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2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二百五十六卷目錄

 詞曲部雜錄二

文學典第二百五十六卷

詞曲部雜錄二

《丹鉛總錄》:俗謂風曰孟婆。蔣捷詞云:「春雨如絲,繡出 花枝紅裊。怎禁他、孟婆合皂。」宋徽宗詞云:「孟婆好做 些方便,吹個船兒倒轉。」江南七月間有大風,甚於舶 䑲,野人相傳,以為孟婆發怒。按北齊李騊駼聘陳,問 陸士秀:「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經》:「帝之 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 猶《郊祀志》以地神為泰媼。此言雖鄙俚,亦有所自來 矣。

《南史》蔡仲熊曰:「五音本在中土,故氣韻調平。東南土 氣偏詖,故不能感動木石。」斯誠公言也。近世北曲,雖 皆鄭衛之音,然猶古者總章北里之韻,梨園教坊之 調,是可證也。近日多尚海鹽南曲,士夫稟心房之精, 從婉孌之習者,風靡如一。甚者北土亦移而耽之。更 數十年,北曲亦失傳矣。

東坡《春事闌》,刪「芳草歇」,或疑歇字似趁韻,非也。唐劉 瑤詩「瑤草歇,芳心耿耿,傳奇女郎」,王真詩「燕折鶯離 芳草歇」,皆有出處,一字不苟如此。

曲名有《解紅》者,今俗傳為呂洞賓作,見《物外清音》,其 名未曉。近閱《和凝集》,有《解紅歌》云:「百戲罷,五音清,解 紅一曲新教成。兩箇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 《樂書》云:「優童解紅,舞衣紫緋,繡襦銀帶,花鳳冠。」蓋五 代時人也。焉有呂洞賓在唐世預填此腔耶?

張子野詞「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晏小山詞「雙 螺未學同心綰,已占歌名。月白風清。長倚昭華笛裏 聲。」又云:「紅窗碧玉新名舊,猶綰雙螺。一寸秋波。千斛 明珠覺未多。」《垂螺》、雙螺,蓋當時角妓未破瓜時額飾。 今搬演淡色,猶有此制。

張仲舉《踏莎行》云:「芳草平沙,斜陽遠樹。無情桃葉江 頭渡。醉來扶上木蘭舟,將愁不去將人去。」唐李端詩: 「江上晴樓翠靄間。滿闌春水滿窗山。青楓綠草將愁 去,遠入吳雲暝不還。」張詞全用李詩語,若不知其出 處,亦不見其工緻也。

曲名有《烏鹽角》,《江鄰幾雜志》云:「始教坊家人市鹽,得 一曲譜,於角子中翻之,遂以名焉。」

唐詞有《菩薩蠻》,不知其義。按小說,開元中南詔入貢, 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號菩薩蠻,因以製曲。佛經戒 律云香油塗身,華鬘被首是也。白樂天《蠻子朝》詩曰 「『花鬘抖擻龍蛇動』,是其證也。今曲名鬘作蠻」,非也。 楊慎云:「填詞必溯六朝者,亦昔人探河窮源之意。如 梁武帝《江南弄》云:『眾花雜色滿上林。舒芳耀彩垂輕 陰。連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臨歲腴。中人望,獨踟躕』。」 梁僧法雲《三洲歌》,一解云:「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 旁流。啼將別共來,長相思。」二解云:「三洲斷江口,水從 窈窕河旁流。歡將樂共來,長相思。」梁臣徐勉《迎客曲》 云:「絲管列,舞曲陳。含羞未奏待佳賓。羅絲管,陳武席, 斂袖嘿脣迎上客。」《送客曲》云:「袖繽紛,聲委咽。曲未終, 高駕別。爵無算。景已流,空紆長袖客不留。」隋煬帝《夜 飲朝眠曲》云:「憶睡時,待來剛不來。卸妝仍索伴,解帶 更相催。博山思結夢,沉水未成灰。憶起時,投籤初報 曉。被惹香黛殘,枕隱金釵裊。笑動上林中,除卻司晨 鳥。」王叡《迎神歌》云:「蓪車頭花柳葉裙,蒲葵樹下舞蠻 雲。引領望江遙滴淚,白蘋風起水生紋。」《送神歌》云:「棖 棖山響答琵琶,酒濕青莎肉飼鴉。樹葉無聲神去後, 紙錢飛出木棉花。」此六代風華靡麗之語,後來詞家 之所本也。略輯於此。

猥談今人間用樂,皆苟簡錯亂。其初歌曲絲竹,大率 金元之舊,略存十七宮調,亦且不備,只十一調中填 輳而已。雖曰「不敢以望《雅部》」,然俗部大概較差,雅部 不啻數律。今之俗部尤極高,而就其聲察之,初無定 一時高下,隨工任意移易。此病歌與絃音為最蓋視金元製腔 之時,又失之矣。自國初來,公私尚用優伶供事,數十 年來,所謂《南戲》盛行,更為無端,於是聲樂大亂。南戲 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予見舊牒, 其時有趙閎夫榜禁,頗述名目,如《趙真女》《蔡二郎》等, 亦不甚多。以後日增,今遍滿四方,轉轉改益,又不如 舊。而歌唱愈繆,極厭觀聽,蓋已略無音律腔調。 音者,七音;律者,十二律呂;腔者,章句字數,長短,高下、 疾徐抑揚之節,各有部位。調者,舊八十四調,後七七 宮調,今十一調正宮不可為中呂之類。此四者無一 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