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9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詩,豈不是十分耶』?」

子瞻《贈惠通詩》云:「語帶煙霞從古少,氣含蔬筍到公 無。」嘗語人曰:「頗解蔬筍語否?為無酸餡氣也。」聞者皆 笑。

《冷齋夜話》:米芾元章豪放,戲謔有味,士大夫多能言。 其作止有書名,嘗大字書曰:吾有瀑布詩,古今賽不 得,最好是一條界破青山色。」人固以怪之。其後題云: 「蘇子瞻曰:此是白樂天奴子詩。」見者莫不大笑。 謝逸字無逸,臨川人,勝士也,工詩能文。黃魯直讀其 詩曰:「晁張流也,恨未識之耳。」無逸詩曰:「老鳳垂頭噤 不語,枯木槎牙噪春鳥。」又曰:「貪夫蟻旋磨,冷官魚上 竹。」又曰:「山寒石髮瘦,水落溪毛凋。」為魯直所稱賞。 黃州潘大臨工詩,多佳句,然甚貧,東坡、山谷尤喜之。 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 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氛所蔽翳。昨日閑臥,聞攪林風 雨聲,欣然起,題其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 至,遂敗意。止此一句奉寄,聞者笑其迂闊》。

《揮麈餘話》:元祐初,滕章敏帥定武,時耿晞道南仲為 教授,偶燕集郡僚,章敏席間作詩,坐客皆和,獨晞道 辭云:「某以經義過省,不習為詩。」章敏之婿何洵直滑 稽名世,忽云:熙寧中𥙿陵後苑射弓,而殿帥林廣云 「不能。」上詢其故,云:「臣本出弩手。」闔坐大笑。

《墨莊漫錄》:泰陵時,蔡元長為學士。故事,供貼子,皇太 后、皇帝、皇后閤各有詞,諸妃閤同用四首而已。時昭 懷劉太后充貴妃,元長特撰四首以供之,有「三十六 宮人第一,玉樓深處夢熊羆。」

僧如璧,乃江西進士饒節次子也。少年嘗投書于曾 子宣,論新法非是不合,乃祝髮更名。尤長于詩,嘗住 數剎,士大夫多與之游。後改字德操,《詠梅花》一聯云: 「遂教天下無雙色,來作人間第一春。」風味亦不淺。又 答呂居仁寄詩云:「長憶吟時對短檠,詩成重改又雞 鳴。如今老矣無心力,口誦君詩遶竹行。」居仁甚稱之。 《冷齋夜話》:舒王女吳安持之妻,蓬萊縣君工詩,多佳 句。有詩寄舒王曰:「『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氣應憐我憶 家。極目江山千里恨,依然和淚看黃花』。舒王以《楞嚴 經新釋》付之,有和詩曰:『青燈一點映窗紗,好讀《楞嚴》 莫憶家。能了諸緣如幻夢,世間惟有妙蓮花』。」

有村校書年已七十,方買妾饌客。東坡杖藜相過,村 校喜,延坐其東,起為壽,且乞詩。東坡問所買妾年幾 何?曰:「三十。」乃戲為詩,其略曰:「侍者方當而立歲,先生 己是古稀年。」此老滑稽,故文章亦如此。

盛學士次仲、孔舍人平仲同在館中,雪夜論詩,平仲 曰:「當作不經人道語曰:『斜拖闕角龍千丈,澹抹牆腰 月半稜』。」坐客皆稱絕。次仲曰:「句甚佳,惜其未大。」乃曰: 「看來天地不知夜,飛入園林總是春。」平仲乃服其工。 《避暑錄話》:吳門下喜論杜子美詩,每對客,未嘗不言。 紹聖間為戶部尚書,葉濤致遠為中書舍人待漏院, 每從官晨集,多未厭于睡,往往即坐,倚壁假寐,不復 交談,惟吳至則強之與論杜詩不已,人以為苦,致遠 輒遷坐于門外檐次。一日忽大雨飄灑,同列呼之不 至,問其故,曰:「怕老杜詩。」梁中書子美亦喜言杜詩。余 為中書舍人時,梁正在本省,每同列相與白事,坐未 定,即首誦杜詩,評議鋒出,語不得間,往往迫上馬,不 及白而退。每令書史取其詩槁示客,有不解意,以錄 本至者,必瞑目怒叱曰:「何不將我真本來?」故近歲謂 杜詩人所共愛,而二公知之尤深。

李育,字仲蒙,吳人,馮當世牓第四人登第。能為詩,性 高簡,故官不甚顯,亦少知之者。與外大父晁公善,尤 愛其詩。先君嘗得其親書《飛騎橋》一篇于晁公,字畫 亦清麗,以為珍玩。《吳志》:「孫權征合肥,為魏將張遼所 襲,乘駿馬上津橋,橋板撤丈餘,超度得免,故以名橋。」 今在廬州境中。詩本後亡去,略追記之,附于此:「魏人 野戰如鷹揚,吳人水戰如龍驤。氣吞魏王惟吳王,建 旗敢到新城旁。霸主心當萬夫敵,麾下倉皇無羽翼。 途窮事變接短兵,生死之間不容息。馬奔津橋橋半 撤,洶洶有聲如地裂。蛟怒橫飛秋水空,鶚驚徑度秋 雲缺。奮迅金羈汗霑臆,濟主艱難天借力。艱難始是 報主時,平日主君須愛惜。」此詩五七歲時先君口授, 小兒識之。

《野老記聞》:林季野觀魯直詩,紬繹再四,云:「詩未必篇 篇佳,但格制高耳。」

《續骩骳說》:「參寥子者,妙總大師曇潛也。俗姓王氏,杭 州錢塘縣人。幼不茹暈,父母聽其出家。以童子誦《法 華經》度為比丘,受具戒。於內外典無所不窺。能文章, 尤喜為詩。秦少游與之有交,許之契。嘗在臨平道中 作詩云:『風蒲獵獵弄輕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 平山下路,藕花無數亂汀洲』。東坡一見,為寫而刻諸」 石。宗婦曹夫人善丹青,作《臨平藕花圖》,人爭影寫,蓋 不獨寶其畫也。東坡守彭城,參寥嘗往見之,在坡座 賦詩,援筆立成,一坐嗟服。坡遣官奴馬盼盼索詩,參 寥笑作絕句,有「禪心已作沾泥絮」之語。坡曰:「予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