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7 (1700-1725).djvu/63

此页尚未校对

紓,太子中舍。

羅處約

按《宋史文苑傳》:「處約字思純,益州華陽人,唐酷吏希 奭之裔孫。伯祖袞,唐末為諫官。父濟,仕蜀為升朝官, 歸朝至太常丞。處約嘗作《黃老先六經論》曰:『先儒以 太史公論道德,先黃老而後六經,此其所以病也』。某 曰:『不然。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由也,混成而仙兩儀, 至虛而應萬物,不可致詰,況名之曰道。道既名矣,降』」 而為聖人者,為能知來藏往,與天地準,故黃、老、姬、孔 通稱焉。其體曰「道」,其用曰「神」,無適也,無莫也,一以貫 之。胡先而尊?孰後而愧?「六經者,《易》以明人之權,而本 之於道;《禮》以節民之情,趨於性也;《樂》以和民之心,全 天真也;《書》以敘九疇之祕,煥二帝之美;《春秋》以正君 臣而敦名教,《詩》以正風雅而存規戒。」是道與《六經》一 也。矧!仲尼祖述堯舜,而況於帝鴻氏乎?華胥之治,太 上之德,史傳詳矣。老聃,世謂方外之教,然而與《六經》 皆足以治國治身清淨,則得之矣。漢文之時,未遑學 校,竇后以之而治,曹參得之而相,幾至措刑。且仲尼 嘗問禮焉,俗儒或否其說。余曰:「《春秋》昭十七年,郯子 來朝,仲尼從而學焉,俾後之人敦好問之旨,矧老子 有道之士,周之史氏乎?」余謂《六經》之教,化而不已,則 臻於大同,大道之行,則蜡賓息歎。黃、老之與六經,孰 為先而孰為後乎?又何必繅藉玉帛然後為禮,筍簴 鏞鼓然後為樂乎?余謂太史公之志,斯見之矣。惡可 以道之跡、儒之末相戾而疾其說?病之者,可以觀微, 未可「以觀妙」,人多重之。登第為臨渙主簿,再遷大理 評事、知吳縣。王禹偁知長洲縣,日以詩什唱酬,蘇、杭 間多傳誦。後並召赴闕,上自定題以試之,以禹偁為 右拾遺,處約著作郎,皆直史館,賜緋魚。會下詔求讜 言,處約上奏曰:「伏睹今年春詔旨,責以諫官備員,未 嘗言事,雖九寺、三監之官,亦得盡其讜議。」陛下處恭 勞神,厲精求理,力行王道,坐致太平。心先天而不違, 德生民而未有,所以散元黃之協氣,為動植之休祥, 而猶不伐功成,屢求獻替,此真唐堯、虞舜之用心也。 臣累日以來,趨朝之暇,或於卿士之內,預聞時政之 言,皆曰「聖上以三司之中,邦計所屬,簿書既廣,綱條 實繁,將求盡善之規,冀協酌中之道。竊聞省上言,欲 置十二員判官,兼領其職,貴各司其局,允執厥中。」臣 以三司之制,非古也,蓋唐朝中葉之後,兵寇相仍,河 朔不王,軍旅未弭,以賦調筦榷之所出,故自尚書省 分三司以董之。然國用所須,朝廷急務,故僚吏之屬, 倚注尤深,或重其位以處之,優其祿以寵之。黽勉從 事者,姑務其因循,盡瘁事國者或生於睚眥。因循則 無補於國,睚眥則不協於時;或淺近之人用指瑕於 心計,深識之士以多可為身謀,蠹弊相沿,為日已久。 今若如十二員判官之說,亦從權救敝之一端也。然 而聖朝之政,臻乎治平,當求稽古之規,以為垂世之 法。臣嘗讀《說命》之書,以為事不師古,匪說攸聞。又《二 典》曰:「若稽古帝堯,若稽古帝舜。」皆謂順考古道而致 治平。以臣所見,莫若復尚書都省故事。其尚書丞、郎、 正郎、員外郎、主事、令史之屬,請依《六典》舊儀,以今三 司錢刀粟帛、筦榷支度之事,均在二十四司。如此,則 各有司存,可以責其集事。今則金部、倉部,安能知儲 廩帑藏之盈虛?司田、司川,孰能知屯役河渠之遠近? 有名無實,積久生常。況此卻復都省之事,下臣猶能 僉知其可,況陛下聰明濬哲乎?然議者以為不行已 久,難於改更。若斷自宸心,下於相府,都省之制,故典 存焉。上令下從,孰為不可?蓋人者可與習常,難與適 變;可與樂成,難與慮始。在《周易》有之:「天地革而四時 成。」此言能改命「而刱制及,小人樂成,則革面以順上 矣。況三司之名,興於近代,堆案盈几之籍,何嘗能省 覽之乎?復就三司之中更分置僚屬,則愈失其本原 矣。今三司勾院即尚書省,比部元為勾覆之司,周知 內外經費。陛下若欲復之,則制度盡在。迨及九寺、三 監,多為冗長之司,雖有其官,不舉其職。伏望陛下當 治平之日,建垂久之規,不煩更差使臣,別置公署。如 此,則名正而言順,言順而事成,省其冗員,則息其經 費。故《書》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伏望法天地簡易之化,建洪範大中之道,可以億萬 斯年,垂衣裳而端拱矣。」受詔荊湖路巡撫,欲以苛察 立名,所奏劾甚眾,官吏多被黜責。淳化三年卒,年三 十三。初,濟為開封府司錄,太宗尹京,頗嘉其強幹。太 平興國中,處約與兄賁同舉進士,上臨試,知賁濟之 子,遂置之高等。八年,處約復登第,賁後至員外郎。處 約形神豐碩,見者加重,雖有詞采而急於進用,時論 亦以此薄之。卒後,蘇易簡、王禹偁集其文凡十卷,題 曰《東觀集》。禹偁為序,易簡表上之,詔付史館。蜀士又 有嚴儲者,太平興國中進士,後直史館,使河北督軍 糧,陷於契丹。

郭忠恕

按《宋史文苑傳》:「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陽人。七歲能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