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5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為頌。」《文心雕龍》曰:「帝嚳之世,咸墨為頌,以歌《九韶》。商 周及魯皆有頌,所以游揚德業,褒讚成功。」隋杜正元 舉秀才,擬《聖主得賢臣頌》。唐開元十一年,進士試《黃 龍頌》;十五年,試《積翠宮甘露頌》。宋朝淳化三年,楊億 於學士院試舒州,進《甘露頌》,遂賜及第。則試頌尚矣。 《宋書》曰:「鮑照為《河清頌》,其序甚工。」頌詩有序,亦不可 略也。有終篇同韻者,如《元和聖德詩》;有四句換韻者, 如《平淮西碑》、箴、銘、贊倣此。

吳訥文章辯體

《頌》

《詩大序》曰:「詩有六義,六曰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 告神明者也。」嘗考《莊子·天運篇》稱:「黃帝張《咸池》之樂, 猋氏為頌」,斯葢寓言爾。故頌之名,實出於詩。若商之 《那》、周之《清廟》諸什,皆以告神,為頌體之正。至如《魯頌》 之《駉》《駜》等篇,則當時用以祝頌僖公,為頌之變。故胡 氏有曰:「後世文人獻頌,特效《魯頌》而已。」《文心雕龍》云: 「頌須鋪張揚厲,而以典雅豐縟為貴。敷寫似賦,而不 入華侈之區;敬慎如銘,而異乎規諫之域。諒哉!」

徐師曾文體明辯

《頌》

按:《詩》有六義,其六曰頌。頌者,容也,美盛德之形容,以 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若商之《那》、周之《清廟》諸什,皆 以告神,乃頌之正體也。至於《魯頌駉、駜》等篇,則用以 頌僖公,而頌之體變矣。後世所作,皆變體也。其詞或 用散文,或用韻語。又有《哀頌》,則任昉所稱漢張紘初 作《陶侯哀頌》者是已。劉勰云:「頌之為體,典雅清鑠,揄」 揚汪洋,敷寫似賦,而不入華侈之區;敬慎如銘,而異 乎規戒之域。詳味斯言,可以得作《頌》之法矣。

頌部藝文

《上四巡頌表》
漢·崔駰

臣聞「陽氣發而鶬鶊鳴,秋風厲而蟋蟀吟,氣之動也。 唐虞之世,樵夫牧豎,擊壤中節,感於和也。臣不知手 足之動聲音,敢獻《頌》云。」

《平吳頌序》
晉·張載

聞之前志,堯有丹水之陣,舜有三苖之誅,此聖帝明 王平暴靖亂,未有不用兵而制之也。夫太上成功,非 頌不顯;情動於中,非言不彰。獫狁既攘,出軍以興;淮 夷既平,江漢用作。斯故先典之明志,不刊之美事,烏 可闕歟?遂作頌云。

《上大法頌表》
梁·簡文帝

臣綱言:「臣聞至理隆而德音闡,成功臻而頌聲作。在 乎奚斯,考甫神雀嘉樹,或止事乎區中,慶昭乎一物。 猶且手舞足蹈,傳式方來;況迺道出百王,義高三代, 而可閣筆韜詞,詠歌不作者也?伏惟陛下天上天下, 玅覺之理獨圓;三千大千,無緣之慈普被。慧舟匪隔, 法力無垠,躬紆尊極,降宣至理,澤雨無偏,心田受潤。」 是以九圍共溺,並識歸涯,萬國均夢,一日俱曉。佛法 之勝事,國家之至美,稽之上古,未有斯盛,雅頌之作, 不可闕也。謹上《大法頌》一首,曹丕從征之賦,劉坦遊 侍之談,曾無連類,伏兼悚恧,不勝喜悅之誠。謹遣狀 詔鍾超寶,奉表獻頌以聞。

《上南郊頌表》
同前

雖周郊南甸,宗伯之官徒設;漢興北畤,夤恪之道未 隆;而體元含極,先後弗違,典盛望禋,理通孝敬,潔靜 之禮載光,禘郊之風斯洽。昔東平、琅琊,著藻炎德;臨 淄、中山,摛文魏美。

《答元圃園講頌令》
昭明太子蕭統

得書并所製《講頌》,首尾可觀,殊成佳作,辭典文豔,既 溫且雅,豈直斐然有意,可謂卓爾不群;覽以迴環,良 同愈疾。至於《雙因》《八辯》,彌有法席之致;銀草金雲,殊 得物色之美。吾在原之意,甚用欣懌。遲面乃悉,此不 盡言。統報。

《上拜南郊頌表》
唐·王勃

臣伏見總章元年十二月四日詔,既清東寇,將覲南 岳,甫資元勳,旋窺大典。伏惟皇帝陛下黼藻神器,銜 策睿圖,用天老之前機,戮防風之後至。為而不恃,懸 寶位於中宸;卑以自居,託靈符於上帝。禮凝蒼璧,瑞 溢元珪,紫旻降祜,黃祇葉矩。微臣學不照吉,才不曠 時,窺宇宙之神功,睹郊禋之盛節。時非苟邁,惟《雅》《頌》 而知歸;道不虛行,想謳歌而有志。豈與夫周傳考室, 裁稱棟宇之規;漢奏甘泉,未息嬉遊之諷。比興衰於 列代,較馳驟於同衢而已?謹憑天則,輒貢拜《南郊頌》 十章。文不足奇,意有遺美。臣誠惶誠恐,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