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3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左諭」德。帝北巡,士奇留輔太子,從容規勸,太子待之 甚恭。太子喜文辭,贊善王汝玉以詩法進。士奇曰:「殿 下聽治暇,當留意《六經》,否則兩漢詔令可觀。雕蟲小 技,不足效也。」太子稱善。士奇能推轂寒士,見一詩一 文善,輒薦達之,有初未識面者。次子導,字叔簡,少豪 放。後折節向學,博涉經史,能詩賦,談論娓娓,一時大 臣子能文者稱導。

《曹鼐傳》:「張益字士謙,江寧人,永樂十三年進士,由庶 吉士授中書舍人,改大理評事,又改修撰。博學強記, 詩文操筆立就,三楊雅重之。」

《王英傳》:仁宗即位,英進侍講學士,再進右春坊大學 士,乞歸省,賜鈔馳傳還。宣宗立,還朝。是時海內宴安, 天子雅意文章,每與諸學士談論文藝,賞花賦詩,禮 接最優渥。嘗謂英曰:「洪武中學士有宋濂、吳沉、宋善、 劉三吾,永樂初則解縉、胡廣,汝勉之,毋俾前人獨專 其美。」修《太宗實錄》成,遷詹事府少詹事,賜麒麟帶。 《丘濬傳》:「濬既官翰林,見聞益廣,尤熟國家典故。成化 中,秩滿,進侍講,與修《英宗實錄》,進侍講學士。《續宋元 綱目》成,擢學士,遷國子祭酒。經生作文尚險怪,濬主 南畿鄉試,分考、會試,皆痛抑之。及是尤諄切告誡,返 文體于正。」

《李東陽傳》:「東陽為文,典雅流麗,朝廷大著作多出其 手。工篆隸書,碑版篇翰,照耀四裔。獎成後進,推挽才 彥。學士大夫出其門者,率粲然有所成就。自明興以 來,宰臣以文章領袖縉紳者,楊士奇之後東陽而已。」 《劉健傳》:「東陽以詩文引後進,于是海內之士,皆抵掌 談文學。」

《王鏊傳》:鏊博學有識鑒,文章爾雅,議論明暢。晚著《性 善論》一篇,王守仁見之曰:「王公深造,世未能盡也。」少 善制舉義,後數典鄉試,程文冠一代。取士尚經術險 詭者,一切屏去。弘正間,文體為一變。

《楊廷和傳》:「廷和為人美風姿,性沈靜詳審,為文簡暢 有法,不好為聲律華藻之學,惟考究掌故、民瘼、邊事 及一切法家言,鬱然負公輔望。」

《楊一清傳》:「一清少而能文,貌寢而性警敏,詩文與書 效李東陽。」

《徐階傳》:「階性穎敏,讀書為古文辭,傾身事賢豪長者 王守仁,以講學傾東南。階與其門人歐陽德善,遂為 王氏學,有聲士大夫間。」

《嚴訥傳》:袁煒才思敏捷。帝中夜出片紙,命撰青詞,舉 筆立成。遇中外獻瑞,輒極詞頌美。帝畜一貓死,命儒 臣撰詞以醮煒詞有「化獅作龍」語,帝大悅。其詭詞媚 上多類此。

《翁萬達傳》:「萬達好談性命之學,與歐陽德、羅洪先、唐 順之、王畿、魏良政善通古今,操筆頃刻萬言。」

《夏言傳》:「言性警敏,善屬文,撰青詞及他文,最當帝意。」 《趙時春傳》:「時春讀書善強記,文章豪肆,與唐順之、王 慎中齊名。詩伉浪自喜類其為人。」

《于慎行傳》:「慎行學有原委,貫穿百家。」北人居詞館,以 慎行及臨胊馮琦文學為一時冠。

《蕭如薰傳》:「如薰為將持重,更歷七鎮,所在見稱。自戚 繼光好延文士,王世貞、汪道昆輩咸稱道之,幕下之 士,尊為詞宗宿老。繼光傾貲結納,取足軍府,久亦稍 厭之,而勢不能止。如薰亦能詩,士趨之若騖,賓座常 滿。」

《蔣德璟傳》:「德璟博聞強識,熟前代典章,及本朝掌故, 九邊阨塞,河漕屯牧,鹽筴水利,曆律刑法,莫不究其 利弊。文章敏捷,一日應二十餘誥敕,見者歎異。」 《黃道周傳》:「道周學貫古今,詩文敏捷,所至學者雲集, 講論不倦。所居銅山,在孤島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 臥其中,故學者稱為石齋先生。」精天文曆數、皇極諸 書,所著《易象正》《三易洞璣》,學者窮年不能通其說,而 道周用以推驗治亂。

《張可大傳》:「可大,應天人。弟可仕,字文峙,以字行。隱居 博學,嘗輯《明世布衣詩》一百卷。」

《吳應箕傳》:「應箕字次尾,貴池人。善今古文,意氣橫厲 一世。」

《陳子龍傳》:「子龍生有異才,工舉子業,兼治詩賦,為文 宗魏、晉。其駢體精妙,徐陵、庾信弗能過也。」

《夏允彝傳》:「允彝字彝仲,華亭人,弱冠舉于鄉,好古博 學,工屬文。是時東林方講學蘇州,高才生張溥、楊廷 樞等慕之,結文會,名曰復社。允彝與同邑陳子龍、何 剛、徐孚遠、王光承輩,亦結幾社相應和,名重海內。 子完淳,字存古,生有異稟,七歲能詩文,年十三擬庾 信作《大哀賦》,文采宏逸。允彝死後二歲,以子龍獄詞 連」及,亦逮下吏。談笑自如,作《樂府》數十闋,臨刑神色 不變。

《青溪暇筆》:太祖一日問劉基曰:「我朝文章,何人為首?」 基對「當以宋濂為第一。」又問其次,乃曰:「其次則臣不 敢多讓。」

《吾學編》:太祖嘗諭詹同曰:「古人文章,明道德,通世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