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首言:「陛下法之正,東宮心之慈。」帝以凱老猾,持兩 端,銜之。凱懼,託瘋疾告歸。帝遣人密詗之,以佯狂免。 久之以壽終。凱工詩,有盛名。性恢諧,自號海叟,背戴 烏巾,倒騎黑牛,游行九峰間,好事者至繪為圖。初,在 楊維楨座客,出所賦《白燕》詩,凱微笑,別作一篇以獻。 維楨大驚賞,遍示座客,人遂呼袁「白燕」云。
按《列朝詩集》:凱字景文,華亭人,自號海叟。父可潛,以 詩鳴淞中。凱少孤力學,少以《白燕詩》得名,人呼為袁 白燕。洪武間為御史,上慮囚畢,命凱送東宮覆審,東 宮遞減之。凱還報,上問:「朕與東宮孰是?」凱頓首曰:「陛 下法之正,東宮心之慈。」上不懌而罷,以為持兩端,心 銜之。凱惶懼,託癲疾辭歸,上使人詗之,佯狂得免。生 平負權譎,有才辨,雅善戲謔,卒以自免於難。歸田後, 每背戴方巾,倒騎烏犍,往來峰泖間,好事者圖以入 畫。楊鐵崖《改過齋記》曰:「至正九年,予游淞,邢臺張叔 溫攜數客來,見中一人昂然長,癯然,清言議,英發可 畏。問為誰,則曰:『袁景文氏也』。」王叔明《秋山讀書圖》題 云:「景文袁先生,以布衣拜御史,數月」謝政歸,讀書淞 水之陽九峰山中,翛然有出塵之趣,黃鶴山人王蒙 為寫其逸態云。《海叟集》四卷,叟手自編定。弘治中,陸 深子淵購得京師寫本,力為表揚,盛行於世。李獻吉 曰:「海叟師法子美,集中詩,《白燕》最下最傳諸高者顧 不傳。」何仲默曰:「我朝諸名家集多不稱鄙意,獨海叟 較長叟歌行法杜古」作不盡是。要其取法,必自漢魏 以來。程孟陽曰:「海叟詩氣骨高妙,天然去雕飾,天容 道貌,即之洽然。《古意》二十首,高古激越,雄視一代。七 言古詩,筆力豪宕,尟不如意。七言律詩,自宋元來學 杜,未有如叟之自然者。野逸元澹,疏蕩傲兀,往往得 老杜興會空同。諸公全不悟此七言絕句似乎率易, 似古《樂府》」,亦是老杜法脈。
按《金臺紀聞》:袁凱字景文,別號海叟,有《海叟集》行於 世。國初人之冠冕,吾鄉人仕為御史。太祖高皇帝嘗 欲戮一人,皇太子懇釋之,召凱問曰:「朕欲刑之,而東 宮欲釋之,孰是?」凱對曰:「陛下刑之者,法之正;東宮釋 之者心之慈。」太祖怒,以為凱持兩端,下之獄。凱下獄, 三日不食,太祖遣人勸之食,已而宥之。每臨朝見凱, 嘗曰:「是持兩端者。」凱一日趨朝,過金水橋,詭得風疾, 仆不起。太祖曰:「風疾當不仁。」命以木鑚鑚之,凱忍死 不為動。以為蹋茸不才,放歸田里。凱歸,以鐵索鎖項, 自毀形骸。太祖每念之,曰:「東海走卻大鰻鱺,何處尋 得?」遣使即其家起為本郡儒學教授,鄉飲為大賓,凱 瞠目孰視。使者唱《月兒高》一曲,使者復命,以為凱誠 風矣,遂置之。聞之都主事元敬穆。余少聞故老談,景 文既以疾歸,使家人以炒麪攪沙糖,從竹筒出之,狀 類豬犬,下潛布於籬根水涯,景文匍匐往取食之。太 祖使人覘知,以為食不潔矣,豈所謂自免於禍者耶? 按《南濠詩話》:「袁景文初甚貧,嘗館授一富家。景文性 疏放,師道頗不立,未」幾辭歸,其家別延陳文東壁。文 東懲景文故,待弟子甚嚴。一日景文來訪,文東適出, 因大書其案曰:「去年先生靡恃己,今年先生罔談彼。 若無幾個始制文,如何教得猶子比?」亦可謂善謔已。
高啟
按《明外史》本傳:「啟字季迪,長洲人。博學工詩。家北郭, 與王行比鄰。其後徐賁、高遜志、唐肅、宋克、余堯臣、張 羽、呂敏、陳則皆卜居與相近,號北郭十友。又以能詩, 號十才子。」張士誠據《吳名士響集》,「啟獨依外家,居吳 淞之青丘。饒介之、丁仲容素以詩自豪,見啟詩,驚異, 禮為上客。啟謝去,仍隱青丘,自號青丘子。洪武初,被」 薦,偕同縣謝徽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復 命教授諸王。三年秋,帝御闕樓,啟、徽俱入對。擢啟戶 部右侍郎,徽吏部郎中。啟自陳年少,不敢當重任,徽 亦固辭,乃見許。已,並賜白金放還。啟嘗賦詩有所諷 刺,帝嗛之,未發也。及歸,居青丘,授書自給。知府魏觀 為移其家入郡,旦夕延見甚歡。觀以改修府治獲譴, 帝見啟所作《上梁文》,因發怒,腰斬於市,年三十九。明 初,吳下多詩人,啟與楊基、張羽、徐賁稱「四傑」,以配唐 「王、楊、盧、駱」云。
按《列朝詩集》,季迪身長七尺,有文武才,無書不讀,而 尤邃於群史。其詩有《鳳臺》《吹臺》《江館》《青丘》《南樓》《槎軒》 《姑蘇雜詠》諸集,文曰「鳧藻」,詞曰《扣舷》,《鳳臺集》則洪武 初為史官時作也。詩凡二千餘篇,自選得《缶鳴集》十 二卷,九百餘首。季迪沒,無後,其妻周氏藏弆其遺稿, 授其姪立。永樂元年鏤版行世。景泰中,徐庸為理會, 梓為《大全集》。王子充曰:「季迪之詩,雋逸而清麗,如秋 空飛隼,盤旋百折,招之不肯下。又如碧水芙蕖,不假 雕飾,翛然塵外。」謝徽曰:「季迪之詩,緣情隨事,因物賦 形,橫從百出,開合變化。其體製雅醇,則冠裳委蛇,佩 玉而長裾也。其思致清遠,則秋空素鶴,迴翔欲下,而 輕雲霽月之連娟也。其文采縟麗,如」春花翹英,蜀錦 新濯。其才氣俊逸,如泰華秋隼之孤騫,昆侖八駿,追 風躡電而馳也。李東陽曰:「國初稱高、楊、張、徐、高,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