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1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始趨曲以熙熙,終沿風以颺颺;繚繞容與,逶迤超暢。 函五聲之參差,極六律之清壯。原夫蹈性以純密,寬 乎率心於悠曠。或曲或止,如墜如抗;盡或可續,應而 不匱。來無悠往,去有遺意。荊王感而增悲,楚妃嘆而 掩淚。察乎靡靡,似浮絲以為緒;聽乎纍纍,若貫珠之 為墜。括繁言以入節,同大道而無器。浮而不蕩,聚而 不盈。比擊鼓以作器,尋鳴笛以遣聲。亙簫笳之易響, 亂楚漢之疑兵。斷絕齊愛,支離帶情。或引商刻角,或 潰渭通涇。思彈劍於逆旅,念採菱於江汀。發《河激》之 慷慨,奏滄浪之濁清。賦《扣角》以悽切,嘆《食薇》之廉貞。」 於是載賡載颺,頹思覆句。引韻,下散沿源上愬。若寒 雲凝於沙漠,秋風起於燕路。情慷慨而為霜,氣氤氳 而掩露。率意縱誕,耽聲指顧。眷五噫之匪陋,遵《九章》 之淪悟。委頓飆厲,抑揚綿妙。啟子均洛北之曲,果客 理《淮南》之調。或間以彈絃,或雜以長嘯。陟降配德,登 之於郊祀;一唱三歎,用之於宗廟。至哉但疑其形容, 淵乎莫見其光耀。蹈跡載德,流言居要。九辯勤於水 土,二南分於周召。寶鼎見於汾陰,天馬來於荒徼。徒 觀其「蔓蔓嫋嫋,渢渢泱泱。堯帝繼於虞帝,禹跡盡於 殷王。省周詩於魯策,欽漢風於沛鄉。嗟人命之何幸, 逢天道之昭彰。諒股肱之匪懈,載元首之輝光。」制《頌》 創雅,漂齊流商。瞽統樂教,士符人康。展來蘇於日域, 諧擊壤於皇唐。附威儀之濟濟,和金石之鏘鏘。白雲 互進,綠水激揚。聊以永日,歌而無荒。

《樂府古題序》
元·稹

《詩》訖于周,《離騷》訖於楚,是後詩之流為二十四名:賦、 頌、銘、贊、文、誄、箴、詩、行、詠、吟、題、怨、歎、章、篇、操、引、謠、謳、歌、 曲、詞、調,皆詩人六義之餘,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 名,皆起於郊祭軍賓、吉凶苦樂之際。在音聲者,因聲 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 莫不由之準度而又別。其在琴瑟者為操、引,采民甿 者為謳謠,備曲度者,總得謂之「歌曲詞調。」斯皆由樂 以定詞,非選調以配樂也。「由詩」而下九名,皆屬事而 作,雖題號不同,而悉謂之為詩可也。後之審樂者,往 往采取其詞度為歌曲,蓋選詞以配樂,非由樂以定 詞也。而纂撰者「由詩」而下十七名,盡編為樂錄、樂府 等題,除《鐃吹》《橫吹》《郊祀清商》等詞在《樂志》者,其餘《木 蘭》《仲卿》、四愁七哀之輩,亦未必盡播於管絃,明矣。後 之文人,達樂者少,不復如是配別,但遇興紀題,往往 兼以句讀短長,為歌詩之異。劉補闕之樂府,肇於漢 魏。按仲尼學《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齊犢沐 作《雉朝飛》,衛女作《思歸引》,則不於漢魏而後始,亦以 明矣。況自風雅至於樂流,莫非諷興當時之事,以貽 後代之人。沿襲古題,唱和重複,於文或有短長,於義 咸為贅賸。尚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 古以諷之義焉。曹、劉、沈、鮑之徒,時得如此,亦復稀少。 近代唯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 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倚傍。余少時與友人樂天、 李公垂輩,謂是為當,遂不復擬賦古題。昨梁州見進 士劉猛、李餘,各賦古樂府詩數十首,其中一二十章, 咸有新意,余因選而和之。其有雖用古題,全無古義 者,若《出門行》不言離別、《將進酒》特書《列女》之類是也。 其或頗同古義,全創新詞者,則《田家》止述軍輸,「《捉捕》 詞先螻蟻」之類是也。劉李二子,方將極意「於斯文,因 為粗明古今歌詩同異之旨焉。」

《新樂府序》
白居易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斷為五十篇。篇無定句, 句無定字,繫於意,不繫於文。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 志,《詩》三百之義也。其辭質而經,欲見之者易喻也。其 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覈而實,使采之者 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總而言 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補樂歌序》
元·結

「自伏羲氏至於殷室,凡十代,樂歌有其名無其辭,考 之傳記,而義或存焉。」嗚呼!樂聲自太古始,百世之後, 盡亡古音。嗚呼!樂歌自太古始,百世之後,遂亡古辭。 今國家追復純古,列祠往帝,歲時薦享,則必作樂,而 無《雲門》《咸池》《韶》《夏》之聲。故探其名義以補之,誠不足 全化金石,反正宮羽,而或存之,猶乙乙冥冥,有純古 之聲,豈幾乎司樂君子道和焉爾。凡十篇,十有九章, 各引其義以序之,命曰《補樂歌》。

《正樂府序》
皮日休

樂府,蓋古聖王采天下之詩,欲以知國之利病,民之 休戚者也。得之者,命司樂氏入之於塤箎,和之以管 籥。詩之美也,聞之足以勸乎功;詩之刺也,聞之足以 戒乎政。故《周禮》「太師之職,掌教六詩;小師之職,掌諷 誦詩。」由是觀之,樂府之道大矣。今之所謂樂府者,唯 以魏晉之侈麗,陳梁之浮豔,謂之樂府詩,真不然矣。 故嘗有可悲可懼者。時宣於詠歌,總十篇,故命曰《正 樂府詩》。

《書雞鳴歌》
宋·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