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3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喜世之學者比來稍稍追求古人之文章,述作體製,

往往已有所到也。耒不才,少時喜為文詞,與人遊,又 喜論文字。謂之「嗜好則可,以為能文,則世有人決不 在我足下。」與耒平居飲食笑語,忘去屑屑,而忽持大 軸細書,題官位姓名,如卑賤之見尊貴,此何為者?豈 妄以耒為知文,繆為恭敬,若請教者乎?欲持納而貪 於愛玩,勢不可得,捨雖怛然不以自寧,而既辱勤厚, 固不敢隱其所知於左右也。足下之文可謂奇矣,捐 去文字常體,力為瓌奇險怪,務欲使人讀之,如見數 千歲前科斗鳥跡,所記弦匏之歌,鍾鼎之文也。足下 之所嗜者如此,固無不善者。抑耒之所聞,所謂「能文」 者,豈謂其能奇哉?能文者,固不專以能奇為主也。夫 文何為而設也?知理者不能言。世之能言者多矣,而 文者獨傳。豈獨傳哉?因其能文也,而言益工,因其言 工也,而理益明,是以聖人貴之。自《六經》下至於諸子 百氏,騷人辯士論述,「大抵皆將以為寓理之具也。」是 故理解者,文不期工而工,理愧者,巧為粉澤而隙間 百出,此猶兩人持牒而訟。直者操筆,不待累累,讀之 如破竹,橫斜反覆,自中節目;曲者雖使假詞於子貢, 問字於揚雄,如列五味而不能調和,食之於口,無一 可愜,何況使人玩味之乎?故學文之端,急於明理。夫 不知為文者,無所復道,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 世未嘗有是也。夫決水於江淮河海也,水順道而行, 滔滔汨汨,日夜不止,衝砥柱,絕呂梁,放江河而納之 海。其舒之為淪漣,鼓之為波濤,激之為風飈,怒之為 雷霆,蛟龍魚黿,噴薄出沒,是水之奇變也,而水初豈 如此哉?順道而決之,因其所遇而變生焉。溝瀆東決 而西竭,下滿而上虛,日夜激之,欲見其奇,彼其所至 者,蛙蛭之玩耳。江淮河海之水,理達之文也,不求奇 而奇至矣。激溝瀆而求水之奇,此無見於理,而欲以 言語句讀為奇之文也。六經之文,莫奇於《易》,莫簡於 《春秋》。夫豈以奇與簡為務哉?勢自然耳。《傳》曰:「吉人之 辭寡。」彼豈惡繁而好寡哉?雖欲為繁,而不可得也。自 唐以來,至今文人好奇者不一,甚者或為缺句斷章, 使脈理不屬。又取古人訓詁希於見聞者,衣被而說 合之,或得其字,不得其句,或得其句,不知其章,反覆 咀嚼,卒亦無有。此最文之陋也。足下之文,雖不若此, 然其意靡靡,似主於奇矣。故預為足下陳之,願無以 僕之言質俚而不省也。

《贈蘇文忠公太師敕命》
宋·高宗

「朕承絕學於百聖之後,探微言於六籍之中,將興起 於斯文,爰緬懷於故老。雖儀刑之莫覿,尚簡策之可 求。揭為儒者之宗,用錫帝師之寵。」故禮部尚書、端明 殿學士、贈資政殿學士、諡文忠蘇軾,養其氣以剛大, 尊所聞而高明。博觀載籍之傳,幾海涵而地負;遠追 《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聲。知言自況於孟軻,論事肯 「卑於陸贄。方嘉祐全盛,嘗膺特起之招;至熙寧紛更, 乃陳長治之策。歎異人之間出,驚讒口之中傷。放浪 嶺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敓者, 嶢然之節;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經綸不究於生前,議 論常公於身後。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朕三 復遺編,久欽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時;君子 之道闇而彰,是以論世。倘九原之可作,庶千載以聞 風。惟而英爽之靈,服我袞衣之命。」可特贈太師,餘如 故。紹興三十二年二月 日。

《蘇軾贊并序》
孝宗

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之大節。立天下之大節, 非其氣足以高天下者,未之能焉。孔子曰:「臨大節而 不可奪,君子人歟?」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以直 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蓋存之於身謂之氣,見 之於事謂之節。節也,氣也,合而言之,道也。以是成義, 剛而無餒,故能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不然,則彫 「蟲篆刻,童子之事耳,烏足與論一代之文章哉?」故贈 太師、諡文忠蘇軾,「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 出其右。負其豪氣,志在行其所學,放浪嶺海,文不少 衰,力斡造化,元氣淋漓,窮理盡性,貫通天人,山川風 雲,草木花實,品彙萬狀,可喜可愕。有感於中,一寓之 於文,雄視百代,自作一家,渾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 朕萬幾餘暇,抽繹《詩》《書》,他人之文,或得或失,多所取 舍。至於軾所著,讀之終日,亹亹忘倦。常寘左右以為 矜式,信可謂一代文章之宗也。」歟乃作贊曰:「維古文 章,言必己出。綴詞緝句,文之蟊賊。手扶雲漢,斡造化 機。氣高天下,乃克為之。猗嗟若人,冠冕百代。忠言讜 論,不顧身害。凜凜大節,見於立朝。放浪嶺海,侶於漁 樵。歲晚歸來,其文益偉。波瀾老成,無所附麗。昭晰無 疑,優游有餘。跨唐越漢,自我師模。賈馬豪奇,韓柳雄 健。前哲典型,未足多羨。敬想高風,恨不同時。掩卷三 歎,播以聲詩。」乾道九年閏正月,《選德殿書》賜蘇嶠。

《蘇軾傳論》
宋·史

論曰:蘇軾自為童子時,士有傳石介《慶曆聖德詩》至 蜀中者,軾歷舉詩中所言韓、富、杜、范諸賢,以問其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