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嘗從司空侯安都於徐州出獵,遇有猛虎,玠引弓 射之,再發,皆中口入腹,俄而虎斃。及為御史中丞,甚 有直繩之稱。自梁末喪亂,朝章廢弛,司憲因循,守而 勿革。玠方欲改張,大為條例,綱維略舉,而編次未訖, 故不列於後焉。及卒,太子親製誌銘,以表惟舊。至德 二年,追贈祕書監。所製章奏雜文二百餘篇,皆切事 理,由是見重於時。子亮,有才學,官至尚書殿中侍郎。
徐伯陽
按《陳書文學傳》,「伯陽字隱忍,東海人也。祖度之,齊南 徐州議曹從事史。父僧權,梁東宮通事舍人,領祕書, 以善書知名。伯陽敏而好學,善色養,進止有節。年十 五,以文筆稱。學《春秋左氏》,家有史書,所讀者近三千 餘卷。試策高第,尚書板補梁河東王國右常侍、東宮 學士、臨川嗣王府墨曹參軍。大同中,出為候官令,甚」 得民和。侯景之亂,伯陽浮海南至廣州,依于蕭勃。勃 平還朝,仍將家屬之吳郡。天嘉二年,詔侍晉安王讀, 尋除司空侯安都府記室參軍事。安都素聞其名,見 之,降席為禮。甘露降樂遊苑,詔賜安都令,伯陽為《謝 表》,世祖覽而奇之。太建初中,記室李爽、記室張正見、 左民郎賀徹、學士阮卓、黃門郎蕭詮、三公郎王由禮、 處士馬樞,記室祖孫登、比部賀循、長史劉刪等,為文 會之友。後有蔡凝、劉助、陳暄、孔範亦預焉,皆一時之 士也。遊宴賦詩,勒成卷軸,伯陽為其《集序》,盛傳于世。 及新安王為南徐州刺史,除鎮北新安王府中記室 參軍,兼南徐州別駕,帶東海郡丞。鄱陽王為江州刺 史,伯陽嘗奉使造焉。王率府僚與伯陽登匡嶺置宴, 酒酣,命筆,賦劇韻二十,伯陽與祖孫登前成,王賜以 奴婢雜物。及新安王還京,除臨海嗣王府限外諮議 參軍。十一年春,皇太子幸太學,詔新安王于辟雍發 《論語》題,仍命伯陽為《辟雍頌》,甚見嘉賞。除鎮右新安 王府諮議參軍。十三年,聞姊喪,發疾而卒,年六十六。
顧野王
按《陳書》本傳,「顧野王,字希馮,吳郡吳人也。祖子喬,梁 東中郎武陵王府參軍事。父烜,信威臨賀王記室兼 本郡五官。掾以儒術知名。野王幼好學,七歲讀《五經》, 略知大旨。九歲能屬文,嘗製《日賦》。領軍朱异見而奇 之。年十二,隨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記》二篇。長而遍觀 經史,精記默識,天文地理,蓍龜占候、蟲篆奇字,無所」 不通。梁大同四年,除太學博士,遷中領軍臨賀王府 記室參軍。宣城王為揚州刺史,野王及琅邪王褒並 為賓客,王甚愛其才。野王又善丹青,王于東府起齋, 乃令野王畫古賢,命王褒書贊,時人稱為「二絕。」及侯 景之亂,野王丁父憂歸本郡,乃召募鄉黨數百人,隨 義軍援京邑。野王體素清羸,裁長六尺。又居喪過毀, 殆不勝衣。及杖戈被甲,陳君臣之義,逆順之理,抗辭 作色,見者莫不壯之。京城陷,野王逃會稽,尋往東陽, 與劉歸義合軍,據城拒賊。侯景平,太尉王僧辯深嘉 之,使監海鹽縣。高祖作宰,為金威將軍、安東臨川王 府記室參軍,尋轉府諮議參軍。天嘉元年,敕補撰史 學士,尋加招遠將軍。光大元年,除鎮東鄱陽王諮議 參軍。太建二年,遷國子博士。後主在東宮,野王兼東 宮管記,本官如故。六年,除太子率更令,尋領大著作, 掌國史,知《梁史》事,兼東宮通事舍人。時官僚有濟陽 江總、吳國陸瓊、北地傅縡、吳興姚察,並以才學顯著, 論者推重焉。遷黃門侍郎,光祿卿,知五禮事,餘官並 如故。十三年,卒,時年六十三。詔贈祕書監。至德二年, 又贈右衛將軍。野王少以篤學至性知名,在物無過 辭失色,觀其容貌,似不能言。及其勵精力行,皆人所 莫及。第三弟充國,早卒,野王撫養孤幼,恩義甚厚。其 所撰著《玉篇》三十卷,《輿地志》三十卷,《符瑞圖》十卷,《顧 氏譜傳》十卷,《分野樞要》一卷,《續洞冥紀》一卷,「《元象表》 一卷」,並行于世。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國史紀傳》二 百卷」,未就而卒。有文集二十卷。
徐陵〈儉 儀份〉
按《陳書》本傳,「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祖超之,齊鬱 林太守,梁員外散騎常侍。父摛,梁戎昭將軍、太子左 衛率,贈侍中、太子詹事,諡貞子。母臧氏。嘗夢五色雲 化而為鳳,集左肩上,已而誕陵焉。時寶誌上人者,世 稱其有道。陵年數歲,家人攜以候之,寶誌手摩其頂 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惠雲法師每嗟陵早成就,謂」 之「顏回。」八歲能屬文,十二通《莊》《老》義。既長,博涉史籍, 縱橫有口辯。梁普通二年,晉安王為平西將軍、寧蠻 校尉,父摛為王諮議,王又引陵參寧蠻府軍事。大通 二年,王立為皇太子,東宮置學士,陵充其選。稍遷尚 書度支郎,出為上虞令。御史中丞劉孝儀與陵先有 隙,風聞,劾陵在縣贓汙,因坐免。久之,起為南平王府 行參軍,遷通直散騎侍郎。梁簡文在東宮,撰《長春殿 義記》,使陵為序,又令于少傅府述所製《莊子義》。尋遷 鎮西湘東王中記室參軍。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騎常 侍,使魏。魏人授館宴賓,是日甚熱,其主客魏收嘲陵 曰:「今日之熱,當由徐常侍來。」陵即答曰:「昔王肅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