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5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目錄

 銘部彙考

  周禮夏官 冬官

  劉熙釋名釋典藝

 銘部總論

  禮記祭統

  揚子法言修身篇

  摰虞文章流別論

  劉勰文心雕龍銘箴

  王應麟辭學指南

  徐炬事物原始

  吳訥文章辯體

  徐師曾文體明辯

 銘部藝文

  銘論           漢蔡邕

  與鍾繇五熟釜書      魏文帝

  為并州長史張仁亶進九鼎銘表

              唐吳少微

  上嚴東川寄劍門銘啟    柳宗元

  答開元寺僧書        李翱

  司馬溫公布衾銘記    宋范祖禹

  跋景陽井銘        歐陽修

  題太公丹書後       黃庭堅

  與裘曾父          朱子

  答徐志伯          前人

  跋張敬夫為石子重作傳心閣銘 前人

  跋盛子謙座中銘      周必大

  御製二銘跋        劉克莊

  跋古器物銘       明何喬新

 銘部紀事

 銘部雜錄

文學典第一百五十六卷

銘部彙考

《周禮》

《夏官》

《司勳》:「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太常,祭於大烝,司勳詔 之。」

訂義鄭康成曰:「銘之言名也,生則書於王旌,以識其人與其功也。死則烝先王祭之詔,謂告其神以辭也。」劉迎曰:「先儒《釋典》庸器之序官,既以庸器為銘功之器,何至此遽改銘為名,而謂書其名於王旌邪?蓋考之諸經,凡言銘者四:湯之盤銘、衛孔悝之鼎銘、嘉量之銘、林鍾之銘,皆刻而鑄之於器者也。今言銘與書為於」一,則銘豈書者邪?而止曰「凡有功者銘。」銘之為器,有鼎、有鍾,有烝彝之屬,非太常大烝可指而名之也。

《冬官》

栗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 後準之,準之然後量之,量之以為」深尺,內方尺而 圜,其外,其實一鬴;其臀一寸,其實一豆;其耳三寸,其 實一升,重一鈞,其聲中黃鍾之宮,概而不稅。其銘曰: 「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 茲器維則。」

訂義鄭康成曰:「銘,刻之也。」鄭鍔曰:「古者作為銘文,皆所以詔後世,非苟眩文以為工。此銘量之人自謂作是銘文以銘此量,非苟為銘。」蓋深思精求,所以制作之道,知其為是量也,允信乎臻於至極,制作之用至矣盡矣,後世不可復加矣。

《劉熙釋名》

《釋典藝》

銘,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稱名也。

銘部總論

《禮記》

《祭統》

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 明著之後世者也。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惡 焉。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此孝子孝孫之心也,唯賢 者能之。《銘》者,論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勳勞、慶賞、 聲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 祖者也。顯揚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順也,明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