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2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十六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四

  漢三

  枚皋       路溫舒

  朱宇       杜參

  劉向       王褒

  張子僑子豐  賈捐之

  杜欽       杜鄴

  張竦杜林   谷永

  林閭       何英

  揚雄       劉歆

文學典第十六卷

文學名家列傳四

漢三

枚皋

按《漢書枚乘傳》:「乘孽子皋,字少孺。乘在梁時,取皋母 為小妻。乘之東歸也,皋母不肯隨乘,乘怒,分皋數千 錢,留與母居。年十七,上書梁共王,得召為郎。三年,為 王使,與冗從爭,見讒惡,遇罪,家室沒入。皋亡至長安, 會赦,上書北闕,自陳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召入見 待詔。皋因賦殿中詔使賦平樂館,善之,拜為郎,使匈」 奴。皋不通經術,詼笑類俳倡,為賦頌,好嫚戲,以故得 媟黷貴幸,比東方朔、郭舍人等,而不得比嚴助等,得 尊官。武帝春秋二十九,迺得皇子,群臣喜,故皋與東 方朔作《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禖祝受詔所為,皆不 從故事,重皇子也。初,衛皇后立,皋奏賦以戒終,皋為 賦善於朔也。從行至甘泉雍河東。東巡狩,封泰山,塞 決河,宣房,游觀三輔,離宮館,臨山澤,弋獵射馭狗馬, 蹴鞠刻鏤,上有所感,輒使賦之,為文疾受詔輒成,故 所賦者多。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於 皋。《皋賦》詞中,自言為賦不如相如,又言「為賦迺俳,見 視如倡」,自悔類倡也。故其賦有詆娸東方朔,又自詆 娸其文骩骳,曲隨其「事,皆得其意,頗詼笑,不甚閑靡, 凡可讀者不二十篇,其尤嫚戲不可讀者,尚數十篇。」

路溫舒

按《漢書》本傳:「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也。父為里監 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小簡曰牒編用 寫書。稍習,善求為獄小吏。因學律令,轉為獄史,縣中 疑事皆問焉。太守行縣,見而異之,署決曹史。又受《春 秋》,通大義。舉孝廉,為山邑丞,坐法免,復為郡吏。元鳳 中,廷尉光以治詔獄,請溫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會 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溫舒上書言宜尚 德緩刑,其辭曰:「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 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 而孝文為太宗。」繇是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 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澤加百姓,功潤諸侯, 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 崇仁義,省刑罰,通關梁,一遠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 赤子,內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於「海內,是以囹圄空虛, 天下太平。」夫繼變化之後,必有異舊之恩,此賢聖所 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無嗣,大臣憂戚,焦心 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亂其 心,遂以自亡。深察禍變之故,迺皇天之所以開至聖 也。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披肝膽,決大計,黜 亡義,立有德,輔「天而行,然後宗廟以安,天下咸寧。」臣 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與 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統,滌煩文,除民 疾,存亡繼絕,以應天意。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 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 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 服先生,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譽諛之聲,日 滿於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 也。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 子夫妻勠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 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者,不可復屬。《書》曰: 「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敺, 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 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 血,流離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 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 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 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 明之;上奏畏卻,則鍛鍊而周內之。蓋奏當之成,雖咎 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何則?成鍊者眾,文致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