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8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九十五卷目錄

 詩部藝文一

  詩譜序          漢鄭元

  謝靈運傳贊         宋書

  答湘東王和受試詩書   梁簡文帝

  答新渝侯和詩書       同前

  三日曲水詩序        同前

  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

            昭明太子蕭統

  報王筠書          沈約

  奉敕示七夕詩啟       任昉

  玉臺新詠集序       陳徐陵

  上採詩表        北魏張彝

  謝趙王示新詩啟     北周庾信

  聖製故司空魏徵挽歌詞表  唐褚亮

  上恩光曲歌詞啟      許敬宗

  為司徒趙國公謝皇太子寄詩箋 前人

  蘇氏織錦迴文記       武后

  夏日諸公見尋訪詩序     王勃

  入蜀紀行詩序        前人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啟    駱賓王

  和閨情詩啟         前人

  為朝集使絳州刺史孔禎等進大酺詩表

                李嶠

  上高長史述和詩啟      前人

  為陳御史進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

               陳子昂

  故刑部尚書中山李公詩法記  蘇頲

  進喜雪詩表         李邕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詩序    李白

  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  高適

  河嶽英靈集序        殷璠

  篋中集序          元結

  大唐中興間氣集序     高仲武

  左補闕安定皇甫公集序   獨孤及

  右諫議大夫韋君集序    權德輿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     前人

  為李大夫謝御製詩表     常袞

  華陽屬和集序        于邵

  吳興晝公集序        于頔

文學典第一百九十五卷

詩部藝文一

《詩譜序》
漢·鄭元

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大庭軒轅,逮於高辛,其 時有亡,載籍亦蔑云焉。《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 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昉於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 棄,靡有孑遺。邇及商王,不風不雅。何者?論功頌德,所 以將順其美;刺過譏失,所以匡救其惡。各於其黨,則 為法者彰顯,為戒者著明。周自后稷,播種百穀,𥟖民 「阻饑,茲時乃粒」,自傳於此名也。陶唐之末,中葉公劉 亦世修其業,以明民共財。至於太王、王季,克堪顧天 文武之德,光熙前緒,以集大命於厥身,遂為天下父 母,使民有政有居。其時《詩》《風》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鳴》 《文王》之屬。及成王、周公致太平,制禮作樂,而有頌聲 興焉,盛之至也。本之由此《風》《雅》而來,故皆錄之,謂之 《詩》之正經。後王稍更凌遲,懿王始受譖烹,齊哀公夷 身,失禮之後,𨚍不尊賢。自是而下,厲也、幽也,政教尤 衰,周室大壞。十月之交,民勞板蕩,勃爾俱作,眾國紛 然,刺怨相尋。五霸之末,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善者誰 賞,惡者誰罰?紀綱絕矣。故孔子錄懿王、夷王時詩,訖 於陳靈公淫亂之事,謂之《變風》《變雅》,以為勤民恤功, 昭事上帝,則受頌聲,弘福如彼,若違而弗用,則被劫 殺,大禍如此。吉凶之所繇,憂娛之萌漸,昭昭在斯,足 作後王之鑒,於是止矣。夷、厲以上,歲數不明,太史年 表自共和始,歷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譜。 欲知源流清濁之所處,則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風 化芳臭氣澤之所及,則傍行而觀之,此《詩》之大綱也。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於力則鮮,於思 則寡,其諸君子亦有樂於是與!

《謝靈運傳贊》
宋·書

史臣曰:「民稟天地之靈,含五常之德,剛柔迭用,喜慍 分情。夫志動於中,則歌詠外發,六義所因,四始攸繫, 升降謳謠,紛披風什。雖虞夏以前,遺文不睹,稟氣懷 靈,理無或異。然則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周室既 衰,風流彌著,屈平、宋玉,導清源於前,賈誼、相如,振芳 塵於後,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自茲以降,情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