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102

此页尚未校对

祭酒。而深於詩律,穠厚停穩,其言藹如也。與先宮保 為縞紵之交,每偕顧公子懋賢及其徒李生元遇,踰 狼五山渡江過訪,相留判年,猶未忍去。謙益幼侍側, 見其長身聳肩,儀觀修整,與先宮保酌酒論文,陶陶 永夕。先宮保嘗指扇頭詩命謙益曰:「錢伯,淮海之詩 人也,汝其識之。」先生歿,無子,先宮保哭之,過時而悲, 去今五十餘年矣。戊子秋,金陵客舍閱《廣陵詩》,得先 生詩一卷。燈下展讀,涕淚漬紙,遂手錄而存之,庶幾 柳子厚、石表先友之意,亦以見吾先宮保之知詩,不 妄為許可也。

石沆

按《列朝詩集》,沆字瀣仲,如皋人。有《白雲居士集》二卷, 瀣仲歿後,萬曆庚戌歲,其友人殷之澤所定也。余采 詩於白下,從黃仲子得瀣仲詩,讀而異之,不知為何 許人。訪之金陵人,金陵人亦莫知瀣仲為何人也。其 為詩,陶冶性情,蕭閒疏放,雅以寒山擊壤自命,而吾 則以為古之香山、今之江門也。讀其詩,窺見其志意 糠秕世故,尋仙學佛,超然自遠,不可羈紲者也。自敘 其《江門》詩曰:「余素苦作詩,不能即就。或日一就者有 之,或月一就者有之。壬辰前孟春之月,《擬香山》詩,依 平葉為聲,一晝夜得近體三十絕句四,知其非儷花 鬥葉,以聲律為能事者也。大江南北,僅一衣帶,去瀣 仲不及三十年。其流風遺書,寥寥若」此,而余乃旦暮 遇之,如見優曇缽花,得未曾有,豈不快哉!明《廣陵詩》 載其詩數首,殊不足觀。瀣仲面目,幾為所掩。以此知 識真者之寡,而求子雲於後世,良未可幾也。余取瀣 仲詩冠於近代名士之首,鍾記室品陶徵士為隱逸 詩人之宗。余於近代,願以推瀣仲,與知者共定之。

趙邦佐

按《江西通志》:「邦佐,字勉吾,新建人。少穎異,經史過目 成誦。長補郡庠,益下帷攻苦,試輒高等,蜚聲藝圃,士 林爭相引重。屢遊場屋不遇,篤志不倦,且力行善事, 敦倫勸學,守謙好施,識者謂邦佐厚種,德必大顯。後 果以孫曰冕贈如其官。」

李鼎

按《江西通志》:「鼎字長卿,新建人。萬曆戊子,中順天鄉 試。天資瑰異,援毫風雨,馳驟咄嗟,數十萬言,當者辟 易。歲庚寅,西番擁眾入據陝西莽剌川,射殺副將李 奎,洮河大震。鼎方在長安,草安邊六策,籌事甚悉,相 國王錫爵見而奇之。適鄭洛以大司馬經略西邊,相 國遂令贊畫幕府。鼎於盛暑中,間關七塞,幾萬餘里」, 所過自督撫而下,莫不握手交歡。鼎益極論諸關塞 得失,靡有避忌。卒之佐鄭司馬功成者,鼎之力也。六 策外,鼎又著《海策》六篇,合前《安邊策》六篇,草疏上之, 天子嘉其忠藎。其論會議一事,略曰:「朝廷有大黜陟, 大舉動,則事下九卿、臺省雜議,然而上不煩宰相,下 不及部屬以下者,過也。夫上不煩宰相,則聽者之道 未弘;下不及部屬以下,則言者之路未廣。故人情不 得吐其胸中之蘊,而發憤於君父之前,則其衷不得 不激,而其辭不得不過。故不惟臺省之章奏盈庭,而 部屬以下之建白者接踵矣。請自今會議之先日,省 中諸公集議於省,而粗取成於都諫焉;臺中諸公集 議於臺,而粗取成於中丞焉;九列諸公,集議於其曹, 而粗取成於曹長焉。」明日,冠履畢集,部屬以下,有言 欲吐者,先白於其曹長,亦得置身班行,元老碩輔,儼 然專而臨之。觀其言,察其色,言者無留辭,聽者無隱 聰。然後申之以先代之舊章,揆之以當今之事勢,辨 難往復,不厭再三。執兩端以用中,無朝更而夕改。如 此而人人皆得竭慮盡忠以自效。詎,不亦熙朝之盛 事哉!鼎治《春秋》如服虔氏,治《詩》如鄭康成。所著有《經 詁》二卷。

王毓德

按《列朝詩集》,毓德字粹夫,候官人。父應山,字義宣,以 春秋為大師,教授武夷、烏石間。著《閩大記》,應史法,閩 中文獻歸焉。粹夫萬曆間老於布衣,里閈中稱長者。 見人有急難不平,不問識與不識,身為奔救。遊金陵, 主於友人林古度。其鄉有貴人招之,弗肯往,竟去。吟 詩最苦,詩成不喜示人,故傳者絕少。有子為高才生, 亦貧甚。

林兆珂

按《福建通志》:兆珂,字孟鳴,莆田人。萬曆甲戌進士。知 蒙城縣,改教授,歷陞國子監丞,晉刑部郎中,註《律例》 二十卷。出知廉州,補衡州,又補安慶。先是,兆珂大父 富總制兩廣,奏罷採珠,廉人德之,立祠歲祭。及兆珂 至,賦《採珠行》以誌祖德焉。性諒直,所至忤物,給假歸, 遂不復出。所著有《宙合》《多識》二編,又有《左傳檀弓》《考 工》《參同契》《楚詞》李、杜王維《詩述註》諸書。

陳翰臣

按《福建通志》:「翰臣,字子卿,莆田人。登應天舉人,有才 名。年三十九卒。著有《三秀集》《木鳶集〈》《北游稿》《石室雜 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