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8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九十七卷目錄

 詩部藝文三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與劉蘇州書         前人

  和答詩序          前人

  序洛詩           前人

  因繼集重序         前人

  吳郡詩石記         前人

  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     前人

  白居易傳贊         唐書

  澈上人集序        劉禹錫

  董氏武陵集序        前人

  謝西川白相寄賜新詩書    薛逢

  裴氏海昏集序        呂溫

  聯句詩序          前人

  緱山道中五詠詩序      穆員

  獻詩啟           杜牧

  李賀集序          前人

  獻相國京兆公啟      李商隱

  謝河東公和詩啟       前人

  獻侍郎鉅鹿公啟       前人

  移顏魯公詩記        鄭薰

  與李山論詩書       司空圖

  與王駕評詩書        前人

  松陵集序         皮日休

  本事詩序          孟啟

  唐詩類選序         顧陶

  唐詩類選後序        前人

  唐風集序          顧雲

  題致仕武賓客嵩山舊隱詩序  前人

  堂陽亭子詩序        劉詠

  禪月集序          吳融

  周朴詩集序         林嵩

  又元集序          韋莊

文學典第一百九十七卷

詩部藝文三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某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於今,凡 枉贈答詩近百篇,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於卷首, 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序為文因緣與年月 之遠近也。僕既愛足下詩,又喻足下此意,常欲承答 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 足下前。累歲已來,牽故少暇,間有容隙,或欲為之,又」 自思所陳亦無出足下之見,臨紙復罷者數四,率不 能成就其志,以至於今。今俟罪潯陽,除盥櫛食寢外 無餘事,因覽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舊文二十六軸, 開卷得意,忽如會面。心所蓄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 不知相去萬里也。既而憤悱之氣,思有所洩,遂追就 前志,勉為此書,足下幸試為僕留意一省。夫文尚矣, 「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 之文,六經首之。」就《六經》言,《詩》又首之。何者?聖人感人 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 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上自聖賢, 下至愚騃,微及豚魚,幽及鬼神,群分而氣同,形異而 情一。未有聲入而不應,情交而不感者。聖人知其然, 因其言經之以六義,緣其聲緯之以五音。音有韻,義 有類,韻協則言順,言順則聲易入,類舉則情見,情見 則感易交。於是孕大含深,貫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氣 泰,憂樂合而百志熙,二帝三王所以直道而行,垂拱 而理者,揭此以為大柄,決此以為大寶也。故聞「《元首 明》,《股肱良》」之歌,則知虞道昌矣;聞《五子洛汭》之歌,則 知夏政荒矣。言者無罪,聞者作戒,言者聞者,莫不兩 盡其心焉。洎周衰秦興,採詩官廢,上不以詩補察時 政,下不以歌洩導人情,乃至於諂成之風動,救失之 道缺,於時六義始刓矣。《國風》變為騷詞,五言始於蘇 李,蘇李騷人皆不遇者,各繫其志,發而為文。故《河梁》 之句,止於傷別,《澤畔》之吟,歸於怨思。徬徨抑鬱,不暇 及他耳。然去詩未遠,梗概尚存,故興離別,則引雙鳧 一鴈為喻;諷君子小人,則引香草惡鳥為比。雖義類 不具,猶得風人之什二三焉。於時六義始缺矣。晉、宋 已還,得者蓋寡。以康樂之奧博,多溺於山水;以淵明 之高古,偏放於田園;江、鮑之流,又狹於此。如梁鴻「五 噫」之例者,百無一二,於時六義寖微矣。陵夷至於梁、 陳間,率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噫!風雪花草之物, 《三百篇》中豈捨之乎?顧所用何如耳。設如「北風其涼」, 假風以剌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 之華」,感華以諷兄弟也;「采采芣苢」,美草以樂有子也。 皆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則「餘霞 散成綺,澄江淨如練」、「離花先委露,別葉乍辭風」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