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2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岫」,杜善夫如《鳳池春色》,鍾繼先如「騰空寶氣」,王仲文 如《劍氣騰空》,李文蔚如「雪壓蒼松,楊顯之如《瑤臺夜 月》,顧仲清如《鵰鶚沖霄》,趙文寶如《藍田美玉》」,趙明遠 如「《太華晴雲》,李子中如《清廟朱瑟》」,李叔進如《壯士舞 劍》,吳昌齡如《庭草交翠》,武漢臣如《遠山疊翠》,李宜夫 如「《梅邊月影》,馬昂夫如《秋蘭獨茂》,梁進之如《花裡啼 鶯》,紀君祥如《雪裡梅花》,于伯淵如《翠柳黃鸝》,王廷秀 如月印寒潭,姚守中如《秋月揚輝》,金志甫如西山爽 氣,沈和甫如翠屏孔雀,睢景臣如《鳳管秋聲》,周仲彬 如平原孤隼,吳仁卿如山間明月,秦簡夫如峭壁孤 松,石君寶如羅浮梅雪,趙公輔如空山清嘯,孫仲章 如秋風鐵笛,岳伯川如雲林樵響,趙子祥如馬嘶芳 草,李好古如孤松掛月,陳存甫如湘江雪竹,鮑吉甫 如老蛟泣珠,戴善甫如荷花映水,張時起如鴈陣驚 寒,趙天錫如秋水芙蕖,尚仲賢如山花獻笑,王伯成 如紅鴛戲波。」已上七十人次之。又有董解元、盧疏齋、 鮮于伯機、馮海粟、趙子昂、班彥功、王元鼎、董君瑞、查 德卿、姚牧菴、高拭、史敬先、施君美、汪澤民輩,凡百五 人,不著題評,抑又其次也。虞道園、張伯雨、楊鐵崖輩, 俱不得與,可謂嚴矣。

《附王世貞評明代諸詞家》

「國初十有六人,王子一如長鯨飲海,又如漢庭老吏, 劉東生如海嶠雲霞,王文昌如滄海明珠,谷子敬如 崑山片玉」,可入首等。「藍楚芳如秋芳桂子,陳克明如 孤鶴鳴皋,穆仲義如洛神凌波,湯舜民如錦屏春風, 賈仲名如錦帷瓊筵,楊景言如雨中之花,蘇復之如 雲林之豹,楊彥華如春風飛花,楊文奎如匡廬疊阜」, 夏均政如「南山秋色」,唐以初如「仙女散花」,可次貫、酸 齋輩。

徐炬事物原始

《詞》

詞始於李太白《菩薩蠻》等作,乃後世倚聲填詞之祖。 大抵事之始者,後必難及。故左氏、莊、列之後,而文章 莫及屈原;宋玉之後,而騷賦莫及李斯;程邈之後,而 篆隸莫及李陵;蘇武之後,而五言莫及沈佺期。宋之 問之後,而律詩莫及司馬遷、班固之後,而史書莫及 鍾繇、王羲之之後,而楷法莫及宋人之小詞,而元人 已不及。元人之曲調,今亦未有能及之者。

《曲》

唐明皇八月望夜遊月宮,聆大樂,名曰《紫雲曲》,默記 其聲歸傳,名《霓裳羽衣曲》。劉禹錫聽後宮人穆氏歌 曰:「曾隨織女渡天河,記得雲間第一歌。休唱貞元供 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陳後主造《玉樹后庭花》曲,又 作《黃鸝曲》。北齊後主驕縱,作《無愁曲》。明皇酷愛法曲, 選部下妓女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曰梨園子弟。

吳訥文章辯體

《近代詞曲》

按:《歌曲源流》云:「自古音樂廢後,鄭衛戎狄之聲,雜然 並出。至唐開元天寶中,薰然成俗。于時才士始依樂 工按拍之聲,被之以辭,其句之長短,各隨曲而度,於 是古昔聲依永之理愈失矣。」又按致堂胡先生曰:「近 世歌曲,以曲盡人情而得名,故文章豪放之士,鮮不 寓意於此。」隨亦自掃其跡曰:「此謔浪游戲而已。」唐人 「為之者眾,至柳耆卿乃掩眾制而盡其妙,篤好者以 為不可復加。及眉山蘇氏出,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 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 浩氣,超乎塵埃之表矣。」竊嘗因而思之,凡文辭之有 韻者,皆可歌也,第時有升降,故言有雅俗,調有古今 爾。昔在童穉時,獲侍先生長者,見其酒酣興發,多依 腔填詞以歌之。歌畢,顧謂幼穉者曰:「此宋代慢詞也。」 當時大儒皆所不廢。今間見《草堂詩餘》,自元世套數 諸曲盛行,斯音日微矣。迨予既長,奔播南北,鄉邑前 輩零落殆盡。所謂填詞慢調者,今無復聞矣。好古之 士,於此可以觀世變之不一云。

徐師曾詩體明辯

《詩餘》

按:詩餘者,古樂府之流別,而後世歌曲之濫觴也。蓋 自樂府散亡,唐李白始作《清平調》《憶秦娥》《菩薩蠻》諸 詞,時因效之。厥後趙崇祚輯為《花間集》,凡五百闋,此 近代依聲填詞之祖也。宋初創製漸多,至周邦彥領 大晟,樂府比切聲調十二律,各有篇目。柳永增至二 百餘調,擬作至六十餘種,可謂極盛,然去樂府遠矣。 故陸游云:「詩至晚唐五季,氣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長 短句獨精巧高麗,後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曉者,蓋傷 之也。第作者既多,中間不無昧於音節如蘇長公者, 人猶以「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譏之,繇是詩餘復不行。 而金、元人始為套數,曲有南北二體,九宮三調,其去 樂府抑又遠矣。近時何良俊以謂詩「亡而後有樂府, 樂府闕而後有詩餘,詩餘廢而後有歌曲。」要之,樂府 詩餘,同被管絃,特樂府以皦逕揚厲為工,詩餘以婉 麗流暢為美,此其不同耳。然詩餘謂之填詞,則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