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9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澠水燕談》。錄太宗朝趙昌國者,自陳乞應百篇舉,帝 親出五言四句為題云:「秋風雪月天,花竹鶴雲煙,詩 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凡二十字,字為五篇,篇四韻, 至曉僅成數《篇,辭意無足取,亦賜及第用勸》

《讀書鏡》:呂文穆公未第時,薄游一縣,胡旦方隨其父 宰是邑,遇呂甚薄,客有譽呂曰:「呂君工於詩,宜少加 禮。」胡問詩之警句,客舉一篇,其卒章云:「挑盡寒燈夢 不成。」胡笑曰:「乃是一渴睡漢爾。」呂聞之甚恨而去。明 年首中甲科,使人寄語胡曰:「渴睡漢狀元及第矣。」胡 答曰:「待我明年二人及第,輸君一籌。」既而次榜亦首 選,兩人相見,俱甚赧,「此同輩不可輕也。」

《續詩話》:楊朴字契元,鄭州人。善為詩,不仕。少時嘗與 畢相同學,畢薦之,太宗召見,面賦《蓑衣》詩云:「狂脫酒 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晴時。」除官不受,聽歸山。以其 子從政為長水尉。朴嘗為《七夕詩》云:「年年乞與人間 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石林燕語》:太宗當天下無事,留意藝文,而琴棋亦皆 造極品。時從臣應制賦詩,皆用險韻,往往不能成篇, 而賜兩制棋勢,亦多莫究所以,故不得已則相率上 表乞免和訴不曉而已。王元之嘗有詩云:「分題宣險 韻,翻勢得仙棋。」又云:「恨無才應副,空有表虔祈。」蓋當 時事也。

《湘山野錄》:「楊大年年十一,建州送入闕下。太宗親試 一賦一詩,頃刻而就。上喜,令中人送中書,俾宰臣再 試。時參政李至狀:『臣等今月某日,入內都知王仁睿 傳聖旨,押送建州。十一歲習進士楊億到中書,其人 來自江湖,對揚軒陛,殊無震慴,便有老成,蓋聖祚承 平,神童間出也。臣亦令賦《喜朝金闕詩》五言六韻,亦』」 頃刻而成。其詩謹封進。詩內有:「七閩波渺邈,雙闕氣 岧嶢。曉登雲外嶺,夜渡月中潮。」斷句云:「願秉清忠節, 終身立聖朝」之句。

《澠水燕談錄》:楊侍讀徽之以能詩聞,太宗知其名,索 其所著,以百篇獻上。卒章曰:「少年牢落今何幸,叨遇 君王問姓名。」太宗和賜,且語近臣曰:「徽之文雅可尚, 操履端正。拜禮部侍郎,選十聯寫於御屏。」梁周翰之 詩曰:「誰似金華楊學士,十聯詩在御屏風。」《江行》云:「犬 吠竹籬沽酒客,鶴隨苔岸洗衣僧。」《寒食》云:「天寒酒薄 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塞上》云:「戍樓煙自直,戰地 雨長腥。」《嘉陽川》云:「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長 圓。」又云:「浮花水入瞿塘峽,帶雨雲歸越雋州。」《哭江為》 云:「廢宅寒塘水,荒墳宿草煙。」《元夜》云:「春歸萬年樹,月 滿九重城。」《僧舍》云:「偶題岩石雲生筆,閑繞庭松露濕 衣。」《湘江舟行》云:「新霜染楓葉,皓月借」《蘆花宿東林》云: 「開盡菊花秋色老,更逢桐葉雨聲寒。」

王元之初知制誥,上疏雪徐鉉,令商州召入為學士。 坐辨孝章皇后不實,謫滁州。復召知制誥,撰《太祖尊 號冊》。坐輕誣謫黃州,作《三黜賦》以自述。時蘇易簡知 舉,適放牓,奏曰:「禹偁翰院名儒,今將全牓諸生送於 郊。」上可其奏。諸生別,元之占一絕付狀元孫何曰:「為 我多謝。」蘇易簡云:「綴行相送我何榮,老鶴乘軒愧谷」 鶯。三入承明不知舉,看人門下放門生。

楊文公初為光祿丞,太宗頗愛其才。一日,後苑賞花 宴,詞臣不得預,以詩貽諸館閣曰:「聞帶宮花滿鬢紅, 上林絃筦侍重瞳。蓬萊咫尺無因到,始信仙凡迥不 同。」諸公不敢匿,以詩進呈。上詰有司所以不召,左右 以未貼職,例不得預。即命直言院免謝,令預晚宴。時 以為榮。

夏文莊公竦,初侍其父監通州狼山鹽場,《渡口》詩曰: 「渡口人稀黯翠煙,登臨尤喜夕陽天。殘雲右倚維揚 樹,遠水難回建業船。山隱亂猿啼古寺,電驅甘雨過 閒田。季膺死後無歸客,江上鱸魚不直錢。」時年十七。 後之題詩,無出其右。識者以謂「甘雨過閒田」雖有為 霖之志,而終無濟物之澤。

陳文惠公堯佐,端拱元年,程宿下及第,同年二十八 人。時公兄弟俱未仕,父省華為小官,家貧。魏埜以詩 賀之云:「放人少處先登第,舉族貧時已受官。」

《墨客揮犀》:張端公伯玉大科成名,篇什豪邁,尤為清 脫。過姑熟,見李太白《十詠》,嘆美久之,周流泉石間,後 見一水清激,詢地人曰:「此水名明月泉。」公曰:「太白不 題此泉,將留以待我也。」公有詩曰:「至今千丈松,猶伴 數岩雪。不見纖塵飛,寒泉皜明月。」

張宗永,華州人。倜儻不羈,善為詩。寶元中,以職官知 建安縣。時鄭州陳相尹京兆,宗永嘗以事失公意。公 有別業在鄠、杜縣間,宗永知公好絕句詩,乘閑詣之, 於舍壁大書二韻云:「喬松翠竹絕纖埃,門對南山盡 日開。應是主人貪報國,功成名遂不歸來。」莊督錄以 聞,公覽而善之,待之如初。宗永嘗有詩云:「大書文字 隄防老,剩買峰巒准備閒。」嘉句甚多,往往膾炙人口。 《青箱雜記》:真宗聽政之暇,惟務觀書。每觀畢一書,即 有篇詠,使近臣賡和。故有御製《看尚書詩》三章,《看周 禮》三章,《看毛詩》三章,《看禮記》三章,《看孝經》三章,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