扆最先就。帝覽之歎曰:「貞元時,陸贄、吳通元兄弟善 內廷文書,後無繼者,今朕得之。」
《大唐新語》:太宗謂監修國史房元齡曰:「比見前《後漢 史》載揚雄《甘泉羽獵》、司馬相如《子虛上林》、班固《兩都 賦》,此既文體浮華,無益勸戒,何暇書之史策?今有上 書論事,詞理可裨于政理者,朕或從或不從,皆須備 載。」
《朝野僉載》:蘇頲年五歲,裴談過其父,頲方在,乃試誦 庾信《枯樹賦》,將及終篇,避「談」字,因易其韻曰:「昔年移 樹,依依漢陰;今看搖落,凄凄江潯。樹猶如此,人何以 任?」談駭歎久之,知其他日必主文章也。
《龍城錄》:尹知章字文叔,絳州翼城人。少時性懵,夢一 赤衣人持巨鑿破其腹,若內草茹於心中,痛甚驚寤。 自後聰敏為流輩所尊。開元中,張說偕詣朝,上召見 延英,上問「曹植《幽思賦》何為遠取景物為句,意旨安 在?」知章對以:「植所謂賦作,不徒然,若倚高臺之曲嵎, 望且重也;處幽僻之閑深,位至卑也;望翔雲之悠悠, 嗟朝霽而夕陰。」以為物無止定之意,而上多改易也。 「顧秋華之零落」,歲將暮也;感歲暮而傷心,年將易也。 「觀躍魚於南沼,使智者居於明」,非得志也;「聆鳴鶴於 北林」,怨且和也;「搦素筆而慷慨」,守文而感也。「揚《大雅》 之哀吟」,憫其時也。「仰清風以歎息」,思濯煩也。「寄予思 於悲絃」,志在古也;信有心而在遠,措「者大也;重登高 以臨川,及上下也。何余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意 不盡也,此《幽思》所以賦也。」上敬異之,擢禮部侍郎、集 賢院正字。
《酉陽雜俎》:「李白前後三擬,詞選不如意悉焚之,唯《留 恨別賦》。」
范傳正中丞,舉進士,省試《風過竹賦》甚麗,為詞人所 諷。
《唐國史補》:「江左之亂,江陰尉鄒待徵妻薄氏為盜所 掠,密以其夫官告托於村媼,而後死之。李華為《哀節 婦賦》,行於當代。」
《幽閑鼓吹》:喬彝,京兆府解試時,有二試官。彝日午叩 門,試官令引入,則已醺醉。視題曰《幽蘭賦》,不肯作,曰: 「兩箇漢相對作此題,速改之為《渥洼馬賦》曰『校些子 奮筆,斯須而就』。」警句云:「四蹄曳練,翻瀚海之驚瀾;一 噴生風,下胡山之亂葉。」便欲首送。京尹曰:「喬彝崢嶸 甚,宜以解副薦之。」
《雲仙雜記》:「錢芸士好讀《離騷》,手不暇揭,忘去肉味,半 月如齋。」
《杜陽雜編》:德宗每臨朝,多令徵四方丘園才能學術 直言極諫之士。由是提筆貢藝者滿於闕下。上親自 考試,用絕請託之門。是時文學相高,公道大振,得路 者咸以推賢進善為意。上試制科於宣政殿,或有詞 理乖謬者,即濃筆抹之至尾。如輒稱旨者,必翹足朗 吟。翌日,則遍示宰臣學士曰:「此皆朕門生也。」是以公 卿大臣已下,無不服上藻鑒。宏詞獨孤受所司試放 《馴象賦》,及進其本,上自覽考之,稱歎者久,因吟其句 曰:「化之式孚,則必受乎來獻;物或違性,斯用感於至 仁。」上以受為知去就,故特書第三等。先是,代宗朝,文 單國累進馴象三十有二,上即位,悉令放於荊山之 南,而受不辱其受,獻不傷放棄,故賞其知去就焉。 因話錄晉公貞元中作《鑄劍戟為農器賦》,其首云:「皇 帝之嗣位三十載,寰海鏡清,方隅砥平。驅域中盡歸 力穡,示天下不復用兵。憲宗平蕩宿寇,數致太平。」正 當元和十三年,而晉公以文儒作相,竟立殊勳,為章 武佐命。觀其辭賦氣概,豈得無異日之事乎?
進士李為作《淚賦》及輕薄、暗小四賦。李賀作樂府,多 屬意花草、蜂蝶之間,二子竟不遠大。文字之作,可以 定相命之優劣矣。
《零陵總記》:「張登長於小賦,氣宏而密,間不容髮,有織 成隱起,往往慼金之狀。」
《北夢瑣言》:李程以《日五色賦》擢第,為河南尹。日試舉 人,有浩虛舟卷中行《日五色賦》,程大驚,慮掩其美,伸 覽之次,伏其才麗,至末韻「侵晚水以芒動,俯寒山而 秀發。程大咍曰:『李程賦且在瑞日,何為到夜秀發』。」由 是浩賦不能凌邁。
《摭言》:白樂天一舉及第詩曰:「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 人中最少年。」時年二十七,省試,性習相近遠,賦《玉川 記》《方流詩》。攜謁李逢吉,初不以為意,及覽賦頭曰:「噫 下自人,上達由君,成德以慎立,性由習分。」逢吉大奇 之。
貞元中,白樂天應宏詞試,《漢高祖斬白蛇賦》考落。蓋 賦有「知我者斬白帝,不知我者謂我斬白蛇」也。登科 之人,賦並無聞,白公之賦,傳於天下。
《玉泉子》:杜黃裳知貢舉,聞尹樞時名籍籍,乃微服訪 之,問場中名士,樞唯唯。黃裳乃具告曰:「某即今年主 司也,受命久矣,唯得一人,其他相煩指列。」樞聳然謝 曰:「既辱下問,敢有所隱。」即言子弟崔元略孤寒有材 藻,令狐楚數人,黃裳大喜。其年樞狀頭及第,試《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