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3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在。常懼一旦橫受無辜,憂心孔疚,如履冰炭。昔樂毅 為燕昭王立功於齊,惠王即位,疑奪其任,遂去燕之 趙,休烈不虧,彼豈欲二三其德,蓋畏功名不建,而懼 禍之將及也。昔遣魏郡周光,以賈販為名,託叛南詣, 宣達密計。時以倉卒,未敢便有章奏,使光口傳而已, 以為天下大歸。可見天意所在,非吳復誰?此方之民, 思為臣妾,延頸舉踵,惟恐兵來之遲耳。若使聖恩少 加信納,當以河「北承望王師,款心赤實,天日是鑒,而 光去經年,不聞咳唾,未審此意竟得達不?瞻望長歎, 日月以幾。魯望高子,何足以喻!又臣今日見待稍薄, 蒼蠅之聲,綿綿不絕,必受此禍,遲速事耳。」臣私度陛 下未垂明慰者,必以臣質貫穿仁義之道不行。若此 之事,謂光所傳多虛少實,或謂此中有他消息,不知 「臣質搆讒見疑,恐受大害也。且臣質若有罪之日,自 當奔赴鼎鑊,束身待罪,此蓋人臣之宜也。今日無罪, 橫見譖毀,將有商鞅、白起之禍。尋惟事勢,去亦宜也。 死而弗義,不去何為?樂毅之出,吳起之走,君子傷其 不遇,未有非之者也。願陛下推古況今,不疑怪于臣 質也。」又念人臣獲罪,當如伍員,奉己「自效,不當徼幸, 因事為利。然今與古,厥勢不同,南北悠遠,江湖隔絕, 自不舉事,何得濟免?是以忘志士之節,而思立功之 義也。」且臣質又以曹氏之嗣,非天命所在,政弱刑亂, 柄奪於臣,諸將專威於外,各自為政,莫或同心,士卒 衰耗,帑藏空虛,綱紀毀廢,上下並昏。想前後數得降 叛,具聞此問。兼弱攻昧,宜應天時,此實陛下進取之 秋,是以區區敢獻其計。今若內兵淮泗,據有下邳,荊、 揚二州,聞聲響應。臣從河北席卷而南,形勢一連,根 牙永固,關西之兵,繫於所衛,青、徐二州,不敢徹守,許 洛餘兵,眾不滿萬,誰能來東與陛下爭者?此誠千載 一會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計乎!及臣所在,既自多馬, 加諸「羌胡,常以三四月中美草時,驅馬來出,隱度今 者可得三千餘匹。陛下出軍,當投此時,多將騎士來 就馬耳。此皆先定,所一二知。凡兩軍不能相究虛實, 今此間實羸,易可克定,陛下舉動,應者必多。上定洪 業,使普天一統;下令臣質,建非常之功,此乃天也;若 不見納,此亦天也。願陛下思之,不復多陳。」其三曰:「昔 許子遠舍袁就曹,規畫計較,應見納受,遂破袁軍,以 定曹氏。向使曹氏不信,子遠懷疑,猶豫不決於心,則 今天下袁氏有也。願陛下思之。間聞界上將閻浮、趙 楫欲歸大化,唱和不速,以取破亡。今臣款款,遠授其 命,若復懷疑,不時舉動,令臣孤絕,受此厚禍,即恐天 下雄夫烈士欲立功者,不敢復託命陛下矣。願陛下 思之,皇天后土,實聞其言。」此文既流行,而質已入為 侍中矣。二年,青州人隱蕃歸吳,上書曰:「臣聞紂為無 道,微子先出;高祖寬明,陳平先入。臣年二十二,委棄 封域,歸命有道,賴蒙天靈,得自全致。臣至止有日,而 主者同之降人,未見精別,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達。 於邑三歎,曷,惟其已。謹詣闕拜章,乞蒙引見。」權即召 入,蕃謝答問及陳時務,甚有辭觀。綜時侍坐,權問何 如?綜對曰:「蕃上書大語,有似東方朔,巧捷詭辯,有似 禰衡,而才皆不及。」權又問:「可堪何官?」綜對曰:「未可以 治民,且試以都輦小職。」權以蕃盛論刑獄,用為廷尉 監。左將軍朱據、廷尉郝普稱蕃有王佐之才,普尤與 之親善,常怨歎其屈。後蕃謀叛,事覺伏誅,普見責,據 禁止,歷時乃解。拜綜偏將軍,兼左執法,領辭訟遼東 之事,輔吳將軍張昭以諫權,言辭切至,權亦大怒。其 和協彼此,使之無隙,綜有力焉。性嗜酒,酒後歡呼極 意,或推引杯觴,搏擊左右。權愛其才,弗之責也。凡自 權統事諸文誥策命,鄰國書符,略,皆綜之所造也。初 以內外多事,特立科,長吏遭喪,皆不得去,而數有犯 者。權患之,使朝臣下議。綜議以為「宜定科文,示以大 辟,行之一人,其後必絕。」遂用綜言。由是奔喪乃斷。赤 烏六年卒。子沖嗣。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 徐詳者,字子明,吳郡烏程人也,先綜死。

張溫

按《吳志》本傳:「張溫,字惠恕,吳郡人也。父允,以輕財重 士,名顯州郡,為孫權東曹掾卒。溫少修節操,容貌奇 偉。權聞之,以問公卿曰:『溫當今與誰為比』?大司農劉 基曰:『可與全琮為輩』。太常顧雍曰:『基未詳其為人也, 溫當今無輩』。權曰:『如是,張允不死也』。徵到延見,文辭 占對,觀者傾竦,權改容加禮,罷出。張昭執其手曰:『老 夫託意君,宜明之』。」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 見信重,時年三十二,以輔義中郎將使蜀。權謂溫曰: 「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 以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搆於蜀。行人之義, 受命不受辭也。」溫對曰:「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 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 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 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溫至蜀,詣闕拜章曰:「昔高 宗以諒闇,昌殷祚於再興;成王以幼沖,隆周德於太 平,功冒溥天,聲貫罔極。今陛下以聰明之姿,等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