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5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三國魏略》:「黃初三年,黃龍見鄴西漳水中。王褒上頌, 賜黃金十斤。」

《晉書摯虞傳》:「虞除聞喜令,時天子留心正道。」又「吳寇 新平,天下乂安,上《太康頌》以美晉德。」

《潘尼傳》:「尼太康中舉秀才,為太常博士,歷高陸令,淮 南王允鎮東參軍。元康初,拜太子舍人,上《釋奠頌》。」 《劉伶傳》:「伶字伯倫,未嘗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頌》一篇。」 《石季龍傳》:「青州言,濟南平陵城北石獸,一夜中忽移 在城東南善石溝,上有狼狐千餘跡隨之,跡皆成路。 季龍大悅曰:獸者,朕也。自平陵城北而東南者,天意 將使朕平蕩江南之徵也。天命不可違,其敕諸州兵 明年悉集,朕當親董六軍,以副成路之祥。」群臣皆賀, 上《皇德頌》者一百七人。

《袁宏傳》:「宏見漢時傅毅作《顯宗頌》,辭甚典雅,乃作頌 九章,頌簡文之德,上之於孝武。」

《烈女傳》:劉臻妻陳氏,聰辯能屬文,嘗正旦獻《椒花頌》, 其詞曰:「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青陽散輝,澄景載煥。摽 美靈葩,爰採爰獻。聖容映之,永壽於萬。」

《前燕錄》:慕容儁觀兵近郊,見甘棠於道周,從者不識, 儁曰:「唏!此詩所謂『甘棠於道』。甘者,味之主也,木者,春 之行也,五德屬仁,五行主土,春以施生,味以養物,色 又赤者,言將有赫赫之慶於中土。吾謂國家之盛,此 其徵者也。傳曰:『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群司亦各書 其志,吾得覽焉。」於是內外臣僚並上《甘棠頌》。

《南史宋臨川王道規傳》:「鮑照字明遠,東海人。元嘉中, 河濟俱清,當時以為美瑞。照為《河清頌》,其敘甚工。」 《齊王摛傳》:「永明八年,天忽黃色照地,眾莫能解,司徒 法曹王融上《金天頌》。」

《南齊書王僧虔傳》:「僧虔第九子寂,字子元,性迅勤,好 文章,讀《范滂傳》,未嘗不歎挹。王融敗後,賓客多歸之。 建武初,欲獻《中興頌》,兄志謂之曰:『汝膏粱年少,何患 不達?不鎮之以靜,將恐貽譏』。寂乃止。」

《梁書鍾嶸傳》:「嶸遷中軍臨川王行參軍,衡陽王元簡 出守會稽,引為寧朔記室,專掌文翰。時居士何引築 室若邪山,山發洪水,漂拔樹石,此室獨存。元簡命嶸 作《瑞室頌》以旌表之,辭甚典麗。」

《長沙嗣王業傳》:「業子孝儼,字希莊,聰慧有文才,射策 甲科,除祕書郎、太子舍人。從幸華林園,於座獻《相風 烏》《華光殿》《景陽山》等頌,其文甚美,高祖深賞異之。」 《劉潛傳》:「潛弟孝威,初為安北晉安王法曹,轉主簿,以 母憂去職,服闋,除太子洗馬,累遷中舍人、庶子、率更 令,並掌管記。大同九年,白雀集東宮,孝威上頌,其辭 甚」美。

《陳書虞寄傳》:「寄起家梁宣城王國左常侍。大同中,嘗 驟雨,殿前往往有雜色寶珠,梁武觀之,甚有喜色,寄 因上《瑞雨頌》。帝謂寄兄荔曰:『此頌典裁清拔,卿家之 士龍也。將如何擢用』?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 申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

《顏晃傳》:「晃除宣毅府中錄事,兼記室參軍。永定二年, 高祖幸大莊嚴寺,其夜甘露降,晃獻《甘露頌》,詞義該 典,高祖甚奇之。」

《陸琛傳》:「琛字潔玉,宣毅臨川王長史丘公之子。少警 俊,事後母以孝聞。世祖為會稽太守,琛年十八上善 政頌,甚有詞采。由此知名。」

《徐伯陽傳》:「伯陽除臨海嗣王外諮議參軍。十一年春, 皇太子幸太學,詔新安於辟雍發《論語》題,仍命伯陽 為《辟雍頌》,甚見嘉賞。」

《張正見傳》:「正見字見賾,清河東武城人也。祖蓋之,魏 散騎常侍,勃海長樂二郡太守。父脩禮,魏散騎侍郎, 歸梁,仍拜本職,遷懷方太守。正見幼好學,有清才。梁 簡文在東宮,正見年十三,獻頌,簡文深贊賞之。」 《魏書高閭傳》:「閭字閻士,漁陽雍奴人。早孤,少好學,博 綜經史,文才儁偉,下筆成章。本名驢,司徒崔浩見而 奇之」,乃改為「閭」,而字焉。真君九年,徵拜中書博士。顯 祖傳位,閭上《至德頌》一篇。

《甄琛傳》:「琛子楷,字德方,粗有文學,頗習吏事。太平中, 上《高祖頌》十二篇,優詔報之。」

《董紹傳》:「紹除步兵校尉。肅宗初,紹上《御天馬頌》,帝賞 其辭,賜帛八十匹。」

《高允傳》:「允以昔歲同徵,零落將盡,感逝懷人,作《徵士 頌》。」蓋止於應命者,其有命而不至則闕焉。群賢之行, 舉其梗概矣。後允從顯祖北征,大捷而還,至武川鎮, 上《北伐頌》。

《程駿傳》:「駿拜祕書令,沙門法秀謀反伏誅。駿表曰:臣 聞《詩》之作也,葢以言志,邇之事父,遠之事君,關諸風 俗,靡不備焉。上可以頌美聖德,下可以申厚風化,言 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誡,此古人用詩之本意。臣以 垂沒之年,得逢盛明之運,雖復昏耄將及,尤慕廉頗 強飯之風。伏惟陛下太皇太后道合天地,明侔日月, 則天與唐風斯穆,順帝與周道通靈。是以狂妖懷逆, 無隱謀之地;冥靈潛剪,伏發覺之誅,用能七廟幽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