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5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同己子。弱冠舉秀才,不行。曾遊河內北山,便欲有隱 遁意。會彭城王勰辟為行臺參軍,苦相敦引。尋為侍 中李彪啟兼著作郎,修撰國史,稍遷國子博士,領尚 書儀曹郎中,轉中書侍郎、司農少卿、黃門郎,修國史, 遷國子祭酒,轉祕書監,兼七兵尚書,遷太常卿。孝莊 初,太尉元天穆北討葛榮,以琰之兼御史中尉,為北 道軍司。還除征東將軍,仍兼太常。出為衛將軍、荊州 刺史,頃之,兼尚書左僕射、三荊二郢大行臺,尋加散 騎常侍。琰之雖以儒素自業,而每語人言「吾家世將 種」,自云猶有關西風氣。及至州後,大好射獵,以示威 武。參朱兆入洛,南陽太守趙修延以琰之莊帝外戚, 誣琰之規奔蕭衍,襲州城,遂被囚執,修延仍自行州 事。城內人斬修延,還推琰之釐州任。出帝初,徵兼侍 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永熙二年薨。 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司徒公、雍州刺史,諡曰文簡。琰 之少機警,善談,經史百家,無所不覽,朝廷疑事,多所 訪質。每云:「崔博而不精,劉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學 兼二子。」謂崔光、劉芳也。論者許其博,未許其精,當時 物議,咸共宗之。又自誇文章,從姨兄常景笑而不許。 每休閑之際,恆閉門讀書,不交人事。嘗謂人曰:「吾所 以好讀書,不求身後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願,是 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豈為聲名勞七尺也?此乃天 性,非為力強。」前後再居史職,無所編緝。安豐王延明 博聞多識,每有疑滯,恆就琰之辨析,自以為不及也。 二子綱、惠,並從出帝入關。

山偉

按《魏書》本傳,「偉字仲才,河南洛陽人也。其先代人。祖 強,美容貌,身長八尺五寸,工騎射,彎弓五石。為奏事 中散,從顯祖獵方山,有兩狐起於御前,詔強射之,百 步內二狐俱獲。位內行長。父稚之,營陵令。偉隨父之 縣,遂師事縣人王惠,涉獵文史。稚之位金明太守。肅 宗初,元匡為御史中尉,以偉兼侍御史。入臺五日,便」 遇正會。偉司神武門,其妻從叔為羽林隊主,撾直長 於殿門,偉即劾奏,匡善之。俄然奏「正帖國子助教,遷 員外郎、廷尉評。」時天下無事,進仕路難,代遷之人,多 不霑預。及六鎮、隴西二方起逆,領軍元叉欲用代來 寒人為傳詔以慰悅之,而牧守子孫投狀求者百餘 人,又欲杜之,因奏立勳附隊,令各依「資出身」,自是北 人悉被收敘。偉遂奏記贊叉德美。叉素不識偉,訪侍 中安豐王延明、黃門郎元順,順等因是稱薦之。叉令 僕射元欽引偉兼尚書二千石郎。後正名士郎,修起 居注。僕射元順領選,表薦為諫議大夫,參朱榮之害 朝士。偉時守直,故免禍。及莊帝入宮,仍除偉給事黃 門侍郎。先是,偉與儀曹郎袁昇、屯田郎李延孝、外兵 郎李奐、三公郎王延業方駕而行。偉少居後,路逢一 尼,望之歎曰:「此輩緣業同日而死。」謂偉曰:「君方近天 子,當作好官。」而昇等四人皆於河陰遇害,果如其言。 俄領著作郎。前廢帝立,除安東將軍、祕書監,仍著作 初參。朱兆之入洛,官守奔散,國史典書高法顯密埋 史書,故不遺落。偉自以為功,訴求爵賞。偉挾附世隆, 遂封東河縣伯,而法顯止獲男爵。偉尋進侍中。孝靜 初,除衛大將軍、中書令,監起居。後以本官復領著作。 卒官。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幽州刺史, 諡曰文貞公。國史自鄧淵、崔琛、崔浩、高允、李彪、崔光 以還,諸人相繼撰錄。綦儁及偉等諂說上黨王天穆 及參朱世隆,以為「國書正應代人修緝,不宜委之餘 人。」是以儁、偉等更主大籍,守舊而已,初無述著。故自 崔鴻死後,迄終偉身,二十許載,時事蕩然,萬不記一, 後人執筆,無所憑據,史之遺闕,偉之由也。外示沉厚, 內實矯競。與綦儁少甚相得,晚以名位之間,遂若水 火。與宇文忠之之徒代人為黨,時賢畏惡之,而愛尚 文史,老而彌篤。偉弟少亡,偉撫寡訓孤,同居二十餘 載,恩義甚篤。不營產業,身亡之後,賣宅營葬,妻子不 免飄泊,士友歎愍之。

長子昂,襲爵。

祖瑩

按《魏書》本傳,「瑩字元珍,范陽遒人也。曾祖敏,仕慕容 垂為平原太守。太祖定中山,賜爵安固子,拜尚書左 丞,卒贈并州刺史。祖嶷,字元達,以從征平原功,進爵 為侯,位馮翊太守,贈幽州刺史。父季真,多識前言往 行,位中書侍郎,卒於安遠將軍、鉅鹿太守。瑩年八歲 能誦詩書。十二為中書學生。好學耽書,以晝繼夜,父」 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於灰中藏火,驅逐僮 僕。父母寢睡之後,燃火讀書,以衣被蔽塞窗戶,恐漏 光明,為家人所覺,由是聲譽甚盛,內外親屬,呼為「聖 小兒。」尤好屬文,中書監高允每歎曰:「此子才器,非諸 生所及,終當遠至。」時中書博士張天龍講《尚書》,選為 都講,生徒悉集。瑩夜讀書勞倦,不覺天曉。催講既切, 遂誤持同房生趙郡李孝怡曲禮卷上座博士嚴毅 不敢還取,乃置禮於前,誦《尚書》三篇,不遺一字。講罷, 孝怡異之,向博士說,舉學盡驚。後高祖聞之,召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