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3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二十七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十五

  晉五

  江統       華譚

  華融       袁甫

  王隱       干寶

  祖納       常寬長生

  虞預       范堅

  庾闡       鄧粲

  謝沉       孫綽

  孫統騰登   孫盛

  王鍳濤戭   曹毗

  李充    張憑

  韓伯       俞益期

  習鑿齒辟強

文學典第二十七卷

文學名家列傳十五

晉五

江統

按《晉書》本傳,「統字應元,陳留圉人也。祖蕤,以義行稱, 為譙郡太守,封亢父男。父祚,南安太守。統靜默有遠 志,時人為之語曰:『嶷然稀言江應元。與鄉人蔡克俱 知名。襲父爵,除山陰令。時關隴屢為氐羌所擾,孟觀 西討,自擒氐帥齊萬年。統深惟四夷亂華,宜杜其萌, 乃作《徙戎論》。其辭曰:『夫夷蠻戎狄,謂之四海;九服之』』」 制,地在要荒。《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語 不通,贄幣不同,法俗詭異,種類乖殊。或居絕域之外, 山河之表,崎嶇川谷,阻險之地,與中國壤斷土隔,不 相侵涉,賦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 夷。」禹平九土,而西戎即敘。其性氣貪婪凶悍不仁,四 夷之中,戎狄為甚。弱則畏服,彊則侵叛。雖有賢聖之 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導,而以恩德柔懷也。 當其彊也,以殷之高宗而憊於鬼方,有周文王而患 昆夷、獫狁,高祖困於白登,孝文軍於霸上。及其弱也, 周公來九譯之貢,中宗納單于之朝,以元成之微,而 猶四夷賓服,此其已然之效也。故匈奴求守邊塞,而 侯應陳其不可,單于屈膝,未央望之議以不臣。是以 有道之君牧夷狄也,惟以待之有備,禦之有常,雖稽 顙執贄,而邊城不弛固守;為寇賊彊暴,而兵甲不加 遠征,期令境內獲安,疆場不侵而已。及至周室失統, 諸侯專征,以大兼小,轉相殘滅。封疆不固,而利害異 心,戎狄乘間,得入中國,或招誘安撫,以為己用。故申、 繒之禍,顛覆宗周;襄公要秦,遽興姜戎。當春秋時,義 渠、大荔居秦晉之域,陸渾、陰戎處伊洛之間,鄋瞞之 屬,害及濟東,侵入齊、宋,陵虐邢、衛。南夷與北狄交侵, 中國不絕若線。齊桓攘之,存亡繼絕,北伐山戎,以開 燕路。故《仲尼》稱管仲之力,加左衽之功。逮至春秋之 末,戰國方盛,楚吞蠻氐,晉翦陸渾,趙武胡服,開榆中 之地;秦雄咸陽,滅義渠之等。始皇之并天下也,南兼 百越,北走匈奴,五嶺長城,戎卒億計。雖師役煩殷,寇 賊橫暴,然一世之功,戎虜奔卻。當時中國無復四夷 也。漢興而都長安,關中之郡,號曰三輔。《禹貢》雍州,宗 周豐、鎬之舊也。及至王莽之敗,赤眉因之,西都荒毀, 百姓流亡。建武中,以馬援領隴西太守,討叛羌,徙其 餘種於關中,居馮翊河東空地,而與華人雜處。數歲 之後,族類蕃息,既恃其肥彊,且苦漢人侵之。永初之 元,騎都尉王弘使西域,發調羌氐以為行衛。於是群 羌奔駭,互相扇動,二州之戎,一時俱發,覆沒將守,屠 破城邑。《鄧騭》之征,棄甲委兵,輿尸喪師,前後相繼,諸 戎遂熾。至於南入蜀、漢,東掠趙、魏,唐突軹關,侵及河 內。及遣北軍中候朱寵將五營士於孟津距羌,十年 之中,夷夏俱斃,任尚、馬賢僅乃克之。此所以為害深 重,累年不定者。雖由禦者之無方,將非其才,亦豈不 以「寇發心腹,害起肘腋,疢篤難療,瘡大遲愈」之故哉! 自此之後,餘燼不盡,小有際會,輒復侵叛,馬賢「狃忲, 終於覆敗;段熲臨衝,自西徂東;雍州之戎,常為國患。 中世之寇,惟此為大。」漢末之亂,關中殘滅。魏興之初, 與蜀分隔,疆場之戎,一彼一此。魏武皇帝令將軍夏 侯妙才討叛氐阿貴、千萬等,後因拔棄漢中,遂徙武 都之種於秦川,欲以弱寇彊國,扞禦蜀虜。此蓋權宜 之計,一時之勢,非所以為萬世之利也。今者當之,已 受其弊矣。夫關中土沃物豐,厥田上上,加以涇渭之 流,溉其舄鹵,鄭國白渠,灌浸相通,黍稷之饒,畝號一 鍾,百姓謠詠其殷實。帝王之都,每以為居,未聞戎狄 宜在此土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 同,而因其衰弊,遷之畿服,士庶翫習,侮其輕弱,使其 怨恨之氣,毒於「骨髓,至於蕃育眾盛,則坐生其心。以 貪悍之性,挾憤怒之情,候隙乘便,輒為橫逆,而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