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1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二百四十卷目錄

 樂府部總論

  劉勰文心雕龍樂府

  唐庚文錄樂府命題

  朱子大全集詩備六義之旨

  馬端臨文獻通考論聲樂不傳 論樂亡 鐃歌鼓吹辨

  吳訥文章辯體樂府

  楊慎詞品樂曲名解

  徐師曾詩體明辯樂府 祭祀樂歌辭 漢郊祀歌 鼓吹歌辭 黃門鼓

  吹 騎吹 橫吹 短簫鐃歌 漢短簫鐃歌 魏短簫鐃歌 吳鐃歌 晉短簫鐃歌 擬

  晉短簫鐃歌 擬唐鐃歌鼓吹曲 警嚴 樂舞歌辭 漢武德舞歌 巴渝舞 晉正德大

  豫二舞歌 晉文武二舞歌 宋齊凱容宣烈舞歌 梁文武舞歌 唐祀天地武舞歌 唐

  太廟二舞及群室舞歌 雜舞 鞞舞 槃舞 鐸舞 幡舞 白紵舞 拂舞 白符舞

  琴曲歌辭 相和歌辭 相和曲 吟漢曲 平調曲 清調曲 側調歌 瑟調曲 楚調

  曲 清商曲歌辭 雜曲歌辭 新曲歌辭

  日知錄樂章 詩有入樂不入樂之分

文學典第二百四十卷

樂府部總論

劉勰文心雕龍

《樂府》

「樂府者,聲依永,律和聲也。」鈞天九奏,既其上帝;「葛天 人闋,爰乃皇時。」自《咸》《英》以降,亦無得而論矣。至于《塗 山》歌于《𠋫人》,始為南音;有娀謠乎《飛燕》,始為北聲。《夏 甲》歎于《東陽》,東音以發;殷整思于西河,西音以興。音 聲推移,亦不一概矣。匹夫庶婦,謳吟土風,詩官採言, 樂胥被律,志感絲篁,氣變金石。是以師曠覘風于盛 衰,季札鑒微于興廢,精之至也。夫樂本心術,故響浹 肌髓,先王慎焉,務塞淫濫。敷訓胄子,必歌九德,故能 情感七始,化動八風。自雅聲浸微,溺音騰沸。秦燔《樂 經》,漢初紹復,制氏紀其鏗鏘,叔孫定其容與。于是武 德興乎高祖,四時廣于孝文,雖摹《韶》《夏》,而頗襲秦舊, 中和之響,閴其不還。暨武帝崇禮,始立樂府,總趙、代 之音,撮齊、楚之氣。延年以曼聲協律,朱、馬以騷體製 歌,《桂華》雜曲,麗而不經;《赤鴈》群篇,靡而非典;河間薦 雅而罕御,故汲黯致譏於天馬也。至宣帝雅頌,詩效 《鹿鳴》。邇及元、成,稍廣淫樂,正音乖俗,其難也如此。暨 後郊廟,惟雜雅章,辭雖典文,而律非夔、曠。至於魏之 三祖,氣爽才麗,宰割辭調,音靡節平。觀其北上眾引, 《秋風》列篇,或述酣宴,或傷羈戍,志不出於滔蕩,辭不 離於哀思,雖三調之正聲,實《韶》《夏》之鄭曲也。逮於晉 世,則傅元曉音,創定雅歌,以詠祖宗;張華新篇,亦充 庭萬。然杜夔調律,音奏舒雅,荀勖改懸,聲節哀急。故 阮咸譏其離聲,後人驗其銅尺。和樂精妙,固表裏而 相資矣。故知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體在聲,瞽師務 調其器;樂心在詩,君子宜正其文。「好樂無荒」,《晉風》所 以稱遠;「伊其相謔」,鄭國所以云亡。故知季札觀辭,不 直聽聲而已。若夫艷歌婉孌,怨志詄絕,淫辭在曲,正 響焉生。然俗聽飛馳,職競新異,雅詠溫恭,必欠伸魚 睨;奇辭切至,則拊髀雀躍,詩聲俱鄭,自此階矣。凡樂 辭曰詩,詩聲曰歌。聲來被辭,辭繁難節。故陳思稱李 延年閑於增損,古辭,多者則宜減之,明貴約也。觀高 祖之詠《大風》,孝武之歎《來遲》,歌童被聲,莫敢不協。子 建、士衡,咸有佳篇,並無詔伶人,故事謝絲管,俗稱乖 調,蓋未思也。至于軒代鼓吹,漢世鐃挽,雖戎喪殊事, 而並總入樂府,繆襲所致,亦有可算焉。昔子政品文, 詩與歌別,故略具樂篇,以標區界。贊曰:「八音摛文,樹 辭為體。謳吟坰野,金石雲陛。《韶》響難追,鄭聲易啟,豈 惟觀樂,於焉識禮。」

唐庚文錄

《樂府命題》

齊、梁以來,文士喜為樂府辭,然沿襲之久,往往失其 命題本意。《烏將八九子》但詠烏,《雉朝飛》但詠雉,《雞鳴 高樹巔》但詠雞,大抵類此。而甚有併其題失之者。如 《相府蓮》訛為《想夫憐》,《楊婆兒》訛為《楊叛兒》之類是也。 蓋辭人例多事,語言不復詳研考,雖李白亦不免此。 惟老杜《兵車行》《悲青坂》《無家別》等數篇,皆因事自出 己意立題,略不更蹈前人陳跡,真豪傑也。

古樂府命題,皆有主意。後之人用樂府為題者,直當 代其人而措辭,如「公無渡河須作妻止其夫」之辭,太 白輩或失之,惟退之《琴操》得體。

朱子大全集

《詩備六義之旨》

六義次序,孔氏得之。但「六」字之旨極為明白。只因鄭 氏不曉《周禮》籥章之文,妄以《七月》一詩分為三體,故 諸儒多從其說,牽合附會,紊亂顛錯,費盡安排,只符 合得鄭氏曲解《周禮》一章,而於《詩》之文義意旨,了無 所益,故鄙意不敢從之。只且白直依文解義,既免得 紛紜,枉費心力,而六義又都有用處,不為虛設。蓋使 讀《詩》者知是此義,便作此義推求,極為省力。今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