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6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五十九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四十七

  唐十一

  龐嚴       劉蕡

  周墀       楊巨源

  沈亞之      張祜

  薛逢       柳公權

  項斯       薛宜僚

  趙嘏       盧肇

  盧邈       黃頗

  杜牧       杜顗

  許渾       李濤

  李廓       莫宣卿休符

  陳陶       劉得仁

  曹唐       曹鄴

  裴休

文學典第五十九卷

文學名家列傳四十七

唐十一

龐嚴

按《舊唐書》本傳:「龐嚴者,壽春人,父景昭。嚴元和中登 進士第。長慶元年,應制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策入三等,冠制科之首。是月拜左拾遺。聰敏絕人,文 章峭麗,翰林學士元稹、李紳頗知之。明年二月,召入 翰林為學士,轉左補闕,再遷駕部郎中,知制誥。嚴與 右拾遺蔣防俱為稹、紳保薦,至諫官內職。四年,昭愍」 即位,李紳為宰相李逢吉所排,貶端州司馬。嚴坐累, 出為江州刺史。給事中于敖素與嚴善,制既下,敖封 還,時人凜然相顧曰:「于給事犯宰相怒而為知己,不 亦危乎!」及覆制出,乃知敖駮制書,貶嚴太輕。中外無 不嗤誚,以為口實。初,李紳謪官,朝官皆賀,唯右拾遺 吳思不賀。逢吉怒,改為殿中侍御史,充入蕃告哀使。 嚴復入為庫部郎中。太和五年,權知京兆尹。以強幹 不避權豪稱,然無君子之檢操,貪勢嗜利,因醉而卒。

劉蕡

按《唐書》本傳:「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客梁汴間。明 《春秋》,能言古興亡事,沈健於謀,浩然有捄世意。擢進 士第。元和後,權綱弛,遷神策中尉。王守澄負弒逆罪, 更二帝不能討,天下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恥, 將翦落支黨。方宦人握兵,橫制海內,號曰北司,凶醜 朋挺,外脅群臣,內掣侮天子,蕡常痛疾。太和二年,舉」 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帝引諸儒百餘人於廷,策曰: 「朕聞古先哲王之治也,元默無為,端拱司契,陶甿心 以居簡,凝日用於不宰,厚下以立本,推誠而建中,繇 是天人通,陰陽和,俗躋仁壽,物無疵癘,噫盛德之所 臻,敻乎其不可及已!三代令王,質文迭救,百氏滋熾, 風流濅微,自漢以降,足言蓋寡。朕顧」唯昧道,祇荷丕 構,奉若謨訓,不敢怠荒,任賢惕厲,宵衣旰食,詎追三 五之遐軌,庶紹祖宗之鴻緒,而心有未達,行有未孚, 由中及外,闕政斯廣。是以人不率化,氣或堙阨,災旱 竟歲,播植愆時。國廩罕蓄,乏九年之儲;吏道多端,微 三載之績。京師,諸夏之本也,將以觀治,而豪猾踰檢; 太學,明教之源也,期於變風,而生徒惰業。列郡在乎 頒條,而干禁或未絕;百工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息。 俗恬風靡,積訛成蠹。其擇官濟治也,聽人以言則枝 葉難辨,御下以法則恥格不形;其阜財發號也,生之 寡而食之眾,煩於令而鮮於治。思所以究此繆盭,致 之治平,茲心浩然,若涉淵水。故前詔有司,博延群彥, 佇啟「宿懵,冀臻時雍。子大夫皆識達古今,志在康濟, 造廷待問,副朕虛懷。必當箴治之闕,辨政之疵,明綱 條之致紊,稽富庶之所急。何施革於前弊?何澤惠於 下土?何修而治古可近?何道而和氣克充?」推之本源, 著於條對。至若夷吾輕重之權,孰輔於治?嚴尤底定 之策,孰葉於時?元凱之考課何先?叔子之「克平何務, 惟此龜鑑,擇乎《中庸》,斯在洽聞,朕將親覽。」蕡對曰:「臣 誠不佞,有正國致君之術,無位而不得行;有犯顏敢 諫之心,無路而不得達。懷憤鬱抑,思有時而發。常欲 與庶人議於道,商賈謗於市,得通上聽,一悟主心。雖 被祅言之罪,無所悔。況逢陛下詢求過闕,咨訪嘉謀, 制詔中外,舉直言極諫。臣」辱斯舉,專承大問,敢不悉 意以言。至於上所忌,時所禁,權幸所諱惡,有司所與 奪,臣愚不識。伏惟陛下少加優容,不使聖時有讜言 受戮者,天下之幸也。謹昧死以對。伏以《聖策》有「思古 先之治,念元默之化,將欲通天地以濟俗,和陰陽以 煦物」,見陛下慮道之深也。臣以為哲王之治,其則不 遠,惟致之「之道何如耳。」伏以聖策有祗荷丕構而不 敢荒寧,奉若謨訓而罔有怠忽,見陛下憂勞之至也。 若夫任賢惕厲,宵衣旰食,宜絀左右之纖佞,進股肱 之大臣。若夫追蹤三五,紹復祖宗,宜鑒前古之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