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63

此页尚未校对

當初入仕,思有用於世,與同官講求時務,以為「吾若 居諫垣,務求實用,不競末節,愛戀身家。然其要在讀 書,而後實忠實孝出矣。」會有忌其才高者阨之,使不 得大有所表見,僅以詩文為當時師法,豈非命歟?所 著《隱秀軒全集》《評閱左傳》《史記》《東坡文選》諸書行世。 卒,年五十二。

按《安陸府志》:「譚元春,字友夏,竟陵人。舉天啟丁卯鄉 試第一。父念湘早逝,有弟五人,皆嚴督之,後各成名。 事孀母魏孺人最孝。母年五十三,病失明,臥床榻間, 躬進茗粥,嘗藥餌,凡八年而母始卒。弱冠即與同邑 鍾退谷締交,文章性命,管、鮑不過也。閩蔡敬夫、蜀朱 無易官於楚,其知公雖因𨓆谷,而公之詩文行誼自」 足以致二公之知。戊午,督學葛屺瞻首拔公入秋闈 不售,棄諸生。辛酉,周鉉吉督楚學,強起公,復出應試, 以恩選貢於京。丁卯,太史李太虛典楚試,素知公;暗 中揣摩,必欲得公為省元。闈中手其卷,詫曰:「此必友 夏也。」已而果然,皆賀得人。公好遊,足跡遍東南,義篤 師友。鍾、蔡二公歿,思之終身不置。又喜揚人善,嘗過 武昌寒溪寺,讀舊令陳鏡清壁間詩,歎其古奧,亟刻 而傳之。隔寒河有譚叟訥庵袖詩請見,即為選其佳 者,亦序而傳之。所著詩有《嶽歸堂稿》,文有《鵠灣集》,遇 莊所選,有《詩歸東坡詩》,並行於世。崇禎丁丑會試,行 至長店,去京三十里。時夜半猶讀《左傳》,平明起,攝衣 一晌而逝,年五十二。先是鍾《𨓆谷》卒,亦年五十二。

謝肇淛

按《明外史鄭善夫傳》:「肇淛,字在杭,萬曆三十年進士, 官工部郎中。視河張秋,作《北河紀略》,具載河流原委 及歷代治河利病。終廣西右布政使。」

按《列朝詩集》,「肇淛,字在杭,長樂人。萬曆壬辰進士。除 湖州推官,量移東昌,遷南京刑、兵二部,轉工部郎中。 管河張秋作《北河記略》,詳載河流源委及歷代治河 利病,談河工者考焉。陞雲南參政,歷廣西按察使,至 右布政。」林若撫曰:「《在杭詩》以年進。《下菰集》,司理吳興 作也。坐論需次真州,有《鑾江集》,移東昌,有《居東集》,格」 調漸工,然其詩亦止於此。嘗有寄余詩云:「曾從紫氣 識龍文,忽見新詩過所聞。老去自漸牛馬走,書來猶 問鹿麋群。春城樹色連吳苑,夜雨鴻聲叫海雲。荔子 輕紅榕葉綠,相期同拜武夷君。」在《小草堂全集》中,晚 年所作,聲調宛然,不復進矣。余觀閩中詩,國初林子 羽、高廷禮以聲律圓穩為宗,厥後風氣沿襲,遂成閩 派。大抵詩必今體,今體必七言,磨礱娑盪,如出一手。 在杭近日閩派之眉目也。在杭故服膺王、李,已而醉 心於王百穀,風調諧合,不染叫囂之習,蓋得之百穀 者為多。在杭之後,降為蔡元履,變閩而之楚,變王、李 而之鍾、譚,風雅凌夷,閩派從此熸矣。

鄧原岳

按《明外史鄭善夫傳》:「原岳,字汝高,閩縣人。謝肇淛同 年進士,終湖廣副使。」

按《列朝詩集》,「原岳字汝高,閩縣人。萬曆壬辰進士,授 戶部主事。出為雲南提學,陞湖廣副使。長身玉立,人 皆憚其方峻。」久與處溫夷闓懌,所在以文采著稱。與 謝在杭並稱詩於閩,在杭推之,以為國初有十才子。 弘正有鄭善夫,而嘉、隆之後,則汝高為之冠。所著有 《西樓全集》十卷。

徐𤊹

按《明外史鄭善夫傳》:「𤊹字興公,閩縣人。兄熥,萬曆間 舉人。𤊹以布衣終。博聞多識,善草隸書,積書鼇峰書 舍至數萬卷。」

按《列朝詩集》,熥字惟和,𤊹字惟起,又字興公,閩縣人, 永寧令㭿之子也。兄弟皆擅才名。惟和舉萬曆戊子 鄉薦,十餘年不第。風流吐納,居然名士。其詩為張幼 子、王百穀所推許,有《幔亭集》,屠長卿序之。興公博學 工文,善草隸書。萬曆間,與曹能始狎主閩中詞盟,後 進皆稱興公詩派。嗜古學,家多藏書,著筆精《榕陰新 檢》等書,以博洽稱於時。崇禎己卯,偕其子訪余山中, 約以暇日互搜所藏書,討求放失,復尤遂初、葉與中 兩家書目之舊,能始聞之,欣然願與同事。遭時喪亂, 興公、能始俱謝世,而余頹然一老,無志於斯文矣。興 公之子延壽能讀父書。林茂之云:「劫灰之後,興公、鼇 峰藏書尚無恙也。」

李瑋

按《明外史》本傳:「瑋字偉卿,鄞人。所居城東村,世為農 舍。北有古松二株,可五百年物,虯龍偃蹇,蒼翠可掬。 瑋父曰:雙松居士,好積書,與城中名士交,日嘯詠此 二松下。至瑋,好學,能盡讀父所藏書,發為詩,輒有雋 語。父沒,始出游,直抵京師,踰年而返。時盛傳王、李七 子詩,競相倣傚。瑋嘆曰:『此繁聲也。今舉一世趨之,古』」 意日亡矣。既歸,杜門著書,期盡洗俗學,歸於《大雅》。前 後論著,積數十萬言。家有遺田,衣食纔給。樓居五楹, 臨傍水竹外為菊圃,每秋高花綻,輒標一幟,曰:「酒熟 花開,高懷者來。」一時故人遂俱駢集。瑋以夜色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