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放曠不羈,好酒任俠,善為南曲小令。晚歲以貢為新 安博士,罷歸,常衣絳衣,挾二鬟遊湖上,逢好友則令 小鬟進酒,促膝談謔,時時挾內人遍遊諸山。偶日暮 不得巾車,覓得一驢,與內人共跨入城。有《留青日札》, 在小說家

皇甫涍沖汸濂

按《明外史》本傳,「涍字子安,長洲人。父錄,弘治九年進 士,任重慶知府。生四子:沖、涍、汸、濂。沖汸同登嘉靖七 年鄉薦,明年,汸第進士。又三年,涍第進士。又十三年, 濂亦第進士,而沖尚為舉子,兄弟並好學工詩,稱皇 甫四傑。沖字子浚,善騎射,好談兵,遇南北內訌,譔《幾 策》《兵統》《枕戈雜言》三書,凡數十萬言。涍初授工部主」 事,改禮部。歷儀制員外郎,主客郎中。在儀制時,夏言 為尚書,連疏請建儲,皆涍起草,故言深知涍才。比簡 宮僚,遂用為春坊司直兼翰林檢討。言者論涍改官 有私,謫廣平通判,量移南京刑部主事。進員外郎,遷 浙江僉事。大計京官,以南曹事論罷,邑邑發病卒。涍 沈靜寡與,自負高峻,稍不當意,終日相對無一言。居 官砥廉隅,然頗操切,多忤物,故數被讒謗云。汸字子 循,七歲能詩,官工部主事,名動公卿,沾沾自喜。用是 貶秩為黃州推官,屢遷南京稽勳郎中,再貶開州同 知,量移處州府同知。擢雲南僉事,以計典論黜。汸和 易,近聲色,好俠游,不能通知戶外事,於兄弟中最老。 壽年八十乃卒。濂,字子約,初授工部主事。母喪除,起 故官,典惜薪廠。賈人偽增數罔利,濂杖而按其罪。其 女乃尚書文明妾,明召濂切責之,濂抗言曰:「公掌邦 政,縱姦人干紀,又欲奪郎官法守耶?」明為斂容,謝大 計。謫河南布政司理問,終興化同知。濂兄弟與黃魯 曾、省曾為中表,兄弟文藻亦相似。其後里人張鳳翼、 燕翼、獻翼,並負才名。吳人語曰:「前有四皇,後有三張。」 鳳翼、燕翼終舉人,而獻翼為太學生,名日益高,年老 矣,狂甚,為讎家所殺。

按《列朝詩集》,「沖,字子浚,長洲人,順慶太守錄之子也。 錄舉弘治癸丑進士,以博雅稱。子浚登嘉靖戊子鄉 薦,而三弟曰涍,字子安;汸,字子循;濂,字子約,皆舉進 士。子安先卒,子循、子約宦不達,而子浚猶上公車,蹭 蹬二十餘年而卒。庚戌下第,有《還山詩》一卷。壬子遊 虞山,有《紀遊詩》一卷,自為之序,詞致甚美,全集凡六」 十卷。子浚,博綜群籍,留心世務,為人甚口,好劇談,宿 學為折角莫能難。又好騎射,通挾丸、擊毬、音樂博奕 之戲,吳中文士與輕俠少年咸推為渠帥。武宗即位, 正法凌遲,撰《緒言》及《申法》。車駕南征,撰《己庚小志》;「大 同之變,撰《幾策》。」幼好談兵,憤北虜薄城下,撰《兵統》;海 寇突起,當事無策,撰《枕戈雜言》,凡數十萬言,今其全 集皆不傳於世。金陵張文寺曰:「四甫之才,子浚為冠, 亦闡幽之論也。」

按《列朝詩集》,「涍字子安,順慶之第二子也。嘉靖壬辰 進士,除工部虞衡主事,尋改主客,累遷主客郎中。自 虞衡至主客,凡歷四署,所在職辦在儀制。時貴溪為 宗伯,請《建儲表》凡十上,皆子安起草,貴溪用是當世 廟意,得超拜。會置東朝官屬,貴溪首推子安,遂補右 春坊司直兼翰林檢討。車駕幸承天,子安以禮曹扈」 從,會改官,不果行。忌者乘間論劾,左遷廣平府通判, 量移南刑部主事,進員外,陞浙江按察僉事。甫三月, 坐南計論黜,未及赴調,鬱鬱不樂,發病卒,年四十九。 子安自負高峻,與人居,非同調,或竟日不發言。居官 操切,既多忤物,又稍稍與時厓異,故宦屢躓不達。其 卒也,蔡子木為詩哭之云:「五字沉吟詩品絕,一官憔 悴世塗難。」每為人誦之,輒嗚咽流涕。子浚集其所作 為《少元集》,而子循序之曰:「方其家食含章,與中表黃 魯、曾省、曾洞庭、徐繗稱詩篤好少陵。」既而李何篇出, 病其蹊徑,專意建安。嘗曰:「詩可無用少陵也。」解巾登 仕,與蔡、王二行人廣搜六代之詩,披詠耽《說雅》。許昌 糓乃曰:「詩可無用近體也。」又與王文部、李司封、唐、陳 二編修劇談開元、天寶之盛而心醉焉,乃曰:「詩雖選 體,亦無使盡闕《唐風》。七言易弱,恐降格錢、劉也。」故其 詩特工五言,而七言今體薄不加想。魯曾之子河水 評其詩云:「司直含咀八代,苦心覃思,每製一篇,必經 百慮。既薄杜陵之史,心醉殷璠之鑒。」蓋《東覽》優於諸 集,而五言長於七言,斯定評也。余觀國初以來,中吳 文學,歷有源流。自黃勉之兄弟心折於北地,降志以 從之,而吳中始有北學。甫氏、黃氏,中表兄弟也。子安 雖天才駿發,而耳目濡染,不免浸淫時學。子循之《序》, 所謂「篤好少陵」者,非好少陵也;好北地,師承之少陵 也。已游於蔡、王,而軌躅始分;既游於唐、陳,而質的始 定,於是一意《唐風》,而盡棄黃氏之舊學矣。子循之所 謂「無用少陵」者,非薄少陵也;薄北地,剽擬之少陵也。 子安刻《迪功外集》,皆昌糓未遇空同之作,深非李子 守化之言,以為知之未盡,厥有旨哉!子循之《自序》,與 子安亦略相似。子安少折於李、何,子循長壓於王、李。 文章之道,不惟以時代上下,抑亦以聲勢盛衰,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