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五代

趙玉

按《順天府志》:「趙玉,漁陽人。客滄州,依節度使呂兗。劉 守光破滄州,盡戮兗親屬。兗子琦年十四,玉負之以 逃,至太原,變姓名,丐衣食以給琦。琦仕後唐,至兵部 侍郎。人以玉能存呂氏之孤,翕然稱之。」

石昂

按《五代史一行傳》:「石昂,青州臨淄人也。家有書數千 卷,喜延四方之士,士無遠近,多就昂學問,食其門下 者或累歲,昂未嘗有怠色,而昂不求仕進。節度使符 習高其行,召以為臨淄令。習入朝京師,監軍楊彥朗 知留後事。昂以公事至府上謁,贊者以彥朗諱石,更 其姓曰『右』。昂趨于庭,仰責彥朗曰:『內侍柰何以私害 公?昂姓石,非右也』。」彥朗大怒,拂衣起去。昂即趨出,解 官還于家,語其子曰:「吾本不欲仕亂世,果為刑人所 辱,子孫其以我為戒。」昂父亦好學,平生不喜佛說。父 死,昂于柩前誦《尚書》,曰:「此吾先人之所欲聞也。」禁其 家不可以佛事污吾先人。晉高祖時,詔天下求孝悌 之士,戶部尚書王權、宗正卿石光贊、國子祭酒田敏、 兵部侍郎王延等相與詣東上閣門,上昂行義可以 應詔。詔昂至京師,召見便殿,以為宗正丞,遷少卿。出 帝即位,晉政日壞,昂數上疏極諫,不聽,乃稱疾東歸, 以壽終于家。昂既去,而晉室大亂。

裴羽

按《五代史雜傳》:「裴羽,字用化,其父贄相唐僖宗,官至 司空。羽以一品子為河南壽安尉,事梁為御史臺主 簿,改監察御史。唐明宗時為吏部郎中,與右散騎常 侍陸崇使于閩,為海風所飄至錢塘。是時吳越王錢 鏐與安重誨有隙,唐方絕鏐朝貢,羽等被留經歲,而 崇以疾卒。後鏐遣羽還,羽求載崇尸與俱歸,鏐初不」 許,羽以語感動,鏐乃惻然許之,因附《羽表》自歸。明宗 得《鏐表》,大喜,由是吳、越復通于中國。羽獲崇喪至京 師,及其橐裝,還其家,士人皆多羽之義。羽,周太祖時 為左散騎常侍,卒贈戶部尚書。

淳于晏

按《登州府志》:「淳于晏,黃人。舉明經及第,遭世亂,依霍 彥威。自彥威為偏裨時,已從之。彥威嘗戰敗走麾下 兵無從者,獨晏徒步以一劍從之榛棘間。於是彥威 高其義,所歷方鎮,嘗辟以自從。至其家,事無大小皆 決之晏,以故彥威得寡過失。當時辟召僚屬,皆以晏 為法。」

孫泰

按《懷慶府志》:「孫泰,山陽人。少師皇甫穎,守操有古風。 姨病,以二女托之,曰:『長女損一目,汝可娶其次』。姨卒, 泰乃娶其長者。或詰之曰:『人有廢疾,非泰何適』?眾咸 服之。嘗置別墅,用錢二百緡,居兩月,俾其人他徙。於 時老嫗痛哭訴言,泰詰之曰:『老婦常事姑于此,子孫 不肖,今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惻然久之,因紿曰:『吾 適得京書,已別除官,固不可駐此也,且命爾子掌之』。」 言訖而去。他日夢一人紫衣象簡而謂之曰:「汝平生 德行不虧,名知天府,汝惟勉之。」壽九十而終。子展,進 士及第,世為顯官。

范元之

按《衢州府志》:「范元之父子登第,十二世為郡守,素貧, 篤志讀書。盛暑浴於水邊,拾得金銀一袋于岸,歸謂 其子曰:『世人以財為命,萬一彼失此者,自經于溝壑, 枉喪性命,將如之何』?翌旦,父子攜金于岸待之,果有 一婦悲號而至。元之詰其故,曰:『夫坐獄當死,易田得 金,至此失之』。元之即以還之。是年,其室產靈芝數莖」, 光彩煥然,人知其為祥瑞也。明年,父子果登第。歷十 二世,皆為郡守。

宋一

戚同文

按《宋史戚同文傳》:「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也。世為 儒,幼孤,祖母攜育于外氏,奉養以孝聞。祖母卒,晝夜 哀號,不食數日,鄉里為之感動。始聞邑人楊慤教授 生徒,日過其學舍,因授《禮記》,隨即成誦,日諷一卷。慤 異而留之。不終歲,畢誦五經,慤即妻以女弟。自是彌 益勤勵,讀書累年不解帶。時晉末喪亂,絕意仕祿,且」 思見混一,遂以同文為名字。慤嘗勉之仕,同文曰:「長 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慤依將軍趙直家,遇疾不起,以 家事託同文,即為葬。三世數喪,直復厚加禮待,為築 室聚徒,請益之人,不遠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 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範、王礪、滕涉皆踐臺 閣。同文純質,尚信義,人有喪者,力拯濟之,宗族閭里 貧乏者,周給之。冬月多解衣裘,與寒者。不積財,不營 居室。或勉之,輒曰:「人生以有義為貴,焉用此為!」由是 深為鄉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諭以善道。頗 有知人鑒,所與遊皆一時名士。樂聞人善,未嘗言人 短。與宗翼、張昉、滕知白為友,生平不至京師。長子維, 任隨州書記,迎同文就養,卒于漢東,年七十三。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