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9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塵埃。一瓶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秦苑幽棲 多勝景,巴歈陳貢愧非才。自慚林藪龍鍾者,亦得親 登郭隗臺。」建遇之甚厚。建二年春,令誦近詩,時貴戚 皆坐休,欲諷之,乃稱《公子行》云:「錦衣鮮華手擎鶻,閒 行氣貌多輕忽,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建稱善,貴倖皆怨之。休與齊己齊名,有《西岳集》十卷, 吳融為之序。卒死於蜀。

珍珠船。僧貫休入蜀,上王建詩曰:「一瓶一缽垂垂老, 千水千山得得來。」建大悅,賜號,因名為得得和尚。 《全唐詩話》:王衍五年,宴飲無度,衍自唱韓琮《柳枝詞》 曰:「梁苑隋隄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何如思想千 年事,惟見楊花入漢宮。」內侍宋光溥詠胡曾詩曰:「吳 王恃霸棄雄才,貪向姑蘇醉綠醅。不覺錢塘江上月, 一宵西送越兵來。」衍怒罷宴,曾有《詠史詩》百篇行于 世。

《宋史西蜀世家》:「歐陽迴蜀廣政二十四年,拜門下侍 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監修國史。嘗擬白居易《諷諫 詩》五十篇以獻,昶手詔嘉美,賚以銀器錦綵。」

《後村詩話》:李烈祖為徐溫養子,年九歲,詠燈詩云:「主 人若也來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徐不復常兒待之。 《江表志》:嚴球為相,是時王慎辭奉使北朝,球在病請 告,烈祖授以論答,凡數百事,皆中機務。然嚴球未見, 更就宅訪之,球覽畢,尤稱所美,請更添事。北朝問:「黑 雲長劍多少來」,時及五十指揮皆在都下,柴再用不 曾赴鎮,烈祖首問「黑雲長劍」,並柴再用所云慎辭依 前致對。梁太祖銳意南征,即時罷兵。球夜宿金山,嘗 有詩云:「淮船分螘點,江市聚蠅聲。」烈祖性多嚴忌,宋 齊丘因而興譖,以竹籠盛之,沉於江口。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上詔「太弟以下登樓展宴,咸命 賦詩。令中使就私第賜李建勳。建勳方會中書舍人 徐鉉、勤政殿學士張義方於溪亭」,即時和進。元宗乃 召建勳、鉉、義方同入,夜艾方散。侍臣皆有興詠,徐鉉 為前後序,大弟合為一圖,集名公圖繪,曲盡一時之 妙。

《南唐近事》:韓熙載,北人,仕江南,致位通顯。不防閑婢 妾,有北齊徐之才風。侍兒往往私客,客賦詩有云:「最 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之句,熙載亦不介 意。

《全唐詩話》:潤州金山寺,張祜、孫魴留詩為第一篇。山 居大江中,迥然孤秀,詩意難盡。羅隱云:「老僧齋罷關 門睡,不管波濤四面生。」孫生句云:「結宇孤峰上,安禪 巨浪間。」又曰:「萬古波心寺,金山名日新。天多剩得月, 地少不生塵。過櫓妨僧定,驚濤濺佛身。誰言張處士, 題後更無人。」魴《夜坐》句云:「劃多灰漸冷,坐久席成痕。」 沈彬曰:「此田舍翁《火爐頭》之作爾。」魴,南昌人。唐末鄭 谷避亂歸宜春,魴往依之,頗為誘掖,後有能詩聲,終 于南唐。魴父,畫工也。王徹為中書舍人,草《魴誥》詞云: 「李陵橋上,不吟取次之詩;顧凱筆頭,豈畫尋常之物。」 魴終身恨之。

沈彬,字子文,高安人也。天性狂逸,好神仙之事。少孤, 西遊,以三舉為約。常夢著錦衣,貼月而飛,識者言:雖 有虛名,不入月矣。洪州解,至長安,初舉納省卷,《夢仙 謠》云:「玉殿大開從客入,金桃爛熟沒人偷。鳳驚寶扇 頻翻翅,龍悟金鞭忽轉頭。」第二舉,《憶仙謠》云:「白榆風 颯九天秋,王母朝迴宴玉樓。日月漸長雙鳳睡,桑田 欲變六鰲愁。雲翻簫管相隨去,星觸旌幢各自流。詩 酒近來狂不得,騎龍卻憶上清遊。」第三舉《納省卷,贈 劉象》為首云:「曾應大中天子舉,四朝風月鬢蕭疏。不 隨世祖重攜劍,卻為文皇再讀書。十載戰塵銷舊業, 滿城春雨壞貧居。一枝何事於君惜,仙桂年年幸有 餘。」時劉象孤寒,三十舉無成,主司覽彬詩,其年特放 象及第。彬乾符中值駕,遷三峰,四方多事,南遊嶺表 二十餘年,回吳中。江南偽命吏部郎中致仕。彬詩有 「九衢冠蓋暗爭路,四海干戈多異心」之句。

《十國春秋?南唐沈彬傳》:彬好神仙,喜賦詩,句法精美。 知先主欲取楊氏,因獻《觀畫山水圖》詩,有云:「須知手 筆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先主覽之而喜,授祕書 郎。有《都門送客》、再過金陵諸詩,盛稱于世。次子廷瑞, 有道術,人皆呼為沈道者。常醉至高安縣治,直造階 上,縣令戲之曰:「『沈道者何日道成』?廷瑞應聲奪筆,就 几而書曰:『何須問我道成時,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 藥苗人不識,體含仙骨俗爭知』」云云。令乃慚謝。 《陳陶傳》:「陶隱居洪州西山,以修養燒煉為事。西山產 靈藥,陶與妻日斸而餌之,而二子小字柤梨。陶有詩 云:『磻溪老叟無人問,閒列柤梨教六韜』。」蓋指二子也。 久之徙去,不知所終。開寶中,南昌市有老翁,丫髻被 褐,與老嫗賣藥,得錢則沽酒市鮓,相對飲啗,既醉,歌 舞道上。其歌曰:「藍采和,藍采和,塵世紛紛事更多。何 如賣藥沽美酒,歸去青崖拍手歌。」或疑為陶夫婦云。 《陳貺傳》:貺苦思於詩,得句未成章,已播遠近。有詩數 百首,骨格強梗,出於常態,學者多師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