且不測,公言笑自若。近 午,始得旨削籍免杖。即日野服,策蹇就道。海內稱四 大賢人,公其首也。家居益潛心理學,博覽墳典,郡中 名俊,負笈門牆,登甲第躋尊顯者,先後不絕。母太淑 人病三年,侍養無閒朝夕。及居喪,哀毀幾于滅性。乙 卯郡大饑,公傾資賑濟,不足則鬻一莊一宅,所活男 婦千五百餘口。使者核實具奏,欽賜門榜曰「代天育 物。」又于駝山下,彷古義田置一莊,以贍宗族之貧者。 其他周急扶困諸盛德事,不能悉載。萬曆四十三年, 吏部尚書鄭特疏薦舉,奉旨建言廢棄諸臣,事關國 本,抗言得罪,禁錮終身,如鍾羽正等,作速起用。丙辰, 起陞光祿寺少卿,未赴。庚申,奉遺詔陞太僕寺少卿。 天啟壬戌赴京,旋陞太僕正卿。查出節年借庫銀二 十萬五千兩,又兌出附餘銀一萬九千兩,悉進助陵 工、冏寺,數百年積弊為之一清。轉都察院僉憲,劾輔 臣以進藥議諡、「封后」、移宮等事;諸權貴銜切側目,公 不為意。法司大獄久不決者,公一言立剖。暇則與鄒 元標、馮從吾諸理學名臣發明聖訓,建講學書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