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2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詩》及《擬飲馬長城窟》,並存雅體,歸於典制。雖意在驕

淫,而詞無浮蕩,故當時綴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 所謂「能言」者,未必能行,蓋亦君子不以人廢言也。爰 自東帝歸秦,逮乎青蓋入洛,四隩咸𣳻,九州攸同,江、 漢英靈,燕趙奇俊,並該天網之中,俱為大國之寶。言 刈其楚,片善無遺;潤水圓流,不能十數。才之難也,不 其然乎?時之文人,見稱當世,則范陽盧思道、安平李 德林、河東薛道衡、趙郡李元操、鉅鹿魏澹、會稽虞世 基、河東柳晉、高陽許善心等,或鷹揚河朔,或獨步漢 南,俱騁龍光,並驅雲路,各有本傳,論而敘之。其潘徽、 萬壽之徒,或學優而不切,或才高而無貴,仕,其位可 得而卑,其名不可堙沒。今總之於此,為《文學傳》云。

《文學傳後論》
同前

史臣曰:魏文有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 節自立。」信矣。王胄、虞綽之輩,崔儦、孝逸之倫,或矜氣 負才,遺落世事;或學優命薄,調高位下,心鬱抑而孤 憤,志盤桓而不定,嘯傲當世,脫略公卿。是知跅弛見 遺,嫉邪忤物,不獨漢陽趙壹、平原禰衡而已。故多罹 咎悔,鮮克有終。然其學涉稽古,文詞辨麗,並鄧林之 一枝,崑山之片玉矣。有隋總一寰宇,得人為盛,秀異 之貢,不過十數。正元昆季,三人預焉。華萼相耀,亦為 難兄弟矣。

《上隋高祖革文華書》
隋·李諤

臣聞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變其視聽,防其嗜慾,塞 其邪放之心,導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為訓民之本; 《詩》《書》《禮》《易》,為道義之門。故能家復孝慈,人知禮讓,正 俗調風,莫大於此。其有上書獻賦,制誄鐫銘,皆以褒 德序賢,明勳證理,苟非懲勸,義不徒然。降及後代,風 教漸薄。魏之三祖,更尚文詞,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蟲 之小藝,下民從上,有同影響,爭騁文華,遂成風俗。江 左齊梁,其弊彌甚。貴賤賢愚,唯務吟詠,遂復遺理存 異,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 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世俗以此相 高,朝廷據茲取士,祿利之路既開,愛向之情愈篤。於 是閭里童昏,貴遊總丱,未窺六甲,先製五言。至如羲、 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說,不復關心,何曾入耳?以 傲誕為清虛,以緣情為勳業,指儒素為古拙,用詞賦 為君子,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 搆無用以為用也。捐本逐末,流遍天壤,遞相師祖,久 而逾扇。及皇隋受命,聖道聿興,屏黜輕浮,遏止華偽。 自非懷經抱質,志道依仁,不得引預縉紳,參廁纓冕。 開皇四年,普詔天下,「公私文翰,並宜實錄。」其年九月, 泗州刺史司馬幼之文表華艷,付所司治罪。自是公 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鑽仰墳索,棄絕華綺,擇先王 之令典,行大道於茲世。如聞外州遠縣,仍踵弊風,選 吏舉人,未遵典則。宗族稱孝,鄉里歸仁,學必典謨。交 不苟合,則擯落私門,不加收齒。其學不稽古,逐俗隨 時,作輕薄之篇章,結朋黨而求譽,則選充吏職,舉送 天朝。蓋由縣令刺史,未行風教,猶挾私情,不存公道。 臣既忝憲司,職當糾察,若聞風即劾,恐挂網者多。請 勒有司,普加搜訪,有如此者,具狀送臺。

《文苑傳序》
北史

《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然 則文之為用其大矣。哉!逖聽三古彌綸百代。若乃墳 索所紀靡得而云典謨已降遺風可述至於制禮作 樂騰實飛聲善乎!言之不文行之豈能遠也!是以曲 阜之多才多藝監二代以正其源闕里之性與天道 修六經以維其末用能窮神知化稱首於千古經邦 「緯俗,藏用於百代。」至哉斯固聖人之述作也。逮乎兩 周道喪,《七十》義乖。淹中、稷下,八儒三墨之異;漆園黍 谷,名法兵農之別。雖雅誥奧義,或未盡善。考其遺跡, 亦賢達之流乎。其離讒放逐之臣,塗窮後門之士,道 轗軻而未遇,志鬱抑而不申。憤激委約之中,飛文魏 闕之下。奮迅泥滓,自致青雲。振沈溺於一朝,流風聲 於千載者,往往而有矣。漢自孝武之後,雅尚斯文,揚 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馬、王、揚為之傑。東京之朝,茲道 逾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張、蔡為之雄。當塗受 命,尤好虫篆,金行勃興,無替前烈。曹、王、陳、阮負宏衍 之思,挺棟幹於鄧林;潘、陸、張、左擅侈麗之才,飾羽儀 於鳳穴。斯並高視當世,連衡孔門。雖時運推移,質文 屢變,譬猶六代並奏,易俗之用無爽;九流競逐,一致 之理同歸。歷選前英,於斯為盛。既而中州板蕩,戎狄 交侵,僭偽相屬,生靈塗炭,故文章黜焉。其能潛思於 戰爭之間,揮翰於鋒鏑之下,亦有時而間出矣。若乃 魯徵、杜廣、徐光、尹弼之儔,知名於二趙;宋該、封奕、朱 彤、梁讜之屬,見重於燕、秦。然皆迫於倉卒,牽於戰陣。 章奏符檄,則粲然可觀;體物緣情,則寂寥於世。非其 才有優劣,時運然也。至於朔方之地,蕞爾夷俗。胡義 周之頌國都,足稱宏麗;區區河右,而學者埒於中原; 劉延明之銘酒泉,可謂清典。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 信。」豈徒言哉!洎乎有魏,定鼎沙、朔,南包河、淮,西吞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