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5 (1700-1725).djvu/15

此页尚未校对

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欽。既讒且妬,以逞 其心。是信是任,敗其以多。不始不慎,末如之何?習習 宰嚭,營營無極。梁丘寡智,王鮒淺識。伊戾息夫,異世 同力。江充、趙高,甘言似直。豎刁、上官,擅生羽翼。乃如 之人,僭爽其德。豈徒喪邦,又亦覆國。嗟爾中下,其親 其昵。不謂其非,不覺其失。好之有年,寵之有日。我思 古人,心焉若疾。凡百君子,宜其慎矣。覆車之鑒,近可 信矣。言既備矣,事既至矣。「反是不思,維塵及矣。」肅宗 即位,除尚書考功郎。奏諸秀孝中第者聽敘,自固始。 大軍征硤石,敕為僕射李平行臺七兵郎中。平奇固 勇敢,軍中大事,悉與謀之。又命固節度水軍。固設奇 計,先期乘賊,獲其外城。軍罷,太傅清河王懌舉固,除 步兵校尉,領汝南王悅郎中令,尋加寧遠將軍。時悅 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諫,并面陳往代 諸王賢愚之分,以感動悅,悅甚敬憚之。懌大悅,以為 舉得其人。熙平二年,除洛陽令,將軍如故。在縣甚有 威風。丁母憂,號慕毀病,杖而能起,練禫之後,猶酒肉 不進。時固年踰五十,而喪過於哀,鄉黨親族,咸歎服 焉。神龜末,清河王懌領太尉,辟固從事中郎。屬懌被 害,元叉秉政,朝野震悚。懌諸子及門生吏僚莫不慮 禍,隱避不出。素為懌所厚者,彌不自安。固以常被辟 命,遂獨詣喪所,盡哀慟哭,良久乃還。僕射游肇聞而 歎曰:「雖欒布、王修,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及汝南王 悅為太尉,選舉多非其人,又輕肆撾撻。固以前為元 卿,雖離國猶上疏切諫,事在《悅傳》。悅辟固為從事中 郎,不就。正光二年,京兆王繼為司徒,高選官寮,辟固 從事中郎,加鎮遠將軍。府解,除前軍將軍,鎮遠如故。 又典科揚州勳賞。初硤石之役,固有先登之功,而朝 賞未及,至是與尚書令李崇訟勳更表。崇雖貴盛,固 據理不撓,談者稱焉。四年九月卒,時年五十七。贈輔 國將軍、太常少卿,諡曰文。固剛直雅正,不畏強禦,居 官清潔,家無餘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 故為其棺斂焉。初,固著《終制》一篇,務從儉約,臨終又 敕諸子一遵先制。固有三子:長休之,武定末,黃門郎。 休之弟詮之,字子衡,少著才名,辟司徒行參軍,早為 門生所害,時人悼惜之。

賈思伯思同

按《魏書》本傳:「思伯字士休,齊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壽, 高祖時中書侍郎,有學行見稱於時。思伯釋褐奉朝 請、太子步兵校尉、中書舍人,轉中書侍郎,頗為高祖 所知,常從征伐。及世宗即位,以侍從之勤,轉輔國將 軍。任城王澄之圍鍾離也,以思伯持節為其軍司。及 澄失利,思伯為後殿。澄以思伯儒者,謂之必死。及至」, 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謂虛談,今於軍司見之矣。」思 伯託以失道,不伐其功,時論稱其長者。後為河內太 守,不拜。尋除鴻臚少卿,以母憂免。服闋,徵為滎陽太 守,有政績,遷征虜將軍、南青州刺史。初,思伯與弟思 同師事北海陰鳳,授業無資酬之,鳳遂質其衣物。及 思伯之部,送縑百匹遺鳳,因具車馬迎之,鳳慚不往, 時人稱歎焉。尋以父憂免。後除征虜將軍、光祿少卿, 仍拜左將軍、兗州刺史。肅宗時,徵為給事黃門侍郎, 因請拜掃還鄉里,未拜,以風聞免。尋除右將軍、涼州 刺史。思伯以州邊遠,不樂外出,辭以男女未婚。靈太 后不許。舍人徐紇言之,得改授太尉長史。又除安東 將軍、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為業,不好法律,希言事。 俄轉衛尉卿。於時議建明堂,多有同異。思伯上議曰: 「按《周禮考工記》云:『夏后氏世室,殷重屋,周明堂,皆五 室』。鄭注云:『此三者,或舉宗廟,或舉王寢,或舉明堂,互 言之,以明其制同也』。若然,則殷、夏之世,已有明堂矣, 唐、虞以前,其事未聞。戴德《禮記》云:『明堂凡九室,十二 堂』。蔡」邕云:「明堂者,天子太廟。饗功、養老、教學、選士,皆 於其中。」九室十二堂。按戴德撰《記》,世所不行。且九室 十二堂,其於規制,恐難得厥衷。《周禮》:營國,左祖右社, 明堂在國之陽,則非天子太廟明矣。然則《禮記月令》 四堂及太室皆謂之廟者,當以天子暫配享五帝故 耳。又《王制》云:「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鄭注云:「東膠即辟 雍,在王宮之東。」又《詩·大雅》云:「雝雝在宮,肅肅在廟。」鄭 注云:「宮謂辟雍宮也,所以助王養老則尚和,助祭則 尚敬。」又不在明堂之驗矣。按《孟子》云:「齊宣王謂孟子 曰:『吾欲毀明堂』。」若明堂是廟,則不應有毀之問。且蔡 邕論明堂之制云:「堂方一百四十尺,象坤之策;屋圓 徑二百一十六尺,象乾之策。方六丈,徑九丈,象陽陰 九六之數。九室以象九州,屋高八十一尺,象黃鍾九 九之數;二十八柱以象宿;外廣二十四丈,以象氣。」按: 此皆以天地陰陽氣數為法,而室獨象九州,何也?若 立五室以象五行,豈不快也?如此蔡氏之論,非為《通 典》,九室之言,或未可從。竊尋《考工記》雖是補闕之書, 相承已久,諸儒注述,無言非者。方之後作,不亦優乎! 且《孝經、援神契》《五經要義》《舊禮圖》皆作五室,及徐、劉 之論,同考工者多矣。朝廷若獨絕今古,自為一代制 作者,則所願也。若猶祖述舊章,規摹前事,不應捨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