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華州王槐野同舉進士,才名相頡頏,而終身淪沒不 振,時共惜之。著有《驪山集》《老子斷註》《論語跋語》《驪下 詩說》《杜律意註》。

南軒

按《陝西通志》:「軒字暘谷,渭南人。嘉靖中進士。除刑部 主事,改吏部。時甲子詔簡諸曹較京闈試,軒甄拔皆 時雋。擢四川副使,領驛傳清軍,攝督學。穆宗踐祚,乞 終養歸。萬曆改元,起知壽州。尋擢四川僉事,遷山東 參議。吏憚其威,望風解綬去。後以老致仕。所著有《渭 上稿》《文獻志訂證》《通鑑前編》《續渭南志》《南氏族譜》,詩 文繩墨古人,字法章顏,好學不倦。歿之夕,猶賦《遠期 篇》以勖叔子師仲。」

戴鯨

按《寧波府志》:「鯨字時鳴,號南江,教諭檟第三子也。登 嘉靖癸未進士,授番禺令,治行稱最。歷虞衡主事,營 繕員外郎、刑部郎中,俱在南京,陞江西僉事。有考功 郎況維垣者,欲毀庠垣為廬舍,託李御史為之請。鯨 曰:『況君非孔子徒乎?不可』。維垣嗛之,以蜚語謫鄧州 倅,遷同知汀州府,陞湖廣僉事。丁內艱,服滿,補建寧」 備兵僉事,改本省左參議。丁外艱,遂不復出。卒年八 十七。鯨居家孝友,涖官勤慎,揚歷三十年,僅餘薄田 一頃。廉介正直,鄉人稱之。性好書史,日坐東白樓手 一編不置。郡志自成化之後,久不復續,為蒐采補葺, 成為一書,名曰《四明志》。徵楊知州茂清以其父碧川 公所輯詩文,授之于鯨,鯨為補訂而刊之,名曰《四明 雅集》,又嘗為《四明文獻》。

高士

按《寧波府志》:「士,字克學,號志齋,孝子謙之孫也。幼孤 好學,事伯兄如禮,弗為所愛。後伯兄為吏,以賄敗,罄 己產代償。由是家益貧,為學益力。常終日貰米,不得 彈琴詠歌,晏如也。郡別駕薛甲高其文行,延修郡乘, 謂鄭清之、余天錫附史彌遠而陷濟王竑實罪之。魁 程、徐身為大臣,歷仕兩朝,乃失節之士,三人皆不當」 立傳,其持議謹嚴類如此。書未成而罷,厥後張司馬 修志所載夏道昌、吳國才、王汝林諸傳,皆其手筆也。 為人端方嚴毅,見推鄉里。晚年學日益冨,兼精于醫, 謂醫之有《靈樞》,猶五經之有《易》,遂為之註。年七十餘 卒。所著有《志齋稿》《痘疹論》《靈樞經摘註》行於世。

高岱

按《列朝詩集》:岱字伯宗,鍾祥人。嘉靖庚戌進士,除刑 部主事,出為景府長史。伯宗初與李伯承結社長安, 進王元美于社中。及于鱗諸人鵲起,而伯宗左遷去, 遂不與七子之列。伯宗詩體略與伯承相似,而時多 矜厲之語,開七子之前。《茅于鱗詩刪》錄伯宗詩甚富, 蓋亦追其「畢路」、「藍縷」之勣。與伯宗自論其詩,以為近 《孟襄陽》,則相去遠矣。

許邦才

按《列朝詩集》:「邦才字殿卿,歷城人。嘉靖癸卯解元,官 永寧知州,遷德、周二府長史。隆慶初,相周藩。六年,周 王崇易序其詩曰《梁園集》。」魯藩觀熰曰:「殿卿與李于 鱗同調相唱和,氣格不逮。然于鱗詩多客氣,而殿卿 溫厚或過之。殿卿與于鱗相友善,著《海右倡和集》,因 于鱗以聞于當世。今之尊奉濟南者,視殿卿直附驥」 之蠅耳,而齊、魯間之論乃如此。于鱗與人書云:「殿卿 《海右集》屬某中尉為序,不佞嘗欲畀諸炎火。」元美亦 以為然。一時文士,護前樹黨,百年而後,海內人各有 心眼,于鱗亦無如之何也。

魏裳

按《蒲圻縣志》,裳字順甫,從仲父遊太學,則已讀《周禮》 《左氏》《國語》及唐李、杜名家言矣。居恆謂生當以三尺 素豪于古人間,安能伊吾學官語耶?十六試諸生高 等。是時廖太史鳴吾家居觴諸生,而太史雅自負,博 而辨,又貴倨也。所引說經史,連柱諸生口,獨裳避席, 奏對不窮。又所請益,時時出其表。太史自失曰:「何物 少年,乃爾足三冬耶?」諸生亦大喜,謂:「阿遊胡渠使五 鹿少府折角也。」蓋又十餘年而舉鄉試,又四年而成 進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請急歸,復守故官,始與王 元美及李于鱗輩遊,而好為古文詞。裳自以才不稱 諸子,益自刻苦。晝從曹中治司空城,旦小閴即開卷, 非夜分弗釋也。而會母李恭人疾,裳廢寢食,而侍者 月餘,搏顙籲天者無數,以是亦羸困,而李恭人竟不 起。裳痛哭不欲生,一夕亦絕旦而蘇。時同年李師孟、 吳明卿視之,裳張目謂曰:「得從先恭人地下,無恨,以 後事累二子。」二子曰:「咄嗟!不有翁在耶?」裳乃稍稍就 粥飲,杖而起。服除,當補官,三月餘不報。人或謂裳不 當有所造請耶?裳笑曰:「我一款段馬,不數步而僵且 歸矣,亦不知何門可造請。」久之,復補山西司。裳凡三 為其司主事,同舍郎皆後進据其上,而其于推案文 法無害,咸拱手矣。已,稍遷員外郎、郎中,最後為濟南 知府。時于鱗已棄官里居,一切謝客。裳三及門而不 見,以一蒼頭報謝。人或謂曰:「與若部民,胡倨也?」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