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3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於是繕書送之,

文無遺誤。

《在窮記》:「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

《魏志甄后傳注》:「后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 硯。兄謂后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 后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 不知書,何由見之?」

《吳志孫休傳》永安五年:「八月戊子,立子𩅦為太子。」 《休詔》曰:「孤為四男作名字。太子名𩅦,𩅦音如湖水灣 澳之灣,字酋,酋音如迄今之迄;次子名」音如「兕 觥」之「觥」字。音如「元礥首」之「礥」,次子名柜,柜音如 草莽之「莽」,字《昷》。《昷》音如舉物之舉,次子名如《褒 衣》下寬大之「褒」字。音,如有所擁持之「擁。」此都不 與世所用者同,故抄舊文會合作之。夫書八體損益, 因事而生,今造此名字,既不相配,又易棄避。

《高僧傳》:「釋攴謙,本月支人。博覽經籍,莫不諳究,世間 伎藝,多所綜習,遍學異書,通六國語。孫權拜為博士。 謙以經多梵文,集眾本譯為漢文,行於世。」

《會稽典錄》:「山陰朱育,少好奇字,凡所特達,依體象類, 造作異字,千名以上。後仕為東觀令,加位侍中,推刺 占射,文藝優絕。」

《神仙傳》:「王烈入河東抱犢山中,見一石室,室中為石 架,架上有素書兩卷,烈取讀,莫識其文字,不敢取去, 卻著架上暗書,得數十字形體,以示嵇康,康盡識其 字。」

《晉書束晳傳》:「晳博學多聞,時有人於嵩高山下得竹 簡一枚,上兩行科斗書,傳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張 華以問晳,晳曰:『此漢明帝顯節陵中策文也』。檢驗果 然。時人伏其博識。」

《永嘉郡記》,「昔王右軍遊永嘉,經於惡道,右軍書南邊 大石,今猶見墨跡,而字不甚了了。」

《獨異志》:陶侃,有相者視其手策文上指,謂曰:「策文到 指上為三公,貴不可說。」侃以針刺之,通指因血出,灑 牆為「公」字。

《晉書苻堅載記》:太元七年,堅享群臣於前殿,樂奏賦 詩。秦州別駕天水姜平子詩有「丁」字,直而不曲。堅問 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剛,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 物,未足獻也』。堅笑曰:『名不虛行』。」因擢為上第。

《續博物志》:車頻《秦書》曰:「苻堅高陸縣民穿井得龜,大 二尺六寸,背文負八卦古字。」

《河東記》:「義熙十一年,霍山崩毀,出銅鍾六枚,上有文 科斗書,人莫能識。」

《鄴中記》:「石虎有馬妓,著朱衣進賢冠,立於馬上,馬走 而作書,字皆端正。」

《南史齊廢帝鬱林王本紀》:「帝矯情飾詐,陰懷鄙慝。時 武帝有疾,數日,疾稍危,與妃何氏書,紙中央作一大 喜字,而作三十六小喜字繞之。」

《梁書曹景宗傳》:「景宗為人自恃尚勝,每作書,字有不 解,不以問人,皆以意造焉。」

《南史劉瓛傳》:「瓛族子顯,博涉多通。任昉嘗得一篇缺 簡,文字零落,示諸人,莫能識者。顯見云是《古文尚書》 所刪逸篇。」昉檢《周書》,果如其說,昉因大相賞異。魏人 送古器,有隱起字無識者,顯案文讀之無滯,考校年 月,一字不差。

《江淹傳》:「淹兼尚書左丞時,襄陽人開古冢,得玉鏡及 竹簡古書,字不可識,王僧虔善識字體,亦不能諳,直 云似是科斗書。」淹以科斗字推之,則周宣王之簡也, 簡殆如新。

《顧野王傳》:「野王幼好學,長而遍觀經史,蟲篆奇字,無 所不通。」

《何敬容傳》:大同五年,敬容為尚書令,參選事,勤於簿 領,而拙草隸。其署名,「敬」字,大作「苟」,小為文;「容」字,大作 「父」,小為口。陸倕戲之曰:「公家苟既奇大,父亦不小。」敬 容遂不能答。

《蕭琛傳》:「琛為宣城太守,有北僧南渡,唯齎一瓠蘆中 有《漢書》序傳僧云:三輔舊書相傳以為班固真本,琛 固求得之。其書多有異今者,而紙墨亦古,文字多如 龍舉之例,非隸非篆。琛甚祕之。」

《魏書劉芳傳》:「芳從子懋,聰敏好學,博綜經史,善隸書, 識奇字。」

《北史崔光傳》:「光家貧好學,晝耕夜讀,傭書以養父母。 後以奉迎明帝功,封博平縣公。神龜元年,光表石經 彌缺,求量厥補綴。詔令國子博士李郁與助教韓神 固、劉燮等勘校殘缺,計料石功,并字多少,欲修補之。 後靈太后廢,遂寢。」

《北齊書厙狄干傳》:干不知書,署名為干字,逆上畫之, 時人謂之「穿錐。」又有武將王周者,署名先為吉而後 成。其外二人至子孫始並知書。

《北史李渾傳》:「渾弟繪,六歲便求入學。家人以偶年俗 忌,不許,遂竊其姊筆牘用之。未踰晦朔,遂通急就章。」 《隋書刑法志》:「周大象元年,詔上書字誤者科其罪,鞭