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3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其得失,摯虞、謝衡皆博物多聞,咸以為允當。又撰《列 女後傳》七十二人,雜論議詩賦、碑頌駁難十餘萬言, 喪亂盡失。長子愆期,流寓江南,緣父本意,更注《公羊》, 又集《列女後傳》云:

徐整諭歸

按南昌郡乘整,豫章人,吳時官太常卿,吳亡入晉。著 《豫章列士傳》三卷,《毛詩譜》三卷,《孝經嘿注》一卷,《三五 歷紀》二卷,《通歷》二卷。又諭歸官西河太守,撰《西河記》 二卷。

陳壽

按《晉書》本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 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 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遭父 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及蜀平, 坐是沉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 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 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 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 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 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 此。或云: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 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 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 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 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張華將 舉壽為中書郎,荀勗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 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杜預將之鎮,復薦之於帝,宜 補黃散,由是授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 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 嘗謂壽曰:「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 宜深慎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後數歲,起為 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時年六十五。梁州 大中正、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漢武帝詔曰:『司馬 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書』。使者得其遺書,言封禪事, 天子異焉。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 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豔不若相如,而質 直過之,願垂採錄。」於是詔下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 其書。壽又撰《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餘文 章傳於世。

華嶠

按《晉書華表傳》:「表子嶠,字叔駿,才學深博,少有令聞。 文帝為大將軍,辟為掾屬,補尚書郎,轉車騎從事中 郎。泰始初,賜爵關內侯,遷太子中庶子,出為安平太 守。辭親老不行,更拜散騎常侍,典中書著作,領國子 博士,遷侍中。太康末,武帝頗親宴樂,又多疾病,屬小 瘳,嶠與侍臣表賀,因微諫曰:『伏惟聖體漸就平和,上 下同慶,不覺抃舞。臣等愚戇,竊有微懷,以為收功於 所忽,事乃無悔;慮福於垂成,祚乃日新。惟願陛下深 垂聖明,遠思所忽之悔,以成日新之福,沖靜和氣,嗇 養精神,頤身於清簡之宇,留心於虛曠之域,無厭世 俗常戒以忽群下之言,則豐慶日延,天下幸甚』。」帝手 詔報曰:「輒自消息,無所為慮。」元康初,封宣昌亭侯。誅 楊駿,改封樂鄉侯,遷尚書。後以嶠博聞多識,屬書典 實,有良史之志,轉祕書監,加散騎常侍,班同中書寺, 為內臺中書散騎著作及治禮、音律、天文數術,南省 文章,門下撰集,皆典統之初,嶠以《漢紀》煩穢,慨然有 改作之意。會為臺郎,典官制事,由是得遍觀祕籍,遂 就其緒。起於光武,終於孝獻,一百九十五年,為《帝紀》 十二卷,《皇后紀》二卷,《十典》十卷,傳七十卷,及三譜、序、 傳、目錄凡九十七卷。嶠以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 戚傳》,以繼末編,非其義也。故易為《皇后紀》,以次《帝紀》; 又改《志》為《典》,以有《堯典》故也,而改名《漢後》。書奏之,詔 朝臣會議。時中書監荀勗、令和嶠、太常張華、侍中王 濟咸以嶠文質事核,有遷固之規,實錄之風,藏之祕 府。後太尉、汝南王亮、司空衛瓘為東宮傅,列上通講, 事遂施行。嶠所著論議難駁詩賦之屬,數十萬言。其 所奏官制,「太子宜還宮及安邊雩,祭明堂辟雍,浚導 河渠,巡禹之舊跡,置都水官,修蠶宮之禮,置長秋。」事 多施行。元康三年卒,追贈少府,諡曰簡。嶠性嗜酒,率 常沉醉,所撰書十典未成而終。祕書監何劭奏嶠中 子徹為佐著作郎,使踵成之,未竟而卒。後監繆徽又 奏嶠少子暢為佐著作郎,克成《十典》,并草魏、晉紀傳, 與著作郎張載等俱在史官。永嘉喪亂,經籍遺沒,嶠 書存者五十餘卷。嶠有三子:頤、徹、暢。頤嗣官至長樂 內史。暢有才思,所著文章數萬言。遭寇亂,避難荊州, 為賊所害,時年四十。

夏侯湛淳 承

按《晉書》本傳,「湛字孝若,譙國譙人也。祖威,魏兗州刺 史。父莊,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搆新詞, 而美容觀,與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都謂之 連璧。少為太尉掾,泰始中,舉賢良,對策中第,拜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