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舌,祥瑞亦曷由來哉?臣無陸生之才,不「在顧問之 地。」蓋聞主聖臣直,義在於有犯無隱。臣不惟疏遠未 信而言,敢歷論前代隆名之君,及亡敗之主廢興所 由。又博陳舉賢之路,廣開養老之制,崇必信之道,又 張設議者之難,凡五事以聞。臣之所言,皆直陳古今 已行故事,非新聲異端也。辭義實淺,不足採納。然臣 私心,誠謂有可發起,覺悟「遺忘。願陛下察臣愚忠,愍 臣狂直,無使天下以言者為戒。疾痛增篤,退念《桑梓》 之詩,惟狐死之義,輒取長休,歸近墳墓,顧瞻宮闕,繫 情皇極,不勝丹款。」遣息穎表言,其一曰:「臣聞善有章 也,著在經典;惡有罰也,戒在刑書。上自遠古,下洎秦 漢,其明王霸主,及亡國闇君,故可得而稱;至於忠蹇 賢相,及佞諂姦臣,亦可得而言。故朝有諤諤盡規之 臣,無不昌也;任用阿諛唯唯之士,無不亡也。」是有國 者皆欲求忠以自輔,舉賢以自佐,而亡國破家者相 繼,皆由任失其人,所謂賢者不賢,忠者不忠也。臣謹 言前任賢所由興,任不肖所以亡者,堯之末年,四凶 在朝而不去,八元在家而不舉,然致天平地寧,「四門 穆穆,其功固在重華之為相。」夏癸放於鳴條,商辛梟 於牧野,此俱萬乘之主,而國滅身擒。由不能屬任賢 相,用婦人之言,荒淫無道,肆志沉宴,作靡靡之樂,長 夜之飲,於是登糟丘,臨酒池,觀牛飲,望肉林,龍逢忠 而被害,比干諫而剖心,天下之所以歸惡者也。太甲 暴虐,顛覆湯之典制,於是伊尹放之桐宮,而能改悔 反善,三年而後歸于亳。既已放而復還,殷道微而復 興,諸侯咸服,號稱太宗,實賴阿衡之盡忠也。周室既 衰,諸侯並爭,天王微弱,政遂陵遲。齊桓公淫亂之主 耳,然所以能九合一匡之功,有尊周之名,誠管夷吾 之力,及其死也,蟲流出門,豈非任豎貂之過乎?且一 桓公之身得管「仲,其功如彼;用豎貂,其亂如此。」夫榮 辱存亡,實在所任,可不審哉!秦本伯翳之後,微微小 邑,至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焉。自穆公至 於始皇,皆能留心待賢,遠求異士,招由余於西戎,致 五羖於宛市,取丕豹於晉卿,迎蹇叔於宗里,由是四 方雄俊,繼踵而至,故能世為彊國,吞滅諸侯,奄有天 下,兼稱皇帝,由謀臣之助也。道化未淳,崩於沙丘。胡 亥乘虐,用詐自誤,不能弘濟統緒,克成堂構,而乃殘 賊仁義,毒流黔首,故陳勝、吳廣奮臂大呼,而天下響 應。於是趙高逆亂,閻樂承指,二世窮迫,自戮望夷。子 嬰雖立,去帝為王,孤危無輔,四旬而亡。此由邪臣擅 命,指鹿為馬,所以速秦之禍也。秦失其鹿,豪傑競逐, 項羽既得而失之,其咎在烹韓生,而范增之謀不用。 假令羽既距項伯之邪說,斬沛公於鴻門,都咸陽,以 號令諸侯,則天下無敵矣。而羽距韓生之忠諫,背范 增之深計,自謂霸王之業已定,都彭城,還故鄉,為晝 被文繡,此蓋世俗兒女之情耳,而羽榮之。是故五載 為漢所擒,至死尚不知覺悟,乃曰「天亡我」,非戰之罪, 甚痛矣哉!且夫士之歸仁,猶水之歸下,禽之走曠野。 故曰:為川驅魚者,獺也;為藪驅雀者,鸇也;為湯武驅 人者,桀紂也。漢高祖起於布衣,提三尺之刃而取天 下,用六國之資,無唐、虞之禪,豈徒賴良、平之奇謀,盡 英雄之智力而已乎?亦由項氏為驅人也,子孫承基 二百餘年。逮成帝委政舅家,使權勢外移。安昌侯張 禹者,漢之三公,成帝保傅也。帝親幸其家,拜禹床下, 深問天災人事。禹當惟大臣之節,為社稷深慮,忠言 嘉謀,陳其災患,則王氏不得專權寵,王莽無緣乘勢 位,遂託雲龍而登天衢,令漢祚中絕也。禹佞諂不忠, 挾懷私計,徒低仰於王侯之間,苟取容媚而已。是以 朱雲抗節,求尚方斬馬劍,欲以斬禹,以戒其餘,可謂 忠矣。而成帝尚復不寤,乃以為居下訕上,廷辱保傅, 罪死無赦,詔御史將雲下,欲急烹之。雲攀殿折檻,幸 賴左將軍辛慶忌叩頭流血,以死爭之。若不然,則雲 已摧碎矣。後雖釋檻不修,欲以彰明直臣,誠足以為 後世之戒,何益於漢室所由亡也哉!然世之論者,以 為亂臣賊子無道之甚者,莫過於莽,此亦猶紂之不 善,不如是之甚也。《傳》稱「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 名譽,宗族稱孝,朋友歸仁。及其輔政成、哀之際,勤勞 國家,動見稱述。」然於時人士詣闕上書薦莽者,不可 稱紀。內外群臣,莫不歸莽功德。遭遇漢室中微,國嗣 三絕,而太后壽考,為之宗主,故莽得遂策命孺子而 奪其位也。昔湯武之興,亦逆取而順守之耳。向莽深 惟殷周取守之術,崇道德,務仁義,履信實,去華偽,施 惠天下十有八年,恩足以感百姓,義足以結英雄,人 懷其德,豪傑並用如此,宗廟社稷宜未滅也。光武雖 復賢才,大業詎可冀哉!莽即位之後,自謂得天人之 助,以為功廣三王,德茂唐、虞,乃自驕矜,奮其威詐。班 宣《符讖》,震暴殘酷,窮凶極惡,人怨神怒。冬雷電以驚 其耳目,夏地動以惕其心腹,而莽猶不知覺悟,方復 重行不順時之令,竟連伍之刑,佞媚者親幸,忠諫者 誅夷。由是天下忿憤,內外俱發,四海分崩,城池不守, 身死於匹夫之手,為天下笑,豈不異哉!其所由然者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3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