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7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曰:「申帶礪以丹書之誓,方休甲第之功臣;挂衣冠於 神虎之門,竟失戍營之校尉。」向起贈官詞曰:「馳至金 城郡,方思充國之忠;生入玉門關,竟負班超之望。」李 師顏贈官制曰:「青天上蜀道,久嚴分閫之權;黑水惟 梁州,愴失安邊之傑。」襄帥王宣贈官詞曰:「黃河如帶, 莫申劉氏之盟;漢水為池,空墮羊公之淚。」王瀹以太 常少卿朔祭太廟,忘設象尊,犧尊降官詞曰:「犧象不 設,己廢司彝之供;餼羊空存,殊乖告朔之禮。」潼川神 加封詞曰:「駕飛龍兮靈之斿,具嚴渙命;驅厲鬼兮山 之左,終相此邦。」青城山《蠶叢氏封侯詞》曰:「想青神侯 國之封,自今以始,雖白帝公孫之盛,於我何加。」陽山 龍母詞曰:「居然生子,乘雲氣以為龍;惟爾有神,時雨 暘而利物。」魏丞相《贈父詞》曰:「大名之後,必大非此其 身;和戎如樂之和,幸哉有子。」魏蓋以使虜定和議,旋 致大用,贈母詞曰:「藏盟府之國,功不殊魏絳;成外家 之宅,相重見陽元。」封妻姜氏詞曰:「筮仕於晉曰魏,方 開門戶之祥;取妻必齊之姜,孰盛閨闈之美。」虞丞相 贈父詞曰:「活千人有封,非其身者在其子;德百世必 祀,畸於人者侔於天。」周仁贈父詞曰:「有子能賢,高舉 而集吳地;受予顯服,會同而朝漢京。」用東方朔非有 先生傳「高舉遠引,來集吳地」,及《兩京賦》「春王三朝,會 同漢京」也。獎諭吳挺詔曰:「闑外制將軍,方有成於東 鄉;舟中皆敵國,應無慮於西河。」梁丞相醴泉使兼侍 讀制曰:「珍臺閒館,獨冠皋伊之倫魁;廣廈細旃,尚論 唐虞之盛際。」又答詔曰:「一言可以興邦,念為臣之不 易,三宿而後出晝,勉為王而留行。」《王丞相進玉牒加 恩制》曰:「載籍之傳五三壯,太祖太宗之立,極賢聖之 君六七耀,永昭永厚之詒。」謀批以旱得雨,請御殿,曰: 「念七月之間則旱,咎證已深,雖三日已往為霖,憂端 未貰,餘不勝書。」唯記從兄在泉幕,淮東使者,其友婿 也,發京狀薦之,為作謝啟曰:「襟袂相連,夙愧末親之 孤陋;雲泥懸望,分無通貴之哀憐。」皆用杜詩,其下句 人人知之。上句乃《贈李十五丈》云:「孤陋忝末親,等級 敢比肩。人生意氣合,相與襟袂連。」此事適著題,而與 前《送韋書記》詩句偶可整齊用之,故併紀於此,但以 傳示子孫甥姪而已,不足為外人道也。

《野客叢談》:余嘗用古人全句合為一聯,曰:「籠中剪羽, 仰看百鳥之翔;側畔沉舟,坐閱千帆之過。」自以為工。 近觀《漫錄》,謂任忠厚有投時相啟,正有此一聯,但改 「側」字為「岸」字耳。其暗合有如此者,但《漫錄》不言所以, 不知上句乃韓退之詩,下句乃劉夢得詩。韓曰「剪翎 送籠中,使看百鳥翔。」劉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 頭萬木春。

近時四六多以「爰立」對「具瞻」,作宰相事用。所謂爰立 者,訓於是乎立耳,不知所立者何事,而曰「即膺爰立 之除,式副具瞻之望。」除即立,瞻即望,頭上安頭,甚可 笑也。

《林下偶談》:「本朝四六,以歐公為第一,蘇、王次之。然歐 公本工時文,早年所為《四六》,見別集,皆排比而綺靡, 自為古文,後方一洗去,遂與初作迥然不同。他日見 二蘇四六,亦謂其不減古文,蓋四六與古文同一關 鍵也。然二蘇四六,尚議論有氣燄,而荊公則以辭趣 典雅為主,能兼之者歐公耳。木心於歐公《四六》,暗誦」 如流,而所作亦甚似之。顧其簡淡朴素,無一毫嫵媚 之態,行於自然,無用事用句之癖,尢世俗所難識也。 水心與篔窗論四六,篔窗云:「歐做得五六分,蘇四五 分,王三分。」水心笑曰:「歐更與饒一兩分可也。」水心見 篔窗四六數篇,如《代謝希孟上錢相》之類,深嘆賞之。 蓋理趣深而光燄長,以文人之華藻,立儒者之典刑, 合歐、蘇、王為一家者也。真西山嘗謂余「《四六》頗淡淨 而有味」,余謝不敢當。因言:「本得法於篔窗,然才短不 能到也。」

四六餘語,帝王之制,備載乎《書》,典謨訓誥誓命之文, 多以四字為句,惟鮮對偶。後之制誥,間以六字,而以 四字成聯者亦多。賦者古詩之流,今之則四六矣。詩 三百篇,其間長短之句,固無幾足以盡四字句之旨, 此四者殆四六之所從祖。徽廟以于闐玉增八寶為 九寶,其文云:「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 彊《士初寮草詔》曰:「太極函三,通太和於一氣;乾元用 九,增寶籙於萬年。」包括璽文,無一遺者。

東坡《手澤》云:「元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天欲明,數 吏持紙一幅,其上題云:『《請祭春牛文》。余取筆疾書云: 『三陽既至,庶草將興。爰出土牛,以戒農事。衣被丹青 之好,本出泥塗成毀須臾之間,誰為喜慍』。吏微笑曰: 『此兩句復當有怒者』。旁有一吏云:『不妨,此是』』」喚醒他。 盤洲《祭勾芒神文》曰:「天子命我,盡牧南海之民;農人 告予將有西疇之事,念銅虎謹班春之職,出土牛示 嗣歲之期。」此當是帥廣時所作,意雖與東坡不同,而 詞語瓌妙似之。 《玉牒》所記,非止本支,而凡一朝大政事,大號令,大更 革,拜罷皆在焉。仙原積慶,特其一條耳。前此進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