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傳》:「泌七歲知為文。元宗開元十六年,悉召能言 佛道孔子者相答難。禁中有真俶者,九歲升堂,詞辯 注射,坐人皆屈。帝異之曰:『半千孫固當然』。因問:童子 豈有類若者?俶跪奏臣舅子李泌。帝即馳召之。泌既 至,帝方與燕國公張說觀奕,因使說試其能。說請賦 方圓動靜」,泌逡巡曰:「願聞其略。」說因曰:「方若棋局,圓 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義,圓 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說因賀帝得奇童。帝大 悅曰:「是子精神要大於身。」賜束帛,敕其家曰:「善視養 之。」張九齡尤所獎愛,常引至臥內。九齡與嚴挺之、蕭 誠善,挺之惡誠佞,勸九齡謝絕之。九齡忽獨念曰:「嚴 太苦勁,然蕭軟美可喜。」方命左右召蕭,泌在旁,帥爾 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軟美者乎?」九齡驚, 改容謝之,因呼小友。
《因話錄》:元宗問黃幡綽:「是勿兒得人憐?」對曰:「自家兒 得人憐。」上又嘗登苑北樓,望渭水,見一醉人臨水臥, 問左右:是何人,左右不得知,將遣使問之,幡綽曰:「是 年滿令史。」上問曰:「你何以知?」對曰:「更一轉入流。」上笑 而止。又與諸王會食,寧王對御坐歕一口飯,直及龍 顏。上曰:「寧哥何故錯喉?」幡綽曰:「此非錯喉,是噴嚏。」 《妮古錄》:韋君年十一,賦《銅雀臺》絕句,李白大駭,授以 古樂府之學。
《唐書李賀傳》:賀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之,未 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如素構,自目曰「高軒 過」,二人大驚。〈附詩〉華裙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 瓏。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 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羅心胸,殿前作賦聲摩空,筆 補造化天無功,元精耿耿貫當中。龐眉書客感秋蓬, 誰知死草生華風。「吾今垂翅負天鴻,他日不羞蛇作 龍。」
《權德輿傳》:「德輿生三歲,知變四聲,四歲能賦詩,積思 經術,無不貫綜。」
《白居易傳》:「居易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之無兩字,雖 試百數不差。九歲暗識聲律。」
《高郢傳》:郢子定七歲讀《尚書》至《湯誓》,跪問郢曰:「奈何 以臣伐君。」郢曰:「應天順人,何云伐耶?」對曰:「用命賞於 祖,不用命戮於社,是順人乎?」郢異之。
《楊收傳》:「收七歲而孤,處喪若成人。母長孫親授經,十 三通大義,善屬文,所賦輒就,吳人號神童。里人多造 門觀賦詩,至壓敗其籓。收嘲之曰:『爾非羸角者,奚用 觸吾籓切』。」當率類此。
《舊唐書楊收傳》:收兄發戲令詠蛙,即曰:「兔邊分玉樹, 龍底躍銅儀。會當同鼓吹,不復問官私。」又令詠筆,仍 賦「鑽」字,即曰:「雖非囊中物,何堅不可鑽。一朝操政事, 定使冠三端。」
《唐書裴休傳》:「休兒童時,兄弟偕隱家墅,晝講經,夜著 書,終年不出戶。有饋鹿者,諸生共薦之,休不食,曰:『疏 食猶不足,今一啖肉,後何以繼』?」
《北夢瑣言》:大尉李德裕神俊,憲宗賞之,坐於膝上。父 吉甫每以敏辯誇於同列,武相元衡召之,謂曰:「吾子 在家所嗜何書?」意探其志也。德裕不應。翌日,元衡具 告吉甫,因戲曰:「公誠涉大癡耳。」吉甫歸以責之,德裕 曰:「武公身為帝弼,不問理國調陰陽,而問所嗜書者, 成均禮部之職也。其言不當,所以不應。」吉甫復告,元 衡大慚,由是振名。
《山堂肆考》:崔鉉為兒時,隨父元略訪韓晉公滉滉指 架上鷹令詠焉,吟曰:「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擬飛騰未 有因。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全唐詩話》:吳人范攄處士之子,七歲能詩,贈隱者云: 「掃葉隨風便,澆花趁日陰。」方干曰:「此子他年必成名。」 又吟夏日云:「閒雲生不雨,病葉落非秋。」干曰:「惜哉!必 不享壽。」果十歲卒。
鄭谷幼年,司空圖見而奇之,曰:「曾吟得丈丈詩否?」曰: 「吟得。」「莫有病否?」曰:「丈丈《曲江晚望》斷篇云:『村南斜日 閒回首,一對鴛鴦落渡頭』。即深意矣。」司空歎惜,撫背 曰:「當為一代風騷主。」
《太平廣記》:路德延數歲能為詩,居學舍中,嘗賦芭蕉 詩曰:「一種靈苗異,天然體性虛。葉如斜界紙,心似倒 抽書。」詩成,翌日傳於都會。光化初,就舉擢第,大有詩 價。又為《感舊》詩曰:「初騎竹馬詠芭蕉,嘗沗名卿誦滿 朝。五字便容過絳帳,一枝尋許折丹霄。豈知流落萍 蓬遠,不覺推遷歲月遙。國境永寧身未立,至今顏巷」 守簞瓢。
《遼史拔剌傳》:「拔剌三歲居父母喪,毀瘠過甚,養於家 奴奚列阿不。重熙初,興宗獵奚山,過拔剌所居,奚列 阿不言於近臣,拔剌得見上年甫十歲,氣象如成人。 帝悅之,錫賚甚厚。」
《耶律孟簡傳》:「孟簡性穎悟。六歲,父晨出獵,俾賦《曉天 星月》詩,孟簡應聲而成,父大奇之。」
《宋史劉保勳傳》:「保勳少好騎射。後唐清泰中,裁十許 歲,攝潞州左司馬,隨父署彰德軍衙內都校。父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