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袨服叢臺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幽王之湛 患淮「南連山東之俠,死士盈朝,不能還厲王之西也。 然而計議不得,雖諸賁不能安其位,亦明矣。故願大 王審畫而已。」始,孝文皇帝據關入立,寒心銷志,不明 求衣,自立天子之後,使東牟朱虛、東褒義父之後,深 割嬰兒,王之壤子王梁、代,益以淮陽,卒仆濟北,囚弟 於雍者,豈非象新垣平等哉!今天子新據「先帝之遺 業,左規山東,右制關中,變權易勢,大臣難知。大王弗 察,臣恐周鼎復起於漢,新垣過計於朝,則我吳遺嗣 不可期於世矣。高皇帝燒棧道水,章邯兵不留行,收 弊民之倦,東馳函谷,西楚大破。水攻則章邯以亡其 城,陸擊則荊王以失其地,此皆國家之不幾者也。願 大王孰察之。」吳王不內其言。是時,景帝少弟梁孝王 貴盛,亦待士。於是鄒陽、枚乘、嚴忌知吳不可說,皆去 之梁,從孝王游。陽為人有智略,忼慨不苟合,介於羊 勝、公孫詭之間。勝等疾陽,惡之孝王。孝王怒,下陽吏, 將殺之。陽客游以讒見禽,恐死而負絫,迺從獄中上 《書》曰:「『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 耳。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 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變天地, 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願知, 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是使荊軻、衛先生復 起,而燕、秦不寤也。願大王孰察之。昔玉人獻寶,楚王 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是以箕子陽狂,接輿」避世, 恐遭此患也。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 亥之聽,毋使臣為箕子、接輿所笑。臣聞比干剖心,子 胥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願大王孰察,少加憐焉。 《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故樊 於期逃秦之燕,藉荊軻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齊之魏, 臨城自剄,以郤齊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於齊、 秦而故於燕、魏也,所以去二國死兩君者,行合於志, 慕義無窮也。是以蘇秦不信於天下,為燕尾生;白圭 戰亡六城,為魏取中山。何則?誠有以相知也。蘇秦相 燕,人惡之燕王,燕王按劍而怒,食以駃騠;白圭顯於 中山,人惡之於魏文侯,文侯賜以夜光之璧。何則?兩 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於浮辭哉?故女無美惡, 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昔司馬喜臏腳於 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脅折齒於魏,卒為應侯。此二人 者,皆信必然之畫,捐朋黨之私,挾孤獨之交,故不能 自免於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 石入海,不容於世,義不苟取比周於朝,以移主上之 「心。故百里奚乞食於道路,繆公委之以政;甯戚飯牛 車下,桓公任之以國。此二人者,豈素宦於朝,借譽於 左右,然後二主用之哉?」感於心,合於行,堅於膠漆,昆 弟不能離,豈惑於眾口哉?故偏聽生姦,獨任成亂。昔 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計囚墨翟。夫以 孔、墨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 鑠金,積毀銷骨也。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國,齊用越 人子臧而彊威宣,此二國豈係於俗,牽於世,繫奇偏 之浮辭哉?公聽並觀,垂明當世。故意合則胡、越為兄 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則骨肉為仇敵,朱象、管、蔡是 矣。今人主誠能用齊、秦之明,後宋、魯之聽,則五伯不 足侔,而三王易為也。是以聖王覺寤捐子之之心,而 不說田常之賢;封比干之後,修孕婦之墓,故功業覆 於天下。何則?欲善亡厭也。夫晉文親其讎,彊伯諸侯; 齊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則?慈仁殷勤,誠加於心, 不可以虛辭借也。至夫秦用商鞅之法,東弱韓、魏,立 彊天下,卒車裂之;越用大夫種之謀,禽勁吳而霸中 國,遂「誅其身。是以孫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 辭三公為人灌園。」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 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德厚,終與之窮達,無 愛於士,則桀之犬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何況 因萬乘之權,假聖王之資乎!然則荊軻湛七族,要離 燔妻子,豈足為大王道哉!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 以闇投人於道,眾莫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 前也。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以左右先 為之容也。故無因而至前,雖出隋珠和璧,秪怨結而 不見德;有人先游,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今夫天 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羸,雖蒙堯、舜之術,挾伊、管 之辯,懷龍逢、比干之意,而素無根柢之容,雖竭精神, 欲開忠於當世之君,則人主必襲按劍相眄之跡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是以聖王 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乎卑亂之語,不 奪乎眾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之言以信荊 軻,而匕首竊發;周文王獵涇、渭,載呂尚歸,以王天下。 秦信左右而亡,周用烏集而王。何則?以其能越攣拘 之語,馳域外之議,獨觀乎昭曠之道也。今人主沈諂 諛之辭,牽帷廧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此鮑 焦所以憤於世也。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汙義;底 厲名號者,不以利傷行。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 朝歌,墨子回車。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2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