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2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者不明,國之大患,故在於此。使夫不明,擇於不狂,是 以萬聽而萬不當也。」錯復言守邊僃塞,勸農力本,當 世急務二事,曰:「臣聞秦時北攻胡、貉,築塞河上,南攻 揚、粵,置戍卒焉。其起兵而攻胡、粵者,非以衛邊地而 救民死也,貪戾而欲廣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亂。且 夫起兵而不知其勢,戰則為人禽,屯則卒積死。夫胡、 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飲 酪,其人密理,鳥獸毳毛,其性能寒。揚、粵之地,少陰多 陽,其人疏理,鳥獸希毛,其性能暑。秦之戍卒,不能其 水土」,戍者死於邊,輸者僨於道。秦民見行,如往棄市, 因以讁發之,名曰「讁戍。」先發吏有讁及贅婿、賈人,後 以嘗有市籍者。又後以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後 入閭取其左。發之不順,行者深恐有背畔之心。凡民 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計為之也。故戰勝守固,則 有拜爵之賞;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以富「家室,故能 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今秦之發卒也,有 萬死之害,而亡銖兩之報,死事之後,不得一算之復 天下,明知禍烈及己也。「陳勝行戍至於大澤,為天下 先倡,天下從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胡人衣食之業,不著於地,其勢易以擾亂邊境。何以 明之?胡人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歸居, 如飛鳥走獸於廣壄。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 以是觀之,往來轉徙,時至時去,此胡人之生業,而中 國之所以離南畝也。今使胡人數處轉牧,行獵於塞 下,或當燕、代,或當上郡、北地、隴西,以候僃塞之卒,卒 少則入。陛下不救,則邊民絕望而有降敵之心;救之, 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纔至,則胡又已去。聚而不罷, 為費甚大,罷之則復入。如此連年,則中國貧苦而民 不安矣。陛下幸憂邊境,遣將吏發卒以治塞,甚大惠 也。然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 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僃之,以便為之。高城深 塹,具藺石,布渠答,復為一城。其內城間百五十」步要 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為「中周虎落。」 先為室屋,具田器,迺募辠人及免徒復作,令居之;不 足,募以丁奴婢贖辠,及輸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迺 募民之欲往者,皆賜高爵,復其家,予冬夏衣廩食,能 自給而止。郡縣之民得買其爵以自增至卿。其亡夫 若妻者,縣官買予之。人情非有「匹敵,不能久安其處。 塞下之民祿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難之地。胡人入 驅而能止其所驅者,以其半予之縣官,為贖其民。」如 是,則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親 戚而利其財也。此與東方之戍卒,不習地勢而心畏 胡者,功相萬也。以陛下之時,徙民實邊,使遠方亡屯 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係虜之患,利施後世, 名稱聖明,其與秦之行怨民,相去遠矣。」上從其言,募 民徙塞下。錯復言:「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實塞下,使屯 戍之事益省,輸將之費益寡,甚大惠也。下吏誠能稱 厚惠,奉明法,存卹所徙之老弱,善遇其壯士,和輯其 心而勿侵刻,使先至者安樂而不思故鄉,則貧民相 募而勸往矣。」臣聞古之徙遠方以實廣虛也,相其陰 陽之和,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觀其草木之 饒,然後營邑立城,製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 界,先為築室,家有一堂二內,門戶之閉,置器物焉。民 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輕去故鄉而勸之新 邑也。為置醫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昏,生死 相卹,墳墓相從,種樹畜長,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樂 其處而有長居之心也。」臣又聞古之制邊縣以備敵 也,使五家為伍,伍有長;十長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 連,連有假五百;十連一邑,邑有假候:皆擇其邑之賢 材有護習地形、知民心者,居則習民於射法,出則教 民於應敵。故卒伍成「於內,則軍正定於外。服習以成, 勿令遷徙。幼則同游,長則共事。夜戰聲相知,則足以 相救;晝戰目相見,則足以相識,驩愛之心,足以相死。 如此而勸以厚賞,威以重罰,則前死不還踵矣。所徙 之民,非壯有材力,但費衣糧,不可用也;雖有材力,不 得良吏,猶亡功也。」陛下絕匈奴不與和親,臣竊意其 冬來「南也,壹大治,則終身創矣。欲立威者,始於折膠, 來而不能困,使得氣去,後未易服也。愚臣亡識,唯陛 下財察後」,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上親策 詔之曰:「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皇帝曰:「昔者大禹勤 求賢士,施及方外,四極之內,舟車所至,人跡所及,靡 不聞命,以輔其不逮。近者獻其明,遠者通厥聰,比善 戮力,以翼天子。」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長楙。高皇 帝親除大害,去亂從,並建豪英,以為官師,為諫爭,輔 天子之闕,而翼戴漢宗也。賴天之靈,宗廟之福,方內 以安,澤及四夷。今朕獲執天下之正,以承宗廟之祀, 朕既不德,又不敏,明弗能燭而智不能治,此大夫之 所著聞也。故詔有司,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 帥其志,以選賢良,明於國家之大體,通於人事之終 始,及能直言極諫者,各有人數,將以匡朕之不逮。二 三大夫之行,當此三道,朕甚嘉之,故登大夫於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