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0 (1700-1725).djvu/5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百九十四卷目錄

 君子小人部藝文一

  君子無私論        晉嵇康

  小人論         唐李德裕

  君子不器賦        白居易

  詰鳳            陳黯

  論辨邪正         宋富弼

  論邪正君子小人疏      趙抃

  君子齋記         王安石

  朋黨論          歐陽修

  論大臣去小人之難      蘇軾

  請分別邪正         蘇轍

  王梅溪文集序        朱熹

  論傾擠之術        真德秀

 君子小人部藝文二

  唯天有二氣        宋邵雍

  君子與人交         前人

  知人吟           前人

  刑名吟           前人

  四義吟           前人

  君子吟六首         前人

  善惡吟           前人

  君子行           前人

  感事吟           前人

  義利吟           前人

  性情吟           前人

  治亂吟           前人

  去事吟           前人

  處身吟           前人

  不同吟           前人

  感事吟           前人

  忠厚吟           前人

  小人吟           前人

 君子小人部紀事

 君子小人部雜錄

學行典第二百九十四卷

君子小人部藝文一

《君子無私論》
晉·嵇康

夫稱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 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乎矜尚;體亮心達者, 情不繫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自任 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 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是故言君 子則以無措為主,以通物為美;言小人則以匿情為 非,以違道為闕,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惡;虛心無 措,君子之篤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無身」,吾又何患? 無以生為貴者,是賢於貴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 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為身。」斯言 是矣。君子之行賢也,不察於有度而後行也;任心無 邪,不議於善而後正也;顯情無措,不論於是而後為 也。是故傲然忘賢,而賢與度會,忽然任心,而心與善 遇,儻然無措,而事與是俱也。

《小人論》
唐·李德裕

世所謂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難知,此小人常態,不 足懼也。「以怨報德,此其甚者也。背本忘義,抑又次之。」 便辟者疏遠之,則無患矣;翻覆者不信之,則無尤矣。 唯以怨報德者,不可預防,此所謂小人之甚者也。背 本者雖不害人,亦不知感。昔傷蛇傅藥而能報,飛鴞 食椹而懷音。以怨報德者,不及傷蛇遠矣;背本忘義 「者,不及《飛鴞》遠矣。」至於白公負卵翼之德,宰嚭遺灌 溉之恩,陳餘棄父子之交,田蚡忘跪起之禮,此可與 叛臣怨子同誅,豈止於知己之義也。世以小人比穿 窬之盜,殊不然也。夫穿窬之盜,迫於饑寒,於高貲者 有何恩義,於多藏者有何仁愛?既無恩愛,則是取資 於路,拾金於野。若能識廉恥而不為,是有償金者之 行矣;若忍饑饉而不食,是有蒙袂者之操矣。所以陳 仲弓觀梁上之盜,察非惡人,由是而言,盜賊未為害 矣。然操戈鋋,挾弓矢,以眾暴寡,殺人取財謂之盜,比 於以怨報德之人者,亦未為甚焉。何者?人之父子兄 弟有不相知者,德於人者是知之矣,焉得負之哉?

《君子不器賦》
白居易

君子哉!道本性知,德惟天縱。抱乎不器之器,成乎有 用之用。不器者通理而黃中,有用者致遠而任重。蓋 識包權變,理蘊通明,業非學致,器異琢成。「審其時,有 道舒而無道卷;慎其德,捨之藏而用之行。」語其小,能 立誠以修詞;論其大,能救物以濟時。以之理心,則一 身獨善;以之從政,則庶績咸熙。既居家而必達,亦在 邦而允釐。彼子貢雖賢,唯稱瑚璉之器;彥輔信美,空 標水鏡之姿。是故非求備者,又何以知之?豈如我順 乎通塞,合乎語默,何用不臧?何嚮不克?施之乃伊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