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2 (1700-1725).djvu/92

此页尚未校对

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為膾,乾肉為脯,著 樹為寄生,盆下為窶數。」上令倡監榜舍人,舍人不勝 痛呼,謈朔笑之曰:「咄!口無毛聲,謷謷凥益高。」舍人恚 曰:「朔擅詆欺天子,從官當棄市。」上問朔何故詆之,對 曰:「臣非敢詆之,迺與為隱耳。」上曰:「《隱》云何?」朔曰:「夫口 無毛者,狗竇也;聲謷謷者,烏哺𪃟也;凥益高者,鶴俛 啄也。」舍人不服,因曰:「臣願復問朔隱語,不知亦當榜。」 即妄為《諧語》曰:「令壺齟老,柏塗伊優,亞狋吽牙。何謂 也?」朔曰:「令者,命也,壺者,所以盛也,齟者,齒不正也。老 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塗者,漸洳徑也。《伊優亞》 者,辭未定也。《狋吽牙》者,兩犬爭也。舍人所問,朔應聲 輒對,變詐鋒出,莫能窮者,左右大驚。

《九州春秋》:夏侯淵為黃忠所殺,操臨漢中,至陽平,欲 攻劉元德而不得進,欲守又難為功,乃出令曰:「雞肋!」 官屬不知所謂,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 修曰:「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公 欲還也。」俄操迴師,時人伏其幾決。

《世說》: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 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修:「解否?」修曰:「解。」「黃絹, 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 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 也』。」

《魏書咸陽王禧傳》:「世宗既覽政,禧意不安。而其國齋 帥劉小苟每稱左右言,欲誅禧。禧聞而歎曰:『我不負 心天家豈應如此』!由是常懷憂懼。加以趙脩專寵,王 公罕得進見,禧遂與其妃兄兼給事黃門侍郎李伯 尚謀反。時世宗幸小平津,禧在城西小宅,初欲勒兵 直入金墉,眾懷沮異,禧心因緩,自旦達晡,計不能決」, 遂約不洩而散。武興王楊集始出,便馳告,而禧意不 疑,乃與臣妾向洪池別墅,遣小苟奉啟,云「檢行田牧。」 小苟至邙嶺,已逢軍人,怪小苟赤衣,將欲殺害。小苟 困迫,言欲告反,乃緩之。禧是夜宿於洪池,大風暴雨, 拔樹折木,禧不知事露。其夜,或說禧曰:「殿下集眾圖 事,見意而停,恐必洩漏。今夕何宜自寬,恐危禍將至。」 禧曰:「有此軀命,應知自惜,豈待人言!」又說曰:「殿下兒 婦已渡河,兩頭不相知,今俯眉自安,不其危乎?」禧曰: 「初遣去日,令如行人渡河,聽我動靜。我久已遣人追 之,計今應還。」而尹仵期與禧長子通,已入河內郡,列 兵仗,放囚徒,而將士所在追禧。禧自洪池東南走,僮 僕不過數人,左右從禧者,唯兼防閤尹龍虎。禧憂迫 不知所為,謂龍虎曰:「吾憒憒不能堪,試作一謎,當思 解之,以釋毒悶。」龍虎欻憶舊謎云:「眠則俱眠,起則俱 起,貪如犲狼,贓不入己。」都不有心於規刺也。禧亦不 以為諷己,因解之曰:「此是眼也,而龍虎謂之是箸。」 《伽藍記》:王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 之,謂肅曰:「即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魚羹何如?茗飲 酪漿何如?」肅對曰:「羊者是陸產之最,魚者是水族之 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以味言之,是有優劣。羊比齊 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 笑,因舉酒曰:「三三橫,兩兩縱,誰能辨之?」賜金鍾。御史 中丞李彪曰:「沽酒老嫗甕注𤬪,屠兒割肉與」稱同,尚 書右丞甄琛曰:「吳人浮水自云,工妓兒擲繩在虛空。」 彭城王勰曰:「臣始解此是習字。」高祖即以金鍾賜彪, 朝廷服彪聰明有知,甄琛和之亦速。

《唐書許欽明傳》:「欽明以軍功擢左玉鈐衛將軍、安西 大都護、鹽山郡公,出為涼州都督。嘗輕騎按部,會突 厥默啜兵奄至,被執。賊與皆至靈州,使說之降。欽明 至城下,呼曰:『我乏食,有美醬乎?有粱米乎?并乞墨一 枝』。」時賊營四面阻水,惟一路得入,欽明欲選將柬兵, 乘夜襲賊也,而城中無寤其廋者,遂見害。

《大唐新語》:則天朝,諸蕃客上封事,多獲官賞,有為右 臺御史者。則天嘗問張元一曰:「近日在外,有何可笑 事?」元一對曰:「朱前宜著綠,綠仁傑著朱。閻知微騎馬, 馬吉甫騎驢,將名作姓;李千里將姓作名。吳楊吾左 臺胡御史」,右臺御史胡元禮也。蕃人為御史者,尋授 別敕。

《玉泉子》:太保令狐相綯出鎮淮海日,友使班蒙與從 事俱遊大明寺之西廊,睹前壁所題云:「一人堂堂,二 曜同光。泉深尺一,點去冰傍。二人相連,不欠一邊。三 梁四柱,烈火而然。除卻雙勾。」兩日,諸寮佐幕顧,駐足 久之,莫能辨解。獨班蒙曰:「一人豈非大字乎?二曜者 日月,非明字乎?尺一者十一寸,非寺字乎?點去冰傍, 水字也。二人相連,天字也。不欠一邊,下字也。三梁四 柱而烈火,無字也。兩日除雙勾,比字也。得非大明寺 水,天下無比乎?」眾皆恍然曰:「黃絹之奇智,亦何異哉!」 歎美彌日,詢之老僧,曰:「頃年有客獨遊,題之而去,不 言姓氏。」

乾符末,有客寓止廣陵開元寺。《因文會話》云:「頃在京 寄青龍寺日,有客嘗訪知寺僧,屬其匆遽,不暇留連。 翊日至,又遇要地朝客,後至,復來復阻。他日頗有怒 色,題其門而去。『龕龍東去海,時日隱西斜,敬文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