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4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而退,父得全,仔亦不被傷,鄉人異之。有司以聞,詔旌 其孝,改其里名曰旌孝里。」

董永引

按《長泰縣志》:「董永引,仁和里人,先賢幼穎公裔,家貧 力農,兄弟合食五世矣。人有問之曰:『君家曷能若是』? 對曰:『昔唐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問之,公藝書忍字 百餘以進我,則異是。吾家以祖父為大長,伯父叔父 次之,計一家田土幾何,子姓幾何,任耰鋤者遣之分 耕,禾登則上之,祖父計口量食,餘則貯之。每飯三席, 尊者為一席,長者為一席,幼者為一席。食畢,婦人席 次亦如之。絲麻紡績,各婦分治。成則製衣,亦度身而 授。晝考夕省,不令游閒能幹辦者出應公務,不煩以 胼胝。如身使臂,臂使指,挈裘領要,可不勞而治矣』。」庠 生黃履登聞之曰:「善哉人情,得一金則私其妻子,甚 有鬩牆操戈,視同室不啻仇敵者。今」觀董氏一門。孝 友雍睦。有張公藝之遺風焉。孰謂古今人不相及哉。

張沂

按《平和縣志》:「張沂,字容潔,早肄學宮,讀書尚孝悌。試 不偶,為養親計,築室崢嶸山,且以招隱焉。母李年未 艾而眊,沂不離頃刻,行操几杖,食必親授匙箸。母劇 痢,醫莫辨寒熱之症,沂嘗糞得其實,藥進果效。母壽 九十六,必咨稟後行。」

陳國萃

按《平和縣志》:「陳國萃,雲霄人。其母為父出時,幼不省。 比長有知,輒涕泣不食,反覆幾諫,卒感其父而還。其 母與異母弟分財,辭多受少,更賙其弟所不給,稱孝 友云。年八十。」

方一略

按《平和縣志》:「方一略,在坊人。幼不知書,家貧乏養,母 病危,恐不得愈,禱於城隍之神,求三等,許其割股,因 割以奉母,病果愈。鄉人舉實於官,縣令朱大謙申詳, 稱方孝子」云。

陳紹貞

按《平和縣志》:「陳紹貞,清寧里人,割股以事繼母,鄉人 舉呈,知縣王立準廉得其狀,申院行賞。」

朱龍翔

按《平和縣志》:「朱龍翔,字恆升。家貧,舌耕以供菽水。父 病頻危,每夜稽首北辰,願減己壽,以延父命。是夕父 絕復蘇,果增壽十年。母死,水漿不入口,哭至流血。其 兄死,喪葬如禮。」按院趙引昌行賞云:「孝友克敦,清修 自勵。所著有《悔少詩集》。乙亥拔貢。子賚、翼、賚參,俱庠 生。」

孫惟中

按《山東通志》:「孫惟中,字伯庸,濰邑人。父卒,皇皇如欲 無生。及葬,結庵廬其側,藉苫以居。曠野無人,深夜月 冷,哭聲依稀,隨悲風遠聞,人為泣下。日啜淖糜二盂, 卻酒肉弗御。晨起無火,掬雪沬面,輒詣墓前拜。久之, 手足皸瘃,形容憔悴甚。或勸其還,哭而不對。閭師韓 泰亨帥闔巷民言于縣,縣尹戴友諒弗之信,將廉之」, 伺夜半,攜二蒼頭出風雪中,抵庵廬而聽孝子聞足 音,遙問曰:「暮夜欲何為?」戴歎息而去。以為不讓古人, 亟上之府,部使者加以覆察,如縣言請旌其門。

劉琮

按《濟南府志》:「劉琮,歷城人。父久病,琮賣妻與幼女飼 父,貲竭無措,乃焚香請代父死,書牒坎地埋之,遂得 錢一窖出錢水湧,父飲輒愈。琮遂捨宅為寺以得金, 名孝感泉,寺曰孝感寺。」

張萬選

按《濟南府志》:「張萬選,字舉之,鄒平人。官刑部郎中。天 性孝友。幼弟以枉罹法,選破產營救,逢人泣訴,弟始 得釋。選為積勞而歿,邑人哀之。」

沈作肅

按《濟南府志》:「沈作肅,蒲臺歲貢,性至孝。親死,廬墓三 年,負土築墳,其高如陵。仕至稷山教諭。」

羅嘉言

按《濟南府志》:「羅嘉言,濟陽人。事親孝。父歿廬墓,日負 土崇其封。夜被盜,褫其衣裳而去。嘉言乃移居古廟 中,負土如故。三年始就故寢。」

賈斌

按《濟南府志》:「賈斌,商河人。為諸生時,母病思冰,籲天 求之。俄有人告曰:『家園眢井中或有之,果於積草下 得冰,供母。後父母卒,各廬墓三年。坐事詿誤,黜為天 城衛令史』。」

羅浻

按《濟南府志》:「羅浻,樂陵人。事母至孝。母歿,廬墓三年, 築成高丘。知縣表之。」

顧逵

按《濟南府志》:「顧逵,青城人。父早卒,竭力事母。母嘗三 月病渴思冰,逵盂水籲天懇禱。夜忽寒,盂水薄凝,持 以奉母,病果愈。後數歲母卒,斂葬如禮。廬居三年,墓 前葵開三色,穀秀三穗,皆孝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