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1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作此曲。歌云:「生長石城下,開門對城樓。城中美年少,

出此見依投。」《莫愁樂》出於《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 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莫愁》聲,故歌云:「莫愁在 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襄陽樂》, 宋隋王誕之所作也。誕始為襄陽郡,元嘉二十六年, 仍為雍州。夜聞諸女歌謠,因作之,故歌和云:《襄陽來 夜樂》。其歌曰:「朝發襄陽來,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 花艷驚郎目。」裴子野《宋略》稱:晉安侯劉道彥為雍州 刺史,有惠化,百姓歌之,號《襄陽樂》。其辭旨非也。《棲烏 夜飛》,沈攸之元徽五年所作也。攸之未敗之前,思歸 京師,故歌和云:「日落西山還去來。」《估客樂》,齊武帝之 製也。布衣時嘗遊樊、鄧,追憶往事而作歌曰:「昔經樊 鄧役,阻潮梅根渚。感憶追往事,意滿情不敘。」使太樂 令劉瑤教習,百日無成。或啟釋寶月善音律,帝使寶 月奏之,便就,敕歌者常重為感憶之聲。梁改其聲為 《商旅行》。《楊伴》,本童謠歌也。齊隆昌時,女巫之子曰楊 旻,隨母入內,及長,為太后所寵。童謠云:「楊婆兒,共戲 來。」而歌語訛,遂成《楊伴兒歌》云:「蹔出白門前,楊柳可 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驍壺》,疑是投壺樂也。 投壺者,謂壺中躍矢為驍壺,今謂之驍壺者是也。《常 林歡》疑是宋梁間曲。宋、梁世,荊、雍為南方重鎮,皆皇 子為之牧。江左辭詠,莫不稱之,以為樂土。故隋王作 《襄陽之歌》,齊武帝追憶樊、鄧,梁簡文樂府歌云:「分手 桃林岸,送別峴山頭。若欲寄音信,漢水向東流。」又曰 《宜城》投。音豆「酒今行熟,停鞍繫馬蹔棲宿」,桃林在漢水 上。宜城在荊州北,荊州有長林縣。江南謂情人為「歡」, 「常」、「長」聲相近,蓋樂人誤謂長為常,三州商人歌也。商 人數行巴陵、三江之間,因作此歌。《采桑》,因三州曲而 生此聲也。「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 所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 令阿胥又「善於文詠,採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汎龍 舟》隋煬帝江都宮作,餘五曲不知誰所作也。其辭類 皆淺俗,而綿世不易,惜其古曲,是以備論之。其他集 錄所不見,亦闕而不載。」沈約《宋書志》:「江左諸曲,哇淫 至今,其聲調猶然。觀其政已亂,其俗已淫,既怨且思 矣,而從容雅緩,猶有古士君子之遺風也。自長」安已 後,朝廷不重古曲,工伎轉缺,能合於管絃者,惟明君 《楊伴》《驍壺》《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等八曲。舊 樂章多或數百言,武太后時,明君尚能四十言,今所 傳二十六言,就之訛失,與吳音轉遠。劉貺以為宜取 吳人使之傳習,以問歌工李郎子。李郎子北人,聲調 已失,云學於俞才生。才生,江都「人也。今《郎子逃》《清樂》 之歌闕焉。又聞《清樂》惟歌一曲,辭典而音雅,閱舊記, 其辭信曲。漢有《盤舞》,今隸散樂部中。又有幡舞、扇舞, 並亡。自周、隋已來,管絃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 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惟彈琴 家猶傳楚、漢舊聲,及清調、瑟調、蔡邕雜弄,非朝廷郊 廟所用,故不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