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或以之興,或以之替,此蓋人能弘政,非政弘人也。 舍人務政,雖勤何益?臣竊觀乎古今而考其美惡,古 人相與求賢,今人相與求爵。古之官人,君責之於上, 臣舉之於下,得其人有賞,失其人有罰,安得不求賢 乎?今之官者,父兄營之,親戚助之,有人事則通,無人 事則塞,安得不求爵乎?賢苟求達,達在修道,窮在失 義,故靜以待之也。爵苟可求,得在進取,失在後時,故 動以要之也。動則爭競,爭競則朋黨,朋黨則誣罔,誣 罔則臧否失實,真偽相冒,主聽用惑,姦之所會也。靜 則貞固,貞固則正直,正直則信讓,信讓則推賢,推賢 不伐,相下無饜主聽用,察德之所趣也。故能使之靜, 雖曰高枕,而人自正,不能禁動,雖復夙夜,俗不一也。 且人無愚智,咸慕名官,莫不飾正於外,藏邪於內,故 邪正之人,難得而知也。任得其正,則眾正益至,若得 其邪,則眾邪亦集。物繁其類,誰能止之?故國亡失世 者,未嘗不為眾邪所積也。方其初作,必始於微,微而 不絕,其終乃著。天地不能頓為寒暑,人主亦不能頓 為隆替。故寒暑漸於《春秋》,隆替起於得失。當今之世, 宦者無關梁,邪門啟矣;朝廷不責賢,正路塞矣。得失 之源,何以甚此!所謂責賢使之相舉也,所謂關梁使 之相保也。賢不舉則有咎,保不信則有罰。故古者諸 侯必貢士,不貢者削,貢而不適亦削。夫士者難知也, 不適者薄過也。不得不責彊其所不知也,罰其所不 適,深其薄過,非恕也。且天子於諸侯有不純臣之義, 斯責之矣。施刑之道,寧縱不濫之矣。今皆反是,何也? 夫賢者天地之紀,品物之宗,其急之也,故寧濫以得 之,無縱以失之也。今則不然,世之悠悠者,各自取辨 耳。故其材行並不可必,於公則政事紛亂,於私則汙 穢狼籍。自頃長吏特多此累,有亡命而被購懸者矣, 有縛束而絞戮者矣。貪鄙竊位,不知誰升之者;獸兕 出檻,不知誰可咎者,漏網吞舟,何以過此?人之於利, 如蹈水火焉。前人雖敗,後人復起,如彼此無已,誰止 之者?風流日競,誰憂之者?雖今聖思勞於夙夜,所使 為政,恆得此屬。欲聖世化美俗平,亦俟河之清耳。若 欲善之,宜創舉賢之典,峻關梁之防。其制既立,則人 慎;其舉而不苟,則賢者可知;知賢而試,則官得其人 矣。官得其人,則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則物得其宜;物 得其宜,則生生豐植,人用資給,和樂興焉,是故寡過 而遠刑,知恥以近禮,此所以建不刊之統,移風易俗, 刑措而不用也。《策》曰:「自頃夷狄內侵,災眚屢降,將所 任非其人乎?何由而至此?」臣聞蠻夷猾夏則皋陶作 士,此欲善其末則先其本也。夫任賢則政惠,使能則 刑恕,政惠則下仰其施,刑恕則人懷其勇,施以殖其 財,勇以結其心。故人居則資贍而知方,動則親上而 志勇。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生道利之者,雖死不貳; 以逸道勞之者,雖勤不怨。故其命可授,其力可竭,以 戰則克,以攻則拔。是以善者慕德而安服,惡者畏懼 而削跡。止戈而武,義實在文,惟任賢然後無患耳。若 夫水旱之災,自然理也。故古者三十年耕,必有十年 之儲,堯湯遭之而人不困,有備故也。自頃風雨,雖頗 不時,考之萬國,或境土相接而豐約不同,或頃畝相 連而成敗異流。固非天之必害于人,人實不能均其 勞苦。失之於人,而求之於天,則有司惰職而不勸,百 姓殆業而咎時,非所以定人志、致豐年也。宜勤人事 而已。臣誠愚鄙,不足以奉對聖朝,猶進之「於廷者,將 使取諸其懷而獻之乎?臣懼不足也。若收不知言,以 致知言,臣則可矣,是以辭鄙不隱也。」以對策上第,拜 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柩,家 貧無以市馬,乃於所住堂北壁外,假葬開戶,朝夕拜 哭,養雞種蒜,竭其方術。喪過三年,得馬八匹,輿柩至 冢,負土成墳。未畢,召為征東參軍,徙尚書郎,轉車騎 從事中郎。吏部尚書崔洪薦詵為左丞。及在職,嘗以 事劾洪,洪怨詵,詵以公正距之,語在《洪傳》。洪聞而慚 服。累遷雍州刺史。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 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 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詵官。帝曰:「吾與 之戲耳,不足怪也。」詵在任威嚴明斷,甚得四方聲譽。 卒於官。子延登為州別駕。
阮种
按《晉書》本傳,「种字德猷,陳留尉氏人,漢侍中胥卿八 世孫也。弱冠有殊操,為嵇康所重。康著《養生論》,所稱 阮生,即种也。察孝廉,為公府掾。是時西虜內侵,災眚 屢見,百姓饑饉,詔三公、卿、尹、常伯、牧守各舉賢良方 正直言之士。於是太保何曾舉种賢良策曰:『在昔哲 王,承天之序,光宅宇宙,咸用規矩。乾坤惠康,品類休 風流衍,彌於千載。朕應踐洪運,統位七載於今矣。惟 德弗嗣,不明於政,宵興惕厲,未燭厥猷。子大夫韞櫝 道術,儼然而進,朕甚嘉焉。其各悉乃心,以闡喻朕志, 深陳王道之本,勿有所隱。朕虛心以覽焉』。」种對曰:「夫 天地設位,聖人成能,王道至深,所以行化至遠,故能 開物成務,而功業不匱。近無不聽,遠無不服,德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