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70

此頁尚未校對

進士。愷三子簡,簡、範亦進士。怡子筌,簡子奎章,範子 周章,皆舉於鄉。簡次子選、章亦進士。時議榮之。

曹貫

按《濟南府志》:「曹貫,霑化人。為諸生時,五月刈麥讀書 場樹下,一客來納涼,腰袋懸樹上,遺百金而去。貫次 日候樹下,及晡,有客抱樹號,貫詢其故,知為遺金者, 出原袋還之。客願以半謝,卻不受。正統丁卯,貫夢一 白鬚翁語之曰:『爾有陰德,上帝增爾祿壽矣』。是歲舉 於鄉。」

陶仕成

按《嘉興府志》:兩廣總督陶諧四世祖曰仕成者,當正 統閒,以富民供大璫阮某。其後阮倉卒被命,入意不 測,密召成,以私積六千金托之,成持歸,投井中。居數 年,阮竟死,成出井中金,走白守吳某,守曰:「金無知者, 爾物也,盍取諸?」成固謝。會饑,悉散以賑,鄉人以是稱 陶長者。後數十年卒。陶氏簪纓相繼,人以為皆成所 種云。

徐永元

按《池州府志》:「徐永元,六世同居。正統戊午,歲大饑,出 穀二千石以濟不給。有司上其事于朝,遣使齎敕旌 為義民,勞以羊酒,復其役五年。」

陳本忠子志高 志達

按《無為州志》:「陳本忠,家世殷富,愛施與。正統庚辰,輸 米九千二百斛,子志高二千斛,志達穀八千八十斛, 以備賑。又憫流民露宿,乃即舍傍披草萊,構百十楹 居之,復施粥二月,以食餓者,全活甚眾。後父子三人 俱奉敕旌表其門。」

高宗浙 吳淵 周端

按《紹興府志》:「高宗浙,字叔胥,山陰人。讀書好禮,積而 能散。嘗捐山七十畝為義阡,給槥以葬貧者。里有簪 纓之裔,盜其牛,或以其人告,輒諱而隱之,不忍污其 世。正統庚申,歲大饑,糴旁郡米七百斛歸給鄉人,全 活甚眾。明年饑,又出私廩助公貸。後二年又饑,亦如 之。時同邑吳淵、周端並出粟千石助賑。有司上其事」, 詔遣行人廖恂齎敕旌之。三氏子孫,至今繁衍昌大, 為《山陰世家》。

華存理

按《處州府志》:「華存理,字仲察,遂昌人。孝友敦行,內外 無閒。正統七年歲凶,出粟賑濟,旌為義民。子孫繁衍, 多列冠裳。享年八十七歲。」

劉謹

按《汝寧府志》:「劉謹,字克勤,確山人。正統辛酉,歲大饑, 謹輸粟二千二百石賑濟。有司以聞,奉旨勞以羊酒, 旌為義民。成化十四年,奉旨建坊。今坊在劉莊店,并 詔書刻于石。」

李彥寬

按《東鄉縣志》:「李彥寬,白玕人。正統辛酉,出粟一千五 百石,璽書旌門。」

沈本世

按《嘉興府志》:「沈本世,居邑之永樂里,積纖起家,郡邑 舉為萬石長,守法奉公,無侵漁。正統辛酉,歲饑,有詔 勸富民賑貸,本世首輸粟五千斛,旌為義民,表宅里。 未幾,閩寇猖獗,郡守率民兵往禦之,本世毅然偕行, 無難色。景泰癸酉,募富民納粟以實邊,本世以白粲 數百斛應。將上道,疾作,屬子淳代往。其輕財尚義,至」 老不衰。

包秉鑑

按《處州府志》:「包秉鑑,字孔明,世有隱德,博雅善詩酒, 喜拯人患難,周人急乏。時馬步巡司久缺,縣借以管 攝,鄙夷不屑。正統壬戌,連歲大饑,奉詔出粟賑濟,尋 遣行人賜敕旌之。敕:浙江處州府遂昌縣民包秉鑑, 國家施仁,養民為首。爾能出稻穀一千二百二十石, 用助賑濟。有司以聞,朕用嘉之。今特賜敕獎諭,勞以」 羊酒,旌為「義民」,仍免本戶雜泛差。

魏宗武

按《青州府志》:「魏宗武,諸城人。正統閒,出粟一千二百 石助賑。」

謝景成

按《青州府志》:「謝景成,諸城人。正統閒,出粟一千二百 石助賑。」

李素

按《郴州志》:「李素,永興人。正統閒,出穀一千一十石賑 饑,詔旌其門。」

劉宗琳

按《郴州志》:「劉宗琳,永興人。正統閒,縣饑,出穀一千一 十石賑饑。詔旌其門。」

李貴

按《寧波府志》:「李貴,北直隸金吾衛指揮李得弟也。正 統閒,得死,子勝立。甫五歲,調定海衛。貴越數千里,襁 負之而至,人或說之曰:『君盍自為計,萬戶侯非孺子 有也』。貴輒罵之曰:『人而獸邪?孺子可死,吾心可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