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在海岱之閒,音容久曠,定省久疏,則所以思之之 切,固宜隨時感發,初不待於望白雲之飛揚,而後動 其念也。而猶以是自名,何耶?豈慕梁公之風而求其 實耶?志剛其加勖哉!」他日著忠節,建事功,而可垂之 後世者,未必不自於「望雲思親」之實心推之也。是為 序。
《孝思堂記》吳與弼
人生之樂,莫樂於父母之俱存。番禺陳生獻章方娠, 而嚴親棄世,則不幸之大者也。賴三遷之教,中戊辰 乙榜進士。篤漆雕之信,復淹吾館。每痛鯉庭之永隔, 感孟機之多違,聞者動心焉。家僮之返,予為大書《孝 思》,題其白沙之堂,而文以廣其意,曰:「君子之於親,跬 步不忘於孝,矧幽明之異,侍養之曠哉?然全其大,必」 當略其小。慈顏無恙,伯氏綜家正自求多福之時也。 及是時,悉其心以立乎己,俾人知陳氏之有子,先君 為不亡矣。陳生勉乎哉!伯氏朝夕為我申其說於定 省之餘,亦足少慰倚門之況云。
《孝思堂》商輅
廷玉起家進士,歷禮部、戶部主事郎中,遷湖廣右參 議,陞右參政。父彥貞,累贈奉政大夫,戶部郎中。母原 氏、繼母段氏,累贈宜人。廷玉念原氏沒時,方在童稚, 既弗能服勞左右,而彥貞甫沒,方筮仕春官,又弗獲 躬侍湯藥。已「而位寖顯,祿寖厚而二親久棄,段亦繼 逝。得一食,必思以食吾親,而親弗吾嘗,吾之食,蓋有 不下於咽者矣。得一衣,必思以衣吾親,而親弗吾服 吾之衣,蓋有不安於體者矣。出必告,反必面,禮也而 吾親弗存。禮無所施,思能已於情乎?昏必定,晨必省, 孝也而吾親弗在。孝無所寓,思能已於懷乎?以至感 時而思,遇事而思,觸物而思,轉展反覆,無乎不思。」此 廷玉《孝思堂》之所由名也。嗚呼!子之於親,猶水之於 源,木之於本。無源則無水,無本則無木,無親則無吾 身。親而弗思,豈人情乎?廷玉當居官食祿之時,而思 親一念,存於朝夕,貫於始終,通於神明,是宜名位日 進於崇高,功業日躋於遠大。此古人忠臣必求於孝 子,事君必先於事親,良有以夫。自是由一家而一鄉, 由一鄉而一國,人皆興其孝親之心,盡其為子之道, 則風俗益美,治道益隆,未必不自廷玉孝思有以啟 之也。
《孝友堂記》李東陽
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費公子充,有 世居之堂,其鄉大夫士相與名之曰「孝友」,以表世德, 而為之請記於予曰:「言之不如文之遠也。」子充之考 贈禮部尚書五峰公及妣余夫人,予皆嘗為之銘誌。 又觀丘文莊公所著大父贈尚書《樂庵公表》及《傳》,文 穆公所誌,伯父參議復庵公及子充所自為詩,其叔 父雪峰君者,得其世為詳。參諸大夫士所稱者皆合。 蓋樂庵未冠時,父病,嘗刲股肉為糜以進。事繼母張 如母,代父養祖父,終其身惟一弟,衣必兩製,食必同 案,病則俱臥起,見人家析產,愀然不樂。參議公少服 父教,聞叱咤聲輒誦讀不輟。事寡嫂恭甚,每俸入,必 與三弟共之。取浦江鄭氏《家規》以為訓。五峰公以父 贏資,悉與季父念周夫人多疾,躬習醫藥。弟雪峰病, 親為扶持,至察其穢器。聞其革,冒江險,就與之訣,撫 其孤寯。嘗夜入寢,閤抱之出以避賊,皆倫理之大者。 伯氏敏庵及雪峰皆舉鄉貢,季順庵為義官,皆綽有 家法。子充復振起之。費氏至是始大顯,而孝友之聞, 日以益著,其所由來遠矣。予知子充久,比與同事已 閱歲,見其論必傳正,守不徇俗,勳業所就,蓋望之深 矣。夫世之隱者不過教於家,必仕者乃與于國。于天 下,鄉也者,家國之交也。然則諸大夫士之心,亦豈獨 為費氏《世德傳》哉?因為之記,俾書於堂室,以示夫耳 目所逮者,庶不以為恆言庸行而忽之也。
《題宋孝子詩冊序》董其昌
燕大夫鴻洲公祖。出《宋孝子傳》,欲侈歌其事,常知張 子虞侯為人群之選也。式虞侯之閭,授之冊,徵詩於 名公髦士閒,虞侯雅推不佞,偕予猶子傳文造請賡 韻。予披《孝子傳》,泫然重先靈之痛,因歎宋駢溪先生 孝履不瑕,足備史氏。蓋多《蓼莪》陟岵之心,而善補《小 弁》之釁者與!天不生賢嗣敬齋公嶽嶽諫垣,移孝為 「忠,表揚盛美。」先生即有純行,將安所見哉?燕大夫佐 松,雖綰兵符,樹旌旄東海上,往往禮賢親民,教之修 其孝弟忠信,令有勇知。方幸際昇平之代,縱一旦烽 警突起,國已有長城矣。則此舉豈徒以鉛槧爭侈?蓋 詠孝喻俗,無乃借楚國之高標,作三吳之型範,而孝 治吾松耶?真可謂盛明良吏也。虞侯江表偉人,名聞 京國,而傳文於不佞家,亢宗《大雅》,俱不與門外事者。 今且挾冊孜孜懇懇,旦晚坐予齋頭,務祈索和,是何 但恪遵公祖之命,亦其天性善根深契於孝子之衷, 而為之馳驅千里之遙乎哉?獨以夜光滿盤,胡須不 佞長價,遂不復詩,謾題數言於冊首,闡忠臣孝子之 芳馥,必有採風者。疏聞宸聽。當有異典旌詔以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