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3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吟詠自適,其詩蕭散閑淡,類其為人。有文集十卷。」 《宋子貞傳》:子貞性敏悟好學,工詞賦。弱冠領薦書,試 禮部,與族兄知柔同補太學生,俱有名于時,人以「大 小宋稱之。」

《王磐傳》:「磐年方冠,從麻九疇學于郾城,客居貧甚,日 作麋一器,畫為朝暮食。年二十六,擢至大四年經義 進士第,授歸德府錄事判官,不赴。自是大肆力于經 史百氏,文辭宏放,浩無涯涘。」

《李謙傳》:「謙幼有成人風,始就學,日記數千言,為賦有 聲,與徐世隆、孟祺、閻復齊名,而謙為首。為東平府教 授。翰林學士王磐以謙名聞,召為應奉翰林文字,一 時制誥多出其手。謙文章醇厚有古風,不尚浮巧,學 者宗之,號野齋先生。」

《郝天挺傳》:「天挺英爽剛直有志略,受業于遺山。元好 問以勳臣子,世祖召見,嘉其容止,有旨宜任以政,俾 執文字,備宿衛春宮。裕宗遇之甚厚,建省雲南,選官 屬,遂除參議雲南行尚書省事,尋陞參知政事。嘗修 《雲南實錄》五卷,又註唐人鼓吹集一十卷,行于世。」 《李孟傳》:「孟為文有奇氣,其論必主于理,其獻納謀議, 常自毀,其槁家無幾存。」

《劉敏中傳》:敏中幼卓異不凡,年十三,語其父景石曰: 「昔賢足于學而不求知,豐于功而不自衒,此後人所 弗逮也。」父奇之,鄉先生杜仁傑愛其文,亟稱之。為文 辭,理備辭明。有《中庵集》二十五卷。

《王結傳》:結生而聰穎,讀書數行俱下,終身不忘。嘗從 太史董朴受經,深于性命道德之蘊,故其措之事業, 見之文章,皆悉有所本。憲使王仁見之曰:「公輔器也。」 《趙世延傳》:世延歷事凡九朝,揚歷省臺五十餘年。負 經濟之資,而將之以忠義,守之以清介,飾之以文學, 凡軍國利病,生民休戚,知無不言,而于儒者名教尤 拳拳焉。為文章,波瀾浩瀚,一根于理。嘗較定律令,彙 次《風憲》宏綱行于世。

《張起巖傳》:先是至元乙酉三月乙亥,太史奏「文昌星 明,文運將興。」時世祖行幸上京,明日丙子,皇孫降生 于儒州,是夜起巖亦生。其後皇孫踐祚,是為仁宗,始 詔設科取士。及廷試,起巖遂為第一人,論者以為非 偶然也。起巖博學有文,善篆隸,有《華峰漫槁》《華峰類 槁》《金陵集》各若干卷,藏于家。

《許有壬傳》:「有壬善筆札,工辭章。歐陽元序其文,謂其 雄渾閎雋,湧如層瀾,迫而求之,則淵靚深實。」蓋深許 之也。所著有《至正集》若干卷。

《宋本傳》:「本字誠夫,大都人。自幼穎拔異群兒。既成童, 聚經史,窮日夜讀之,句探字索,必通貫乃已。嘗從父 禎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義理之學,本往質所 得,造詣日深。善為古文,辭必己出,峻潔刻厲,多微辭。 年四十始還燕。至治元年,策天下士于廷,本為第一 人,賜進士及第,授翰林修撰。」

《孛朮魯翀傳》:「翀狀貌魁梧,不妄言笑。其為學一本于 性命道德,而記問宏博,異言僻語,無不淹貫。文章簡 奧典雅,深合古法,用是天下學者仰為表儀。其居國 學者久,論者謂自許衡之後,能以師道自任者,惟耶 律有尚及翀而已。」有文集六十卷。

《呂思誠傳》:思誠氣宇疑定,素以勁拔聞,不為勢利所 屈。三為祭酒,一法許衡之舊,諸生從化,後多為名士。 嘗病古注疏太繁,魏了翁刪之太簡,將約其中以成 書,不果。有文集若干卷,《兩漢通紀》若干卷。

《陳祖仁傳》:「祖仁一目眇,貌寢,身短瘠,而語音清亮,議 論偉然,負氣剛正,似不可犯者。其學博而精,自天文、 地理、律曆、兵乘、術數百家之說,皆通其要。為文簡質, 而詩清麗,世多稱傳之。」

《貢師泰傳》:「師泰性倜儻,狀貌偉然,既以文字知名,而 于政事尤長,所至績效輒暴著,尤喜接引後進,士之 賢,不問識不識,即加推轂,以故士譽翕然咸歸之。有 詩文若干卷行于世。」

《成遵傳》:「遵字誼叔,南陽穰縣人也。幼敏悟,讀書日記 數千百言。年十五喪父,家貧勤苦不廢學問。二十能 文章。時郡中先輩無治進士業者,遵欲為以不合程 式為患。一日,憤然曰:『四書五經吾師也,文無逾于《史》 《漢》韓柳,區區科舉之作何難哉?會楊惠初登第,來尹 穰,遵乃書所作數十篇見之,惠撫卷大喜,語之曰:『以 此取科第如拾芥耳』』。」至順辛未,至京師,受《春秋》業于 夏鎮,遂入成均為國子生。時陳旅為助教,喜其文,數 以語奎章閣侍讀學士虞集,集亟欲見之,旅令以己 馬俾遵馳詣集,集方有目疾,見遵來,迫而視之曰:「適 觀生文,今見生貌,公輔器也。吾老矣,恐不及見生,當 自愛重也。」元統改元,中進士第,授將「仕郎、翰林國史 院編修官。明年預修《泰定明宗、文宗三朝實錄》。」 《吳師道傳》:「師道字正傳,婺州蘭溪人。自羇丱知學,即 善記覽,工詞章,才思湧溢,發為歌詩,清麗俊逸。弱冠, 因讀宋儒真德秀遺書,乃幡然有志於為己之學,刮 摩淬礪,日長月益。嘗以持敬致和之說質於同郡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