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6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魏書刁雍傳》:「雍性寬柔,好尚文典,手不釋書,明敏多 智,凡所為詩賦頌論并雜文百有」餘篇。又汎施愛士, 恬靜寡欲,篤信佛道,著《教誡》二十餘篇,以訓導子孫 焉。

《隋書賀若弼傳》:若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為金州 總管,宇文護忌而害之。臨刑呼弼謂之曰:「吾必欲平 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 不思。」因引錐刺弼舌出血,誡以慎口。

《舊唐書禮儀志》:貞元六年,有事於南郊,詔以皇太子 為亞獻,親王終獻。上問禮官:「亞獻、終獻合受誓誡否?」 柳冕曰:「準《開元禮》,獻官前七日于內受誓誡詞云:『各 揚其職,不供其事,國有常刑』。今以皇太子為亞獻,請 改其詞云:『各揚其職,肅奉常儀』。從之。」

戒部雜錄

《河東集》:子厚《三戒》:「臨江之麋,則序所稱依勢以于非 類也;黔之驢,則出技以怒強也;永某氏之鼠,則竊時 以肆暴也。此皆世人之常態耳,故特揭以為戒云。」蘇 軾曰:「予讀柳子厚三戒而愛之,又常悼世之人有妄 怒以招悔,欲蓋而彰者。遊吳得二事於水濱之人亦 似之,作河豚魚、烏賊魚二說,非有意乎?續子厚者也」, 亦聊以自警。

《老學菴筆記》:「鄭康成自為書,戒子益恩,其末曰:『若忽 忘不識,亦已焉哉』?此正孟子所謂『父子之間不責善 也。蓋不責善,非不示以善也,不責其必從耳。陶淵明 《命子詩》曰:『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用康成語也』。」

問對部總論

吳訥文章辯體

《問對》

問對體者,載昔人一時問答之辭,或設《客難》以著其 意者也。《文選》所錄宋玉之於楚王,相如之於蜀父老, 是所謂問對之辭。至若答客難、《解嘲》、賓戲等作,則皆 設辭以自慰者焉。洪氏景盧云:「東方朔《答客難》,自是 文中傑出。揚雄擬《解嘲》,尚有馳騁自得之妙。至於班 固之《賓戲》,張衡之《應問》,則屋下架屋,章摹句寫,讀之」 令人可厭。迨韓退之《進學解》出,則所謂「青出於藍」也。

徐師曾文體明辨

《問對》

按:問對者,文人假設之詞也。其名既殊,其實復異,故 名實皆問者,屈平《天問》、江淹《邃古篇》之類是也。名問 而實對者,柳宗元《晉問》之類是也。其它曰難、曰「諭」、曰 「答」、曰「應」,又有不同,皆問對之類也。古者,君臣朋友,口 相問對,其詞詳見於《左傳》、史、漢諸書。後人倣之,乃設 詞以見志,於是有問對之文,而反覆縱橫,可以舒憤 鬱而通意慮。若其詞雖有問對,而名實別體者,則各 從其類云。

問對部藝文詩詞

主上於奉天門賜坐焚香供茶午就賜齋問以宗門大意首以靈山付囑繼以迦葉感化為對

喜,賦詩以獻       明僧來復

蓬萊雲氣濕袈裟,奏對天門日未斜。膳部別分香積 飯,龍團親賜上方茶。謾論魔佛生同劫,最喜華夷共 一家。山野自慚無補報,散花琪樹讀《楞伽》。

《哨遍》問月
宋·方岳

「月亦老乎。勸爾一杯。聽說平生事,吾問汝,開闢自何 時。有乾坤,便應有爾年,幾許鴻荒,邈哉遐已。吾今斷 自唐虞起。繄帝曰放勳,甲辰踐祚,數至今宋嘉熙。凡 三千五百廿年餘。歎雨僽風僝幾盈虧。老兔奔馳,癡 蟆吞吐,定應衰矣, 噫月豈無悲。吾觀人壽幾期頤。 炯炯雙眸子,明清無過嬰兒。但纔到中年,昏然欲眊。 那堪老矣知何似。試以此推之,吾言有理,不能不自 疑耳。恐古時月與今時異,恨則恨今人不千歲。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