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7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決之蓍龜,卜己居世,何所宜有,冀問異策,以定嫌疑, 故曰《卜居》也。

《漁父章句》

《漁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間,憂愁 嘆吟,儀容變易,而漁父避世隱身,釣漁江濱,欣然自 樂。時遇屈原川澤之域,怪而問之,遂相應答。楚人思 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

《九辨章句》

《九辨》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辨者,變也。謂敶道德 以變說君也。九者,陽之數,道之綱紀也。故天有九星, 以正機衡;地有九州,以成萬邦;人有九竅,以通精明。 屈原懷忠貞之性,而被讒邪,傷君闇蔽,國將危亡,乃 援天地之數,列人形之要,而作九歌、《九章》之頌,以諷 諫懷王,明己所言與天地合度,可履而行也。宋玉者, 屈原弟子也。憫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辨》以述其 志。至於漢興,劉向、王褒之徒,咸悲其文,依而作詞,故 號為《楚詞》,亦承其《九辨》以立義焉。

《招魂章句》

《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 召。魂者,身之精也。宋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愁懣山 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故作《招魂》,欲以復其精神,延 其年壽。外陳四方之惡,內崇楚國之美,以諷諫懷王, 冀其覺悟而還之也。

《大招章句》

《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屈原 放流九年,憂思煩亂,精神越散,與形離別,恐命將終, 所行不遂,故憤然大招其魂,盛稱楚國之樂,崇懷、襄 之德,以比三王,能任用賢,公卿明察,能薦舉人,宜輔 佐之,以興至治,因以諷諫,達己之志也。

《惜誓章句》

《惜誓》者,不知誰所作也。或曰:「賈誼疑不能明也。」惜者, 哀也;誓者,信也,約也。言哀惜懷王與己信約而復背 之也。古者君臣將共為治,必以信誓相約,然後言乃 從,而身以親也。蓋刺懷王有始無終也。

《招隱士章句》

《招隱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 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歸 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 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 徒,閔傷屈原,又怪其文昇天乘雲,役使百神,似若仙 者,雖身沉沒,名德顯聞,與隱處山澤無異,故作《招隱 士》之賦以章其志也。

《七諫章句》

《七諫》者,東方朔之所作也。諫者,正也,謂陳法度以諫 正君也。古者人臣三諫不從,退而待放。屈原與楚同 姓,無相去之義,故加為七諫,慇懃之意,忠厚之節也。 或曰:「《七諫》者,法天子有爭臣七人也。東方朔追閔屈 原,故作此辭,以述其志,所以昭忠信,矯曲朝也。」

《哀時命章句》

《哀時命》者,嚴夫子之所作也。夫子名忌,與司馬相如 俱好辭賦,客遊於梁,梁孝王甚奇重之。忌哀屈原受 性忠貞,不遭明君而遇暗世,斐然作辭,歎而述之,故 曰「《哀時命》也。」

《九懷章句》

《九懷》者,諫議大夫王褒之所作也。懷者,思也。言屈原 雖見放逐,猶思念其君,憂國傾危而不能忘也。褒讀 屈原之文,嘉其溫雅,藻采敷衍,執握金玉,委之污瀆, 遭世溷濁,莫之能識,追而愍之,故作《九懷》以裨其詞。 史官錄第,遂列於篇。

《九歎章句》

《九歎》者,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劉向之所作也。向 以博古敏達,典校經書,辨章舊文,追思屈原忠信之 節,故作《九歎》。歎者,傷也,息也。言屈原放在山澤,猶傷 念君,歎息無已,所謂「讚賢以輔志,騁詞以曜德」者也。

《九思章句》

《九思》者,王逸之所作也。自屈原終沒之後,忠臣介士, 遊覽學者,讀《離騷》九章之文,莫不愴然,心為悲感,高 其節行,玅其麗雅。至劉向王褒之徒,咸嘉其義,作賦 騁詞,以讚其志,則皆列於譜錄。世世相傳。逸與屈原 同土共國,悼傷之情,與凡有異。竊慕向、褒之風,作頌 一篇,號曰《九思》,以裨其辭。未有解脫,故聊訓誼焉。

摰虞文章流別論

《賦》

賦者,敷陳之稱,古詩之流也。古之作詩者,發乎情,止 乎禮義。情之發,因辭以形之;禮義之指,須事以明之。 故有賦焉,所以假象盡辭,敷陳其志。前世為賦者,有 孫卿、屈原,尚頗有古詩之義,至宋玉則多淫浮之病 矣。《楚辭》之賦,賦之善者也。故揚子稱「賦莫深於《離騷》, 賈誼之作,則屈原儔也。」古詩之賦,以情義為主,以事 類為佐。今之賦以事形為本,以義正為助,情義為主, 則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為本,則言當而辭無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